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docx
16页安徽省蚌埠市第三十二中学高三数学文下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函数f(x)=的图象为( ) 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分段函数的解析式求法及其图象的作法. 专题:图表型;数形结合.分析:我们看,该函数是偶函数,所以对称区间上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则易知结论.解答: 解:当x≥0时,是一条直线,所以选项都满足当x<0时,y=3|x|=3﹣x与y=3x(x≥0)关于y轴对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图象在作图和用图时,一定要注意关键点,关键线和分布规律.2. 已知函数在定义域[0,+∞)上单调递增,且对于任意,方程有且只有一个实数解,则函数在区间上的所有零点的和为( )A. B. C. D. 参考答案:B3. 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将底面是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柱)称之为“堑堵”.现有一块底面两直角边长为3和4,侧棱长为12的“堑堵”形石材,将之切削、打磨,加工成若干个相同的石球,并让石球的体积最大,则所剩余的石料体积为( )A. B. C. D.参考答案:C当每个石球与各侧面相切时,半径为.由半径为的圆与两直角边长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内切,由等面积法可得:,解得.由题可知,可以得到6个这样的石球.6个半径为的石球的体积为:.则所剩余的石料体积为:.故选C. 4. 已知数列满足,,则的前10项和等于( ) A. B. C. D. 参考答案:C5. 若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等于 ( )A. B. C.11 D.10参考答案:D 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图象如下图的阴影部分,表示斜率为的直线系, 表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由图象可知当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6. 已知向量均为单位向量,若它们的夹角为,则等于 ( ) 4 参考答案:A略7. 将边长为2的正△ABC沿高AD折成直二面角B-AD-C,则三棱锥B-ACD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20π B.10π C. π D.5π参考答案:D根据题意可知三棱锥B-ACD的三条侧棱BD、DC、DA两两互相垂直,所以它的外接球就是它扩展为长方体的外接球,所以求出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 ,所以球的直径是 ,半径为,所以球的表面积为:4πr2=5π,故选D. 8. 已知数列满足:,若数列的最小项为1,则m的值为A. B. C. D.参考答案:B9. 已知点A(0,1),B(3,2),向量=(﹣4,﹣3),则向量=( ) A.(﹣7,﹣4) B.(7,4) C.(﹣1,4) D.(1,4)参考答案:A【考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顺序求出有向线段,然后由=求之. 【解答】解:由已知点A(0,1),B(3,2),得到=(3,1),向量=(﹣4,﹣3), 则向量==(﹣7,﹣4);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向线段的坐标表示以及向量的三角形法则的运用;注意有向线段的坐标与两个端点的关系,顺序不可颠倒. 10. 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 )A.(綈p)∨q B.p∧qC.(綈p)∧(綈q) D.(綈p)∨(綈q)参考答案:D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根据以上事实,可猜想下式横线处应填的值为 . 参考答案: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给定两点M(-1,2)和N(1,4),点P在x轴上移动,当∠MPN取最大值时,点P的横坐标为 ;参考答案:1解:当∠MPN最大时,⊙MNP与x轴相切于点P(否则⊙MNP与x轴交于PQ,则线段PQ上的点P¢使∠MP¢N更大).于是,延长NM交x轴于K(-3,0),有KM·KN=KP2,TKP=4.P(1,0),(-7,0),但(1,0)处⊙MNP的半径小,从而点P的横坐标=1.13. 直线(t为参数)与曲线(θ为参数)的公共点的坐标为 .参考答案:(0,1),(,﹣2)【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分析】消去参数,点到直线和曲线的普通方程,联立方程组解方程即可.【解答】解:先求参数t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2x+y=1,即y=1﹣2x消去参数θ得曲线的普通方程为y2=1+2x,将y=1﹣2x代入y2=1+2x,得(1﹣2x)2=1+2x,即1﹣4x+4x2=1+2x,则4x2=6x,得x=0或x=,当x=0时,y=1,当x=时,y=1﹣2×=1﹣3=﹣2,即公共点到 坐标为(0,1),(,﹣2)故答案为:(0,1),(,﹣2)14. 已知为函数图象上两点,其中.已知直线AB的斜率等于2,且,则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 4【分析】根据斜率公式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直线AB的斜率等于2,且,且,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公式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求解时注意对数的运算法则的应用.15. 已知函数f(x)=cosx?sin(x+)﹣cos2x+,x∈R则f(x)在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参考答案:、﹣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最值. 