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真题答案】.docx
5页浙江省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一、判断题1. 中国古代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2.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之初农民的朴素认识 )3. 萨拉热窝事件是“二战”的导火索 )二、选择题4.下图所示铭文及其内容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按:此为西周初《克罍(1éi)》铭文拓片据研究,铭文内容为周天子册封召公长子克为燕侯,燕侯制作克罍以为纪念A.扩大选官范围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C.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D.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5. 读图,下列选项中,与下示知识结构图最符合的主标题是( )A.唐朝繁荣的社会经济 B.宋朝繁华的都市生活C.明朝突出的科技成就 D.清朝成熟的商业网络6. 曾经沸腾了法兰西人民的《马赛曲》,在20世纪30年代经重新填词和配词,在中国大地广为传唱受其启发,聂耳等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等一系列爱国歌曲,成为那个时代呼唤爱国主义精神的战歌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是( )A.抗日救亡 B.民主科学 C.实业救国 D.科教兴国7. 观察下列组图,其所表现的历史主题是( )A.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B.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C.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与实践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8.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的抉择。
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坚定地实行耕者有其田,使人民看清是谁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应该跟着谁走刘少奇指出,这是争取战争胜利最基本的一环,有决定意义的一环这里,有决定意义的“一环”是( )A.中国共产党提出民主革命纲领B.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C.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D.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9.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回顾历史,1964年,毛泽东曾对法国代表团指出:“我们做个朋友,做个好朋友我们之间有两个根本的共同点:第一,反对大国欺侮……第二,使两国间在商业上、在文化上互相往来这体现了新中国奉行( )A.多边主义 B.全方位外交C.不结盟政策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0. “这是人类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次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恩格斯语)在这个时代,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的巨人,他们几乎全都置身于时代运动中,他们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这场运动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兴,它被认为是( )A.电气时代的来临 B.全球化的出现C.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D.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11. 下表所示为英国某诗人于工业革命时期创作的诗歌,其内容反映了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 )经牛顿水车的冲染,黑色的布料,如黑色的花冠笼罩在各国之顶,满目皆是无情工作的机器,车轮不转,齿轮暴虐相迫,此非伊甸美景。
A.人口增长问题 B.大众教育问题C.环境污染与社会问题 D.城市发展与卫生问题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1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与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危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直接为资本主义的发展积聚了大量的可用资金海上霸权是保证这一财富的“渠道”畅通无阻的关键这个偏踞大西洋一隅的岛国,依靠带有浓重血腥气味的“海外活动”,获得滚滚财源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的扩张完全建立在它对世界工业垄断地位的基础上英国商品——“世界工厂”里源源不断的产品,成为轰击其他民族国家大门的重炮——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一部中国近代史,始终贯穿的鲜明主线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相关史实见下表大事年表时间史实列举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先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自强”“求富”1894年兴中会成立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895年“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等)主张拒和、迁都、变法1898年“百日维新”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但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绞杀下失败1911年武昌起义——据《中国历史》整理(1)请根据材料一,写出英国“获得滚滚财源”“渠道”。
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2)结合所学,根据材料二所列史实,围绕社会各阶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加以简要阐述,并谈谈反思后的认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13. 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推进新时代文化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类古老的文明有四种,都是沿着江河发祥的其中,中华文明是唯一的从未中断过的文明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是那创造古老文明的先民后裔,在这片土地上是同一种文明按照自身的逻辑演进、发展,并一直延续下来同时,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显示了巨大的凝聚力……对中华文明共同祖先炎、黄二帝的崇拜,使中华文明在多元发展的同时,一以贯之地保持了连续性……探讨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原因,我们注意到古代典籍所载中华文明中“自强不息”(即努力向上不停止)和“厚德载物”(即宽厚的德行可以承载万物)的精神,使这个文明既有刚性又有韧性——编自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沿着江河发祥”的世界四大古老文明,并指出文中哪些属于文献史料2)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及掌握的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说明炎帝和黄帝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地位,并总结中华文明起源及发展的特征。
答案 1.【答案】正确2.【答案】正确3.【答案】错误4.【答案】C5.【答案】A6.【答案】A7.【答案】C8.【答案】C9.【答案】D10.【答案】D11.【答案】C12.【答案】(1)渠道:殖民掠夺、海外贸易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开端2)示例:观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论述:晚清时期社会各阶层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英勇斗争,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在思想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序幕结论:综上所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或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先进的领导阶级及其政党)(言之成理,酌情给分)13.【答案】(1)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或“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史料:“自强不息”,“厚德载物”2)地位:人文初祖起源的特征:多元一体发展的特征: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