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物学教学常用教学方法.doc
14页第六章中学生物学教学常用教学方法学习目标:1掌握中学生物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了解和运用现代生物学教学方法 计划学时:16学时第一节常用教学方法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师生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的方 法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 学方法一、 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来传授新知 识,又可用来巩固旧知识,且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常要与讲授法配合因此讲授法是生物 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方法,也是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方法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就获得大 量系统的知识;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及善于设疑、解疑等,都有 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进行思想教育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无充分机会对所学内容作出 反馈,学生的主动性不易发挥一) 讲授法的类型:(二) 讲授法的基本要求⑴ 讲授要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第一、要正确使用生物学名词和术语讲授第二、语言要确切,不可模棱两可第三、语言要注意辩证性,不要绝对化第四、语言的读音要正确二、 谈话法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计划、有目的 地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解答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的一种师生相互交谈的教学方法。
对教师来说,可对不同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并能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提高教学效果此法一般适用于从已知到未知, 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时也可利用合乎逻辑的思维,从当堂了解的现象、事实和规 律,去比较、推导、归纳以解决新的问题此法不适于从未知到已知,因此,不是所有教学 内容任何情况下都可采用谈话法㈠ 谈话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作用1、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2、 谈话有利于因材施教,当堂巩固㈡ 教学中使用谈话法的主要途径1、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进行谈话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一接触到不少有关生物体和生物界的现象,从小学开始已掌握了一些关于生物学和农业生产的片断知识,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学生对于当前教材已知的各种因素, 以这些已知因素为基础提出问题,进行谈话2、 用比较分析归纳法进行谈话采用比较方式谈话,是形成科学概念必要的手段,对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有重要意义3、摆出矛盾,并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去解释矛盾现象利用生物形态、结构、生理上的矛 盾现象谈话,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好奇心和集中注意力㈢ 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编制适于思维发展的谈话程序。
2、 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围绕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3、 要集思广益,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和推理性4、要重视总结,教师要根据情况作出简明扼要的总结三、实验法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人类认识和研究生物界的重要方法,也是生物学 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方法生物教学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 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其目的在于引起所要求出现的对象或现象,以便观察、研究去 获得或验证、巩固生物学知识实验法不同于观察法,后者是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 行系统、连续的观察,益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 况观察不必作实验,实验往往要观察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从 而深刻,巩固地掌握生物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 及运用知识等能力;此外,还可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 度可见,实验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世界各国都把加强实验教学作为生物教学改 革、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我国中学生物学教学也逐步重视实验教学各个中学 应从各方面创造条件,改进和提高生物实验指导。
中学生物实验的种类繁多,就实验内容看,主要有形态解剖实验、生理实验、分类学 实验,及少量仪器使用及生物技术实验、遗传学实验和生态学实验就实验的方式看,有学 生实验和课外实验实验法是一种以实验组织教学的实验教学法为了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能力和发展学生智 力,教师把教授新教材的任务和实验任务融合在一起; 通过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生物学基础 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并得到生物学能力的实践一) 以实验组织教学和加强实验的区别从现象看,加强实验和以实验组织教学,都 是适当地增加实验内容和时数,通过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培养实验技能,有助于学生 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但两者在本质上仍有着较为显著的区别1、 一般的加强实验:⑴加强理解、巩固和验证理论教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⑵ 以理论教学为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少量的实验,是理论教学的补充⑶ 实验主要起验证理论中某个关键内容的作用, 增强了直观教学,一般都安排在理论课后进行每个实验都是无系统地、相互无关联的⑷ 在教学中侧重于“教”以“教”为主,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 以实验组织教学:⑴ 具有启发性、验证性,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便于记忆⑵根据教学内容用一系列前后有关的实验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织, 使生物学教学主要围绕在实验室和园地进行。
