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集训提升练 二十三 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含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判断、文言断句)新人教版.doc
12页1 专题集训提升练 二十三 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含文言实词的理解和判断、文言断句) 一、(2017·会宁模拟,改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26分) 高智耀,字显达,世仕夏国曾祖逸,夏大都督府尹;祖良惠,右丞相智耀登进士 第,夏亡,隐贺兰山太宗访求河西故家子孙之贤者,众以智耀对,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 便,请除之皇子从其言欲奏官之,不就宪宗即位,智耀入见,言:“儒者所学尧、 舜、禹、汤、文、武之道,自古有国家者,用之则治,不用则否,养成其材,将以资其用 也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帝问:“儒家何如巫医?”对曰:“儒以纲常治天下,岂方 技所得比帝曰:“善前此未有以是告朕者诏复海内儒士徭役,无有所与世祖 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帝异其言,铸印授之, 命凡免役儒户,皆从之给公文为左验时淮、蜀士遭俘虏者,皆没为奴,智耀奏言:“以 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帝然之,即拜翰林学士, 命循行郡县区别之,得数千人贵臣或言其诡滥,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 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亦不可。
帝悦,更宠赉之智耀又言: “国初庶政草创,纲纪未张,宜仿前代,置御史台以纠肃官常至元五年立御史台,用 其议也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会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谓:“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 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帝求报聘之使以析其问,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 称旨,即日遣就道至上京,病卒,帝为之震悼后赠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 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谥文忠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二》,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召见将用之,遽辞归 用:采用 B.儒者皆隶役 隶:像奴隶一样地 C.宜蠲免徭役以教育之 蠲免:免除 D.擢西夏中兴等路提刑按察使 擢:提拔 【解析】选A用:任用2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B.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C.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D.世祖在/潜邸已闻其贤/及即位/召见又力言/儒术有补治道/反覆辩论/辞累千百/ 【解析】选C。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句意、主语等进行判断 “世祖在潜邸”指世祖登基之前,中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项、D项;“召见”主语是 世祖,“又力言……”主语是智耀,中间应断开,因此排除A项;可得5答案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 (1)皇子阔端镇西凉,儒者皆隶役,智耀谒藩邸,言儒者给复已久,一旦与厮养同役,非便, 请除之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诘之,对曰:“士,譬则金也,金色有浅深,谓之非金不可,才艺有浅深,谓之非士 亦不可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儒为驱,古无有也陛下方以古道为治,宜除之,以风厉天下。
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智耀入见,请行,帝问所答,画一敷对,称旨,即日遣就道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 税徭役已经很久了,现在忽然把他们视作厮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 (2)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 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不是儒士,(这)也是不 对的 (3)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 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
3 (4)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意,当天就 派遣他出发 附【译文】 高智耀,字显达,世代在西夏为官曾祖高逸为大都督府尹,祖父高良惠为右丞相 高智耀考中西夏进士,西夏灭亡后,隐居在贺兰山中太宗寻找河西世家大族中有贤才的 子孙,众人推荐了高智耀,太宗召见并要任用他,智耀赶紧推辞回家了 皇子阔端镇守西凉时,命儒生服徭役,高智耀到王府拜见皇子说,免除儒生的赋税徭 役已经很久了,现在忽然把他们视作厮役,不妥当,请收回成命皇子听取了他的意见, 并打算上奏朝廷赐予他官职,他没有答应宪宗即位后,高智耀入朝拜见皇帝,说:“儒 生所学的是尧、舜、禹、汤、文、武治国之道,自古为君王的,用儒生国家就强盛,不用 国家就衰败今天应注意培养人才,以备将来任用应免除儒生徭役并培养教育他们 皇帝问:“儒家和巫医相比怎么样?”高智耀回答:“儒者用纲常治理天下,哪里是这些 巫医所能比的皇帝说:“好,你说得这些以前没有人告诉过我皇帝)诏令免除海 内儒士徭役世祖即位前就听说高智耀贤能,即位后召见他,他又极言儒家学说对治国的 重要,高智耀引古证今,反复论辩,滔滔不绝世祖认为他见识奇异,就专铸官印交给他, 并下令凡是免除徭役的儒生都必须有他验证的公文。
