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五年级上册9.猎人海力布.docx
8页部编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2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民间故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 篇略读课文组成《猎人海力布》讲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他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牛郎织女(一)》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牛郎织女(二)》 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老牛死后留下牛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2.单元重点:(1)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富细节,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累,学习拓展运用2)学习缩写,体会“长话短说”的乐趣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学习缩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学会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故事缩写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情分析】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民间故事,学生多有接触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描述有所不同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主要难在创造性复述上,很多学生会将“复述”变成背课文此外对于“缩写”,学生能“长话短说”,但用什么方式“长话短说”,哪些文字“长话短说”,是有难度的教法建议】1.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仅能用不同语气读出人物的对话,还可以和同学一起演一演来表现人物的对话,在演一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同第 1 页 共 8 页时要鼓励学生在演一演中,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学会讲好故事2.引导学生合理添加细节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鼓励学生丰富细节,合理添加故事情节,进行创造性地复述,加深对故事理解,并学习如何讲好故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3.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本组课文的略读课文与前一篇精读课文正好可以合成一个故事,连续性很强,要使用好这点3.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要从激趣入手,从缩写方法下手,先单项练习,再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缩写故事4.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第 29 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课时安排】分类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合计内容9.猎人海力布10.牛郎织女(一)11.牛郎织女(二)讲民间故事缩写故事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9 猎人海力布(精读课文)课时22111-21-28-10【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 4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分角色演故事。
3.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介绍“海里布”石头的来历4.能有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读和写受到“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教育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并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分角色演故事教学难点】 认真读课文,能提取主要信息,介绍“海里布”石头的来历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 4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情重点)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难点)【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建议使用荣德基小学课件)第 2 页 共 8 页关键能力【教学过程】内 容 荣德基课件页码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故事导入教师口述:孟姜女哭长城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喜良、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为之崩裂,露出范喜良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1)学生交流听后感受教师提示:《孟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二、介绍作者甘珠尔扎布(1903 年 7 月 17 日—1970 年), 别名韩绍约、川岛隆良,蒙古族, 辽宁彰武人《猎人海力布》是甘珠尔扎布整理的民间故事有两个突出的特点:1.时代久远,往往伴随着人类的成长历程而经久不衰;2.口头传播,民间故事大都以口头形式传播从这两个特点,我们就可以发现:民间故事往往因为时代久远、又是口头传播,所以很难找到一个确切的作者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流传 宝库 珍宝 焦急 叮嘱 崩塌 发誓 迟延 后悔 酬谢 牺牲谎话 扶着 催促 避难 震天动地(重点指导生字“珍”为前鼻音音,“叮、”为后鼻音;“酬、珍、嘱、誓”为翘舌音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2)学习多音字:难(nán nàn )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②读一读:面对这些逃难( nàn )的同胞,即使再困难(nán ),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学习多音字:传(chuán zhuàn)练 ①读句子,找发现第 3 页 共 8 页(1)(2)(3)(4)(5)(7)(8)( 17-29)(9-12)在内蒙古自治区,流传(chuán)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②选一选:从他的传(chuán zhuàn)记里,我们知道他母亲是得了传(chuán zhuàn)染病而死的3)理解词语练 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珠玉宝石的总称 ( )崩裂而倒塌本文指的是突然分裂开后而倒塌 )从头到尾完全照原样本文指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鸟商量,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到的消息告诉别人的经过从头到尾说一遍 ( )各种鸟兽的总称 ( )形容非常真实 ( )震动了天地本文指大山崩裂的响声巨大 )①指名回答②拓展“原原本本”,说 AABB 式的词语,并积累4)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4.再读课文,理清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猎人海力布的几件事?第一段(第 1、2 自然段):讲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第二段(第 3-6 自然段):讲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得到龙王的宝石。
第三段(第 7-10 自然段):讲海力布把利用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了石头第四段(第 11 自然段):讲人们永远纪念海力布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理清全文写了几件事2)梳理课文思路练 用简短的话说说整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主要内容)加彩字需重点指导建议用荣德四、学习“会写字” 基课件的“笔顺演示”完成教学酬 焦 珍 叮 嘱 延 悔 誓 扶 塌 谎1.学生字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2.指导书写(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酬、珍、叮、嘱、悔、扶、塌、谎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延”半包围结构,“誓、焦”上下结构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酬、悔、嘱”和半包围结构的字“延”,学生练写酬:酉字要窄、里边有一短横,州字第二笔是竖撇、稍长,中竖要短,右竖最长嘱:尸字要窄长,禹字上窄下宽、各部分都要扁、中间一竖贯穿到下框第 4 页 共 8 页(13)(14)(15)(16)( 17-29)悔:母字竖折和横折钩下边都稍往左拉、末端要交叉,中间一横左右都出头。
延:左边是廴与辶不同,右边不是正字、上边是短撇、末笔竖折是一笔誓:折字要扁宽、扌的一提和斤字的横稍长,言字的上横最长、下边都要窄练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优美的句子,并积累:(1)在内蒙古自治区, (30)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2)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尊敬他3)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他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2.练习运用:(1)根据课文中的主要信息,参照板书,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设计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