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选修1(人教版)课时作业及答案(全套).doc
185页课时作业1 反应热 焓变1.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焓大于生成物的焓的是( )A.硫酸与NaOH反应B.NN2NC.反应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能量D.反应物总键能大于生成物总键能的反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多少与反应物用量有关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形式表现出来的3.对于放热反应2H2(g)+O2(g)===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高于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B.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高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C.反应物H2和O2所具有的总焓等于生成物H2O所具有的总焓D.反应物H2和O2比生成物H2O稳定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Q1+Q2>Q3 B.Q1+Q2>2Q3C.Q1+Q2 已知断裂1 mol N—N键吸收193 kJ热量,断裂1 mol N≡N键吸收941 kJ热量,则( )A.N4的熔点比P4高B.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724 kJ能量C.N4是N2 的同系物D.1 mol 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24 kJ能量6.反应A+B―→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X(ΔH>0),②X―→C(Δ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7.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BCD反应装置或图像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反应开始后,针筒活塞向右移动8.已知H2(g)+Br2(g)===2HBr(g) ΔH=-72 kJ·mol-1,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H2(g)Br2(g)HBr(g)1 mol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的能量/kJ436a366则表中a为( )A.404 B.260C.224 D.2009.三硫化四磷用于制造火柴等,可由白磷和单质硫化合而得它们的结构如下:依据下列键能数据,反应8P4(s)+3S8(s)===8P4S3(g)的ΔH为( )化学键P—PS—SP—S键能/kJ·mol-1abcA.24(a+b-2c) kJ·mol-1 B.(32a+24b-24c) kJ·mol-1C.(48c-24a-24b) kJ·mol-1 D.(8a+3b-3c) kJ·mol-110.如图是一个简易测量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很方便地测得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将镁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U形管中左侧液面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11.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可生成C和D,其能量变化如下: (1)下列关于反应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B.该反应若有热量变化,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C.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不需加热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D.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一定相等,且该反应遵循能量守恒(2)若E1 1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 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的温度,然后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并用同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1)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2)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 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 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实验序号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120.020.123.2220.220.423.4320.520.623.6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些化学键的键能如下表(kJ·mol-1)化学键H—HBr—BrI—ICl—ClH—ClH—IH—Br键能436193151247431299356(1)1 mol H2在2 mol Cl2中燃烧,放出热量________kJ2)在一定条件下,1 mol H2与足量的Cl2、Br2、I2分别反应,放出热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a.Cl2>Br2>I2 b.I2>Br2>Cl2预测1 mol H2在足量F2中燃烧比在Cl2中放热________(填“多”“少”或“不变”)课时作业2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代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C.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既可以为放热反应,也可以为吸热反应D.同一化学反应化学计量数不同,ΔH值不同化学计量数相同而状态不同,ΔH值也不同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 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 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ΔH2=-571.6 kJ·mol-1D.该反应与上述反应互为可逆反应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A.C2H5OH+3O2===2CO2+3H2OΔH=-1 367.0 kJ·mol-1B.NaOH(aq)+HCl(aq)===NaCl(aq)+H2O(l)ΔH=+57.3 kJ·mol-1C.S(s)+O2(g)===SO2(g) ΔH=-269.8 kJ·mol-1D.2NO(g)+O2(g)===2NO2(g) ΔH=-116.2 kJ4.已知丙烷的燃烧热ΔH=-2 215 kJ·mol-1,若一定量的丙烷完全燃烧后生成1.8 g水,则放出的热量约为( )A.55 kJ B.220 kJC.550 kJ D.1 108 kJ5.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不是燃烧热的是( )①H2(g)+O2(g)===H2O(l) ΔH1②C(s)+O2(g)===CO(g) ΔH2③S(s)+O2(g)===SO2(g) ΔH3④2H2S(g)+3O2(g)===2SO2(s)+2H2O(l) ΔH4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6.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222.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 kJ·mol-1B.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C.CH4(g)+2O2(g)===CO2(g)+2H2O(l)ΔH=-890 kJ·mol-1D.2CH4(g)+4O2(g)===2CO2(g)+4H2O(l)ΔH=-890 kJ·mol-17.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 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 L氢气与1 L氟气吸收270 kJ热量B.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条件下,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 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气体分子放出270 kJ热量8.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s)+O2(g)===SO2(g) ΔH=a kJ·mol-1(a=-297.2)。 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B.S(g)+O2(g)===SO2(g) ΔH=b kJ·mol-1,则a>b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 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D.16 g固态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吸收148.6 kJ的热量9.根据如图所示能量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s)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 kJB.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C(s)与O2(g)反应生成C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 ΔH=-221.2 kJ·mol-1D.CO(g)与O2(g)反应生成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282.9 kJ·mol-110.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热量为Q 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Na反应能生成H2 5.6 L(标准状况下),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l)ΔH(298 K)=-Q kJ·mol-1B.C2H5OH(l)+3O2(g)===2CO2(g)+3H2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