⑶ 通过实验由学生自己初步弄清概念,提出问题,做出回答,从中培养研究问题的习 惯⑷ 学生可自行提出试验项目和养成根据需要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⑸ 教学中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要通过学生看书、实验观察、 思维和讨论的途径来获得知识,教师起着组织、引导和解惑的作用二) 以实验组织教学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1、边教边实验这种方法是一边观察实物,一边将观察的结果上升为理论2、 先实验、后讲解、再实验这样做,不仅对学生有启发性,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们自 己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3、 先讲课后实验这种方法是以验证为目的的三)以实验组织教学的要求:1、 充分重视实验环节2、 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 对每次实验都要提出明确的目标,并对实验效果坚持进行考核和评定② 利用橱窗、板报展出优秀实验作业和成绩③ 定期举办实验操作技能的比赛活动④ 在考试题中实验题占有一定的比例3、 做好准备工作:① 实验材料的准备因为生物实验材料的季节性很强, 所以要根据实验有计划的采集, 还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每年根据季节定期采集标本。
②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采集来的实验材料,要按照教材的要求进行选优弃劣并 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保存、备用③ 实验用品的准备也就是实验仪器、器械及其他有关物品的准备按照实验指导的要 求一一准备齐全,有些实在没有的用品可选用替代品4、注重学生生物学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扎实的实验操作基 本功并做好示范对学生也要严格要求,一丝不苟,使学生养成严谨地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 训练正确的操作方法,逐步加强生物学能力的培养四、演示法现代生物学教学常用直观手段中学生物学演示物即直观手段多种多样, 常用的主要有:1、 实物直观:如活的生物、标本2、 模象直观:模型、挂图、黑板画、幻灯、电影和录像等3、 语言直观:语言直观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利用生动而形象的语言与直观教具的使 用相配合;二是语言的形象化教师语言的形象化和趣味性,把生物的外形、运动、构造、进化等讲得栩栩如生,学生 在听课中易于形成正确的表象如,教师配合人类起源的挂图讲述人类起源时,就尽量要用 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让学生似乎看到了起源的过程五、讨论法讨论法又称课堂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 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上海育才中学创造的 "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教学法,其中"议议",就是采用讨论法讨论法的优点是: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集思 广益,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和知识;通过对问题的相互争论,可以活跃思想,激 发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习的主动积极性;经过共同切磋琢磨,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讨论还有利于生物教学联系实际,包括联系 自然、生产和生活实际此外,讨论中有时会提出一些教师未考虑到的新问题、新见解,这 可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第二节现代生物教学方法简介一、“引导一一探索一一归纳”教学法生物教学,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 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 的这些问题,武汉市第十四中学生物组、湖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生物组实验并总结了“引 导一一探索一一归纳”教学法引导一一探索一一归纳”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阅读 等探索过程,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归纳它的核心是“探索” ,即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的重点是“归纳” ,就是利用表格、图示等形式比较系统地集中地突出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以便学生学习的更深刻,掌握的牢固其具体做法是:(一) 引导(二) 探索(三) 归纳二、探索式教学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世界各国相继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如发现法、图表教学法、范 例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探索式教学法等在这众多的教学方法中,越来越被 人们所重视的是,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注意启发式教学, 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在教师 的指导下,创造一个更有生气的课堂教学气氛探索式教学法是体现这一教学指导思想的教学方法之一一) 探索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二) 探索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三) 探索教学法的运用说明1、 探索是人类普遍存在的心理倾向2、 探索教学的产生适应了科技发展需要3、 生物探索教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三、 探究教学法(一) 探究教学理论的产生背景1、 社会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各发达国家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 思想渊源:探究思想的渊源应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 469—404年) 的问答式教学法;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1952) 正确地看到,只采用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从课中学”有局限性,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社会变化,他主张“学生中心,从做中学”。
他的基本教育过程是暗示一一问题一一假设一 —推理一一验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探究教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二) 探究教学理论内涵四、 参与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可以区分为广义的参与式教学法,包括学生在校外活动课中的参与,在 校内活动课中的参与和分科课程即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 狭义的参与式教学法,主要是指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方法一) 参与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其理解(二) 参与式教学法的实现形式五、 目标教学法目标教学法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在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目标教学法及其特点目标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国标为主线的教学方法教师以 教学目标为导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 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 这种方法的突出特。









![2019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