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及导学案.pdf
61页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及导学案,精品系列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知识点整理第 1 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 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2、1 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3、1 枚 1 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 毫米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进率是10:1 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0:1 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 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 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 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 个 07、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 0 0 01吨=1 0 0 0千克1千克=1 0 0 0克1 0 0 0千克=1吨1 0 0 0克=1千克第 2 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 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o3、数的大小比较: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 9 9,最小的三位数是1 0 0,最大的四位数是9 9 9 9,最小的四位数是1 0 0 0 o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5、被减数是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运算步骤: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6、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 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 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 0 o (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7、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一差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差=被减数一减数第 3 单元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长方形的长=周长+2一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第 4 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中:商和余数都有单位;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有可能不一样3、公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数=被除数+商一余数商=被除数一除数一余数第 5 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3、时针走1 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 大格是(5)分钟,走 1 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 大格是秒钟,走 1 小格是秒钟4、时针走1 大格,分针正好走圈,分针走1 圈是(60)分,也就是小时时针走1 圈,分针要走(12)圈5、分针走1 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 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钟)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 点整)、(9 点整)8、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 时=60分 1 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第 6 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估 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x7=3500)2、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 和任何不是0 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公式:速度x时间=路程每节车厢的人数x车厢的数量=全车的人数5、(关于“大约)应用题: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T(=)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一()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一(工)第7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3、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4、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1 与分数相减:1 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第8单元可能性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可能 表示不确定的现象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第9单元数学广角【搭配】无论是物体搭配,还是数字搭配,都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依次进行搭配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图解、连线、列表、计算等【掷一掷】:统计方法:画“正”字统计画条形统计图统计可能性: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经常、偶 尔、差不多)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一、情况分析(-)班级情况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 母 小 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 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 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六、课时安排:一、测 量(7 课时)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吨的认识3 课时.3 课时左右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加法.3 课时左右减法.3课时左右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三、四 边 形(6课时)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五、时、分、秒(3 课时)填一填、说一说.1 课时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 课时)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 课时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八、可 能 性(4课时)九、数学广角(3课时)掷一掷.1 课时十、总 复 习(4课时)2013.9文成中心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