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历史 1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笔记 岳麓必修2.doc
2页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第一阶段(1912~1927)(二)第二阶段(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三)第三阶段(1937-1945年):抗战时期,遭受沉重打击(四)第四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一. 民族 发展情况:”黄金时期”工业: 进口下降,出口增加”黄金 发展表现: 注册厂家增加时期” 轻工业发展迅速 重工业也有发展 发展原因: 欧洲列强忙于一战 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民国政府倡导国货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南京国民政府退出的政策二. 日本 指导政策:”适地适产主义”对沦陷区 掠夺方式: 对工矿业:“军事管理” “委托经营”经济 对金融贸易:控制垄断掠夺 对物质资源:管制制度 对劳动力:大量掠夺国民政府统制经济政策按照所谓“适地适产主义”原则,使关内沦陷区的工业完全附属于日本本国的经济体系。
在各个占领区分别设置机构,采取军管理、委托经营、中日合办、租赁、收买等方式,把沦陷区所有的工矿企业都夺取了,疯狂地进行压榨和掠夺凡是国民经济中主要的工矿企业,全部进行统制,有些轻工业企业,名义上容许私人自由经营,但实际上也完全被其控制 三、第四阶段(1945-1949年):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萎缩萎缩原因:1.美国经济侵略:《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2.官僚资本压迫四、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1、阻碍因素:(1)先天不足(2)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封建主义、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概念:是相对于本国民族资本而言的其他国家资产阶级或垄断资产阶级所拥有的资本;压迫方式:跌价竞争官僚资本概念 压迫方式:经济统制;侵蚀、排挤和打击3、其它因素(后天不足、政局长期动荡)三座大山重压下的民族资本帝国主义传统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五、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地位与作用经济 :新的经济因素 ,有利于社会进步、中国现代化(进步性)政治: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提供了社会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革命性)思想 :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发展趋势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合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弱小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