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级药师《药剂学》第二节测试题及答案.pdf
7页初级药师药剂学第二节测试题及答案2018 年初级药师药剂学第二节测试题及答案1、下列可作为液体制剂溶剂的是A、PEG2000B 、PEG4000C 、PEG6000D 、PEG5000E 、PEG300 ? 600 E (1) 极性溶剂:常用的有水( water) 、甘油( glycerin) 、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 , DMSO) 等2) 半极性溶剂:乙醇(alcohol) 、丙二醇( propyleneglycol) 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 , PEG),液体制剂中常用聚乙二醇300? 600,为无色澄明液体3) 非极性溶剂:常用的有脂肪油(fattyoils) 、液状石蜡(liquidparaffin) 、醋酸乙酯等2、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 2950, 想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A、加增溶剂B、加助溶剂C、制成盐类D、制成酯类E、采用复合溶剂B 碘在水中溶解度为1: 2950,如加适量的碘化钾,可明显增加碘在水中 溶解度,能配成含碘5% 的水溶液碘化钾为助溶剂,增加碘溶解度的机理是KI与碘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KI33、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贝S 90%的乙醇溶液是A、潜溶剂B、极性溶剂C、助溶剂D、消毒剂E、增溶剂注意潜溶剂、助溶剂、增溶剂的区别。
对不溶或难溶于水的药物,在水中加入一种或几种与水互溶的其他溶 剂而组成混合溶剂时,其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可使药物溶解度明显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将这种混合溶剂称潜溶剂常与水组成潜溶剂的有:乙醇、丙一醇、甘油、聚乙一醇、山梨醇等乙醇是半极性溶剂;助溶是指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常用的助溶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某些有机酸及其钠盐,另一类为酰胺类化合物;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在溶剂中溶解度增大并形成澄清溶液的过程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4、下列溶剂中毒性大但溶解性能广泛的是A、丙二醇B、甘油C、水D、液状石蜡E、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亚砜是极性溶剂,且本身毒性较大5、对于二甲基亚砜的认识和使用哪一条是错误的A、本品也称万能溶媒B、主要用于外用制剂以促进药物吸收C、本 品因有恶臭,不应用于内服制剂D、也可添加于注射剂,以加强吸收E、 本品性质稳定D 二甲亚砜(DMSO )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醚和氯仿,是极性强的 惰性溶剂,人们称其为万能溶剂”可用作透皮促进剂、溶剂和防冻剂高浓度可使皮肤有烧灼不适感,或瘙痒或出现红斑,偶可发生疤和皮炎。
有时可致恶心、呕吐,高浓度大面积使用可引起溶血因此目前仅供外用6、 酚、鞣质等难溶于A、乙醇B、甘油C、液状石蜡D、二甲基亚砜E、水C 甘油、二甲基亚砜、水都是极性溶剂,乙醇是半极性溶剂,只有液状石蜡是非极性溶剂7、 液体制剂在制备时,加入吐温80 来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其作用是A、增溶B、润湿C、助溶D、分散E、乳化A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后增加某些难溶性物质在溶媒中的溶解度并形成 澄明溶液的过程称为增溶,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增溶剂,如:吐温类煤酚皂的制备是利用何种原理A、增溶作用B、助溶作用C、改变溶剂D、制成盐类E、利用同离子效应A 煤酚皂的制备所利用的原理是增溶作用,甲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仅2%左右,但在肥皂溶液中,却能增加到50%9、常用于W/O 型乳剂型基质乳化剂的是A、司盘类B、吐温类C、月桂硫酸钠D、卖泽类E、泊洛沙姆脂肪酸甘油酯:主要有脂肪酸单甘油酯和脂肪酸二甘油酯,如单 硬脂 酸甘油酯等其表面活性较弱,HLB 为3? 4,主要用做W/O 型 辅助乳化剂10、将60%的司盘-80(HLB值4.3)和40%吐温-80(HLB值15)混 合09?:山O.OL59.858?寸&w%9C。
L%89G%寸+%09)、(9LX%寸+00?寸X%09) _i I 4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