专题: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由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化简函数解析式可得f(x)=sin(2x﹣),又x∈[﹣,],可得2x﹣∈[﹣,],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即可得解.解答: 解:∵f(x)=cosx?sin(x+)﹣cos2x+=cosx(sinx+cosx)﹣cos2x+=sinxcosx+cos2x﹣cos2x+=sin2x﹣×+=sin(2x﹣),又∵x∈[﹣,],∴2x﹣∈[﹣,],∴当2x﹣=﹣,即x=﹣时,f(x)min=﹣,当2x﹣=,即x=时,f(x)min=,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最值的解法,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16. 某校开设9门课程供学生选修,其中3门课由于上课时间相同,至多选1门,若学校规定每位学生选修4门,则不同选修方案共有 种.参考答案:75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17. 在数学中“所有”一词,叫做全称量词,用符号“”表示;“存在”一词,叫做存在量词,用符号“”表示.设.(1)若使f(x0)=m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2)若使得f(x1)=g(x2),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1)[3,+∞) (2)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如图,AB是半圆的直径,C是AB延长线上一点,CD切半圆于点D,CD=2,DE⊥AB,垂足为E,且E是OB的中点,求BC的长.参考答案:19. (13分)已知点F1为圆(x+1)2+y2=16的圆心,N为圆F1上一动点,点M,P分别是线段F1N,F2N上的点,且满足? =0,=2.(Ⅰ)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Ⅱ)过点F2的直线l(与x轴不重合)与轨迹E交于A,C两点,线段AC的中点为G,连接OG并延长交轨迹E于B点(O为坐标原点),求四边形OABC的面积S的最小值.参考答案:【考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分析】(Ⅰ)确定动点M的轨迹是以F1(﹣1,0),F2(1,0)为焦点的椭圆,即可求动点M的轨迹E的方程;(Ⅱ)设直线AC的方程为x=my+1,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4+3m2)y2+6my﹣9=0,表示出四边形OABC的面积,即可求出四边形OABC的面积S的最小值.【解答】解:(Ⅰ)由题意,MP垂直平分F2N,∴|MF1|+|MF2|=4所以动点M的轨迹是以F1(﹣1,0),F2(1,0)为焦点的椭圆,…..且长轴长为2a=4,焦距2c=2,所以a=2,c=1,b2=3,曲线E的方程为=1;(Ⅱ)设A(x1,y1),C(x2,y2),G(x0,y0).设直线AC的方程为x=my+1,与椭圆方程联立,可得(4+3m2)y2+6my﹣9=0,∴y1+y2=﹣,y1y2=﹣,由弦长公式可得|AC|=|y1﹣y2|=,又y0=﹣,∴G(,﹣),直线OG的方程为y=﹣x,代入椭圆方程得,∴B(,﹣),B到直线AC的距离d1=,O到直线AB的距离d2=,∴SABCD=|AC|(d1+d2)=6≥3,m=0时取得最小值3.【点评】本题考查轨迹方程,考查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考查面积的计算,属于中档题.20.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前n项和为sn,首项为a1,且an是和sn的等差中项.(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Ⅱ)若a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数列的性质. 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Ⅰ)由已知得,利用公式即可求得通项公式;(Ⅱ)bn=4﹣2n,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 解:(Ⅰ)由题意知,…当n=1时,; …当n≥2时,,两式相减得an=Sn﹣Sn﹣1=2an﹣2an﹣1,整理得:,…∴数列{an}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Ⅱ)由得bn=4﹣2n,…所以,,所以数列{bn}是以2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考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及运用公式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属于基础题.21. 郑州一中社团为调查学生学习围棋的情况,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学生日均学习围棋时间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将日均学习围棋时间不低于40分钟的学生称为“围棋迷”.(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认为“围棋迷”与性别有关? 非围棋迷围棋迷合计男 女 1055合计 (2)将上述调查所得到的频率视为概率.现在从该地区大量学生中,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每次抽取1名学生,抽取3次,记被抽取的3名学生中的“围棋迷”人数为X.若每次抽取的结果是相互独立的,求X的分布列,期望附:,0.050.013.8416.635参考答案: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在抽取的100人中,“围棋迷”有25人,从而2×2列联表如下: 非围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