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高三二轮复习中的六种倾向.docx
3页谨防高三二轮复习中的六种倾向这一段时间,大部分学校的高三年级基本上都进入二轮复习阶段尽管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都是复习,但还是有区别,侧重点不一样一般地,二轮复习强化的是思维与解题能力提升,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与累积,注重知识结构与框架体系的梳理搭建结合工作实际,在具体复习过程中还需谨防以下六种倾向,只有及时规避这些误区,才能确保高三考前复习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第一,面面俱到因为少数学生基础不牢,教师在复习过程中总是不放心,担心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于是,课堂上还是不厌其烦,面面俱到地重复着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与灌输这样做到底效果如何,恐怕老师也不清楚,只求得个“薄利多销”,自我安慰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浪费时间不说,还在做无用功既然得不偿失,那就大胆取舍第二,零敲碎打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考点或内容的复习常常事无巨细,想到哪讲到哪,复习缺乏基本的逻辑关联与框架结构多以碎片式复习为主,不成体系对相关或相近内容没有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归纳与提升教师传递给学生的都是一些零敲碎打的知识点,犹如建筑用的沙子、砖头、水泥、石块、木料等,因为缺乏基本的关联、结构与组合,无法建成高楼大厦第三,贪大求全教师在复习中总是期望能把自己知道、想到的所有重点难点内容都教给学生,每天布置大量的作业,期望学生把手头所有的资料以及作业都能做完。
实际上,人的精力有限,而且并非做得越多,效果就越好如果没能及时消化、巩固与归纳总结,即便做再多的作业与练习,也只能是“走量”、机械运动或假装在努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效果第四,囫囵吞枣复习中教师对一些重点内容的把握也许因为备课不充分,导致讲解时过于简单或蜻蜓点水,甚至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殊不知,一个这样的知识点可能影响不大,但是两个、三个甚至多个知识点叠加起来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二轮复习就是要减少甚至清除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疑点盲点与混淆点,绝对不能模棱两可,蒙混过关,那样不仅会削减学生的自信心,麻痹大意,也是备考大忌第五,讲练混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复习课不是不能讲,不能练关键在于讲什么,怎么练二轮复习很容易出现的一种倾向就是以讲代练、以练代讲,讲练混淆,尤其到复习后期,稍不注意就更加明显正确有效的做法就是将专题训练与综合训练合理安排,交叉进行,而且练在先,讲在后,每练必批,每改必讲讲错因分析,讲盲点疑点,讲思路方法,讲得分技巧第六,原地踏步的确,复习课不好上,很难上出新意,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借助相关方法或手段,比如训练、多媒体、新颖试题等那种一味地炒剩饭,满堂灌,一言堂,一本教辅,一支粉笔,教师一人讲到底,甚至有明显的新授课痕迹,原地踏步,这样的复习课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际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哲学家笛卡尔说:“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高三二轮复习应该将重点放在归纳总结与方法策略指导上诚然,高三二轮复习究竟应该怎么开展,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是实效、提升才是硬道理这就要求复习时“定位”必须准确,方向不能错,二轮复习就是二轮复习,不同于夯实基础的一轮复习,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哪些方面,如何落实,心中必须有数这就需要老师结合校情、学情,反复摸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复习思路与模式总之,方向很重要,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