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峡学案一课时.docx
6页《长江三峡》学案(一时) 学习目标 (2)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的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3)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4)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 学习导入新 、人们常用“亘古不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夜的变化,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我们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②背景资料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
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整体感知文 重点字词下划线字注音 启碇( ) 滟澦( )( )绛( )紫 云蒸霞蔚( ) 峨冠博带 群山万壑( )雷霆万钧( )婀娜( )( ) 四、赏析文 、朗读文、声音响亮,读准字音2、注意的段落划分 3、这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的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总写三峡航行中强烈而新奇的感受第二部分(2)写穿过雄奇的 所见的万千气象;第三部分(3-)写穿过 时的奇秀景象;第四部分(6-9)写船在 航行的景象和作者的感想 4、朗读思考 (1)文的行文线索是 (2)画出文中描写山水云雾的句子 (3)三峡景物特点 (1)以江津号的航行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 空间: 时间: (2)作品从山形水势,山光水色,云涛雾海等各个方面,运用丰富的词语描绘景色,使作品生动形象,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静之感 (3)长江三峡,景色各异,雄伟各异,雄伟瑰丽,像交响乐,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赏析第一部分 (1)作者引用给朋友的信中的片段,表达了在此次航行中的新奇强烈的感受,对三峡的赞美,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第一段总领全文,概括三峡特征的两个词是雄伟、瑰丽(文眼) (2)作者说:“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 6第二部分作者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写了哪几方面? 明确:绘形、绘声、绘色 写形的句子: 写声的句子: 写色的句子:绛紫色 这一段主要写了瞿塘峡的山陡、江狭、水流急 7赏析第三部分(34) (1)巫峡的主要特点是 (2)作者是这样把三峡的特点表现出来的? 8赏析第四部分 (1)这一部分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西陵峡的凶恶? 先交代“西陵峡比较宽阔-----------处处是险滩”,后重点介绍三个险滩: 泄滩特点: 清滩特点: 崆岭滩特点: (1) 作者引用屈原、王昭君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这一部分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6)主旨归纳 这篇散文描写了在长江航行所看到的气象万千的三峡奇景,发出了对祖国河山的深情赞叹,启示人们:只要从汹涌浪涛中掌握一条前进的途径,就有可能战胜大自然 五、写作特点 、 诗情、画意、哲理完美统一 2、 联想丰富自然,充满浪漫气息 3、 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写景抒情(此处强调“通感”) 4、 语言优美精练,生动形象 、 引用有关传说民谣和古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