当时,淮蜀一带被俘的儒生,都被充 为奴隶,高智耀奏请说:“把儒生当作驱使的奴隶,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陛下您正打 算用古道来治理天下,就应当根除这种现象,来劝勉天下的儒生世祖认为他说得对, 就任命他为翰林学士,让他巡视各郡县甄选儒生,最终他甄选出的儒生有数千人有些权 贵说他放人太多(失实),皇帝责问他,他回答说:“儒士就像金子,金子的成色有深浅, (因为成色浅)就说它不是金子,(这)是不对的;人的才艺有深浅,(因为才艺浅)就说他们 不是儒士,(这)也是不对的皇帝听了很高兴,赏赐了他高智耀又建议说:“国家各 项制度刚刚创立,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应当效仿前代,设置御史台来纠察整肃官员至 元五年(1268年)设立御史台,就是采用高智耀建议的结果高智耀升任西夏中兴等路提刑 按察使 恰好此时西北藩王派遣使者入朝,奏问:“本朝习俗与汉人不同,现在我们占有了汉 人的土地,建都建城,礼仪文化制度为何要遵用汉人的?”皇帝寻求能回访的使者来解答 他们的疑问,高智耀拜见,请求出使,皇帝问他所要回答的内容,他一一奏对,皇帝很满 意,当天就派遣他出发高智耀行至上京竟然病逝世祖为之惊愕悲悼后来追赠高智耀 崇文赞治功臣、金紫光禄大夫、司徒、柱国,追封宁国公,赠谥“文忠”。
4 二、(2017·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谢泌字宗源,歙州歙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时言事者众,诏阁门,非涉侥望乃许受 之由是言路稍壅泌抗疏陈其不可,且言:“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 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以上达淳化二年,久旱,复上言时政得失王 禹偁上言:“请自今庶官候谒宰相,并须朝罢于政事堂,枢密使预坐接见,将以杜私请 ”泌上言曰:“伏睹明诏,不许宰相、枢密使见宾客,是疑大臣以私也今陛下囊括宇宙, 总揽英豪,朝廷无巧言之士,方面无姑息之臣,奈何疑执政,为衰世之事乎王禹偁昧于 大体,妄有陈述太宗览奏,即追还前诏会修正殿,颇施采绘,泌复上疏驳之亟命 代以丹垩,且嘉其忠荩一日,得对便殿,太宗称其任直敢言,泌奏曰:“陛下从谏如流, 故臣得以竭诚,昔唐季孟昌图者,朝疏谏而夕去位太宗动色久之时,群臣升殿言事 者,既可其奏,得专达于有司,颇容巧妄泌请自今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金谷送 三司太宗孜孜为治,每御长春殿视事罢,复即崇政殿临决,日旰未进御膳泌言: “请自今长春罢政,既膳后御便坐真宗初,边人屡寇泌上疏曰:“敌所嗜者 禽色,所贪者财利,余无他智计。
先朝平晋之后,若不举兵临之,但与财帛,则幽蓟不日 纳土矣察此,乃知其情古犹今也,汉祖、明皇所用之计,正可以饵其心矣近制,文 武官告老皆迁秩泌言:“请自今七十以上求退者,许致仕;因疾及历任犯赃者,听从便 ”诏可徙知福州,代还,民怀其爱,刻石以纪去思大中祥符五年,疾革,服道士服端 坐死,年六十三 (节选自《宋史·谢泌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 以上达 B.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 得以上达 C.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得 以上达 D.边鄙有事/民政未乂/狂夫之言/圣人择焉/苟诘而拒之/四聪之明将/有所蔽/庶颙颙之情/ 得以上达 【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要先推知句子大意,本句大意是 “国家边境未宁,国内政事也还没有妥帖,即使是狂夫之言,圣人也能从中选择如果事5 前先进行盘问,就会影响到听取四方的意见希望使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心中的期盼报知朝 廷”。
结合断句的一般规律,如“狂夫”“圣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开苟”“庶” 等词语一般出现在句首,其前断开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淳化”是帝王年号,帝王年号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纪年方法,始于秦汉 B.“谒”有“请求”“进见”“陈述”等意思,“候谒”指等候拜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伏”本指“面向下、背朝上俯卧着”的体态,文中用以表示臣下对君王的敬辞 D.“迁秩”指“官员晋级”,其中,“秩”是“根据功过确定官员俸禄、评定官员品级” 【解析】选A始于秦汉”说法错误,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以后,才出 现“年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谢泌敢于直言,善于说理针对朝政中的某些现象,谢泌敢于直言心中的想法;同时他 经常借助历史中的人、事进行说理,进而增强自己言论的说服力 B.谢泌精通军政,颇有主见面对边境战事,谢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敌人发动战争的本质 动机,并劝示皇帝要效仿汉祖、明皇等帝王处理边境事务的计策 C.谢泌心性细致,受皇帝赏识谢泌不仅对国家大事颇为关心,而且对皇帝的饮食起居等 琐事也挺关注;他曾建议皇帝减轻工作强度,得到了皇帝认可与赏识。
D.谢泌理政有方,深得民心谢泌曾任地方官员;在地方理政的时候,他深受民众的爱戴; 任期结束的时候,民众以刻石立碑的形式记录并感念他的恩德 【解析】选CC项“得到了皇帝认可与赏识”判断有误,依据原文“泌言:‘请自今长春 罢政,既膳后御便坐’不报”可知,皇帝对他的提议并未表态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