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docx
9页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管理系统规划报告班级: 物流 1202学号: 1202310239姓名: 李煜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 29 日引言引言西安财经学院长安校区图书馆建于 2008 年,坐落于秦岭山麓它以其淳淳书香孕育着每一代西财莘莘学子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普及,当今社会正快速向信息化社会前进,信息系统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由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等相关问题因此图书管理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使用计算机对图书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手工管理方式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询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管理的效率用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建立一套有效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减轻图书管理员工作,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了图书馆信息管理的工作质量,方便了广大西财学子博览群书,翱翔于知识的海洋因此根据图书馆目前实际的管理情况开发一套图书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一、一、 系统背景:系统背景:1、项目简介:建议开发软件名称: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 项目的提出者: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开发者:物流 1202 班李煜组(王晓珍,李煜,李煜,刘乾斌,高寒)用户:读者、图书馆工作人员实现软件的单位: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与其他系统的关系:本系统是西安财经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2、项目背景: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始建于 2002 年,共有两个舍馆,建筑面积39000 千米,藏书 150 万,藏书以专业书籍为主,非专业书籍为辅图书馆目前工作人员(包括勤工俭学、志愿者)较少,图书管理师资力量较薄弱现已引进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仍有很多错误,反应延迟,管理水平服务质量下降该系统为图书馆管理员提供一个个性化的门户要求系统界面友好,方便直观,管理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分类、排序、查询、统计、方便读者和其他部门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准确快速地查询图书信息,从而实现以计算机辅助的形势代替传统的手工查找形式,减轻图书信息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使图书和读者的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3、系统目标:(1)实现图书馆对在馆图书的按类别,书名,作者,是否已被借出等多方面的查询2)实现图书馆对新书入库,旧书注销的简单处理,并且建立书籍档案,方便图书管理3)能够输入图书的综合情况和进行新书入库、现有图书信息修改以及删除4)建立图书馆外借读者数据库,包括添加读者信息、删除读者信息、修改读者信息5)可以按读者编号查询读者信息,包括该读者所借图书名称,归还日期等信息6)能够进行罚款功能7)能够进行借阅历史的查询功能。
4、定义: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 Internet/Intranet 及 Web 技术,采用 B/S 和 C/S 相混合的结构模式、以数据库为后台核心应用、以服务为目的信息系统平台,对资源进行科学的加工整理和管理维护,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和提高管理图书的效率而设计的系统5、参考资料:《软件工程国家标准文档》 ——项目开发计划(GB856T——88)可行性研究报告(GB8567——88)《西安财经学院图书馆管理办法》二、二、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1)社会需求可行性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的普遍应用,信息化、自动化信息管理进程正在不断加快,图书馆管理业务量、规模等越来越庞大,带来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的进行读者的登记、图书的购入、借出、归还以及注销等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人员查询读者、图书的借阅情况,对当前借阅情况的统计,以全面掌握图书的流通情况等工作的效率,保证图书馆日常工作正常进行,此系统设计实现后,不仅能够满足图书管理的现代化需求,并且本系统操作简单,学生、教师和管理员均能进行操作,大大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方便了教师、学生的借阅,查询该系统操作环境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该系统对我院在图书馆管理和操作上是可行的。
2)技术可行性:数据库技术的出现对数据的处理更为科学精确,而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对数据精确要求程度并不是很高,系统的实现相当容易,从加快速度方面看,传统的图书借阅人员管理效率低,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得效率提高,检索迅速,查找方便;从储存能力方面看,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保证了信息储存能力大,保存时间长,能够满足借图书阅量和存储量的不断增加的发展现状,因此,技术上是可行的3)经济可行性:开发这个系统所需要的工具简单,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得到可靠的保证,开发费用较低,系统的投入使用能大量的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带来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效益,因此,此系统对图书馆来说经济上是可行的三、三、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1、组织结构图:2、功能体系图:2、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反映着业务处理的过程,基本符号如下:馆长办 公 室文 献 资 源 建 设 部信 息 技 术 部读 者 服 务 部图书管理图书维护人员管理借还管理查询添 加 新 的 图 书删 除 过 期 图 书修 改 图 书 信 息添 加 新 用 户删 除 无 效 用 户修 改 用 户 信 息借 阅归 还罚 款图 书 查 询个 人 信 息 查 询外部实体 内部实体 业务处理 表格 文件存档 业务流业务流程图如下:四、系统设计: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设计:超出图书证借书记录检查是否超过图书 最多可借本书图书处理读者核对读者库图书管理员图书证合格图书证未超过的图书证不合格的图 书证 图书和图书 证图书管理系统图书维护子系统人员管理子系统借还管理子系统查询子系统添 加 新 的 图 书删 除 过 期 图 书修 改 图 书 信 息添 加 新 用 户除 无 效 用 户修 改 用 户 信 息借 阅归 还罚 款图 书 查 询个 人 信 息 查 询2、概念结构设计实体——联系图在本图书管理系统中,从第 3 层数据流程图下手。
分析各 3 层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知道整个系统功能围绕“读者” 、 “管理员”和“图书”的处理数据模型可以有实体联系模型转换而来,将 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就是将实体、实体的属性和实体之间的联系转换成一组关系模式1)每一个实体集对应一个关系模式实体名作为关系名,实体的属性作为对应的关系的属性2)实体间的联系一般对应一个关系,联系名作为对应的关系名,不带有属性的联系可以去掉3)实体和联系中关键字对应的属性在关系模式中仍作为关键字根据不同的对象,从第 3 层数据流程图入手,分别画出图书借阅图书借阅E E--R R 图:图:mmn读者借阅归还罚款nnm五、五、 总结:总结:该方案是为了解决原有系统的弊端,将实现图书、在馆工作人员与读者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摆脱以往的人工操作的许多不便本系统将协助图书馆进行各项业务,方便读者的借阅、信息查询,而且,也将大大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方便的对图书进行个性化的管理系统规划的立项依据充分合理,效益巨大,设计成功将对本校图书馆管理作出巨大贡献故,该项目可行报告人:李煜2014 年 4 月 29 日管理员 图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