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后加工质量检验标准.doc
5页印刷后加工质量检验标准一、目的:制定出本公司印刷后加工的质量检验企业标准,作为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依据,提升公司质量水平,建立和完善公司质量体系二、适用范围:货品生产所有印刷后加工工序,包括机器加工的摺书、排书、串线、压书、胶装、切书、骑钉、UV、丝印、过胶、烫金、击凹凸、模切压痕〔啤机〕、皮壳机、精装龙、塑料加工、辅助加工,手工加工、包装等三、定义:质量检验企业标准----参照国家行业标准,制定符合本公司质量要求和客户要求,适用于企业内部质量检验的标准四、说明:本标准乃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国家印刷行业系列标准,结合我公司质量目标,以及客户的根本要求,分别从机器加工的摺书、排书、串线、压书、胶装、切书、骑钉、UV、过胶、丝印、烫金、击凹凸、模切压痕〔啤机〕、皮壳机、精装龙、塑料加工、辅助加工,手工加工、包装等每个流程做出作业要求和标准,作为生产部门控制质量的指引,以及质量科日常检验工作的依据五、标准细那么条款:〔1〕、摺书〔摺页〕1.三摺及三摺以上书帖,应划口排除空气,以便摺页时排除空气,保証摺页准确;2.书帖平服整齐,无明显八字皱摺、死摺、摺角、残页、套帖和脏污;3.无摺反页、颠倒页、双页,书刊正文版心外的空白边要一致;4.书帖页码和版面顺序正确,以页码中心点为准,相连两页之间页码位置允许误差≦4.0mm,全书页码位置允许误差≦7.0mm,画面接版误差≦1.5mm;5. 脊码居中一致,实际摺位与摺位线误差≦1.0mm。
〔2〕、排书1.书帖顺序正确,无多帖、少帖、重帖、乱帖现象;2.排好书后,脊码在书芯的书背处形成阶梯状标记〔3〕、串线 1.串线针位与针数见下表针位应均匀分布在书帖的最后一折缝开本数上下针位与上下切口的距离〔mm〕针数针组≧820~258~144~71620~256~103~53215~204~82~4≦6410~154~62~32.用线规格:42支纱或60支纱、4股或6股的白色蜡光塔线,或相同规格的塔形化纤线; 3.订缝形式:40g书纸及以下的四摺页书帖,41~60g书纸的三摺页书帖,或相当以上厚度的书帖可用交叉锁,除此以外均用平锁; 4.串线后书芯各帖应排列正确、整齐,无破损、掉页和油污; 5.串线紧松适当,无卷帖、歪帖、漏帖、扎破衬、摺角、断线和线圈,缩帖≦2.5mm〔4〕、压书1.内文压书后要求背脊局部平整,书芯厚度一致;2.内文不可有压皱、变形、破损和油污现象 〔5〕、胶装1.胶粘装订用粘合剂粘度适当,严禁使用植物类粘合剂;2.书帖划口排列正确,均在最后折缝;3.锯口深度:2.0~3.0mm,锯口宽度:1.5~2.5mm,锯口数见下表:开本数锯口数810~12168~10326~8644~64.胶粘装订以使粘合剂能渗透到书帖最里页,并粘牢为准;5.胶粘装订后的书芯,每本厚度应根本一致,书背平直;6.胶装上封面后胶水饱满但以不超出封面摺线为准,不允许有野胶溢出。
〔6〕、切书 1.实际尺寸与规定尺寸天头地脚高度误差≦1.5mm,书口书背宽度误差≦2.0mm;2.内文内容的位置与实际位置偏移误差≦3.0mm;3.要求天头地脚、封面封底尺寸一致,天头地脚宽度切刀走位≦2.0mm,封面封底宽度切刀走位≦1.5mm;4.切完半成品上不能有油污,切内文附有胶底纸的货品要求经常用滑粉清洁切书刀,防止残留胶水渍在书口位置 〔7〕、骑钉1.配〔或贮〕帖应正确、整齐;2.订位为钉锯外钉眼距书芯长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上下3.0mm3.订后无坏钉、漏钉及重钉,书册平服整齐、干净,钉脚平整、牢固,钉锯均钉在折缝上,书帖歪斜≦2.0mm;4.全书整洁,成品尺寸应符合GB/T788的规定,非标准尺寸按合同要求;5.成品裁切歪斜误差≦1.5mm;6.成品裁切后无严重刀花,无严重破头7.成品外观整洁,无压痕 〔8〕、UV1.整版UV或光油的亮度符合客户要求的范围;2.局部UV颜色无色差,位置偏移误差≦1.5mm,如果有闪粉等添加物,那么要求浓度一致,并与样办相符;3.不允许有UV油过底现象,印张外表不可有粘污、掉色或者印张粘连现象〔9〕、过胶1.无粘合不牢现象;2.过胶部位不可出现砂粒状、条纹状、蠕虫状、龟纹状的膜凸起空虚起泡现象;3.纸张通过热压合机后,不可有膜皱、纸皱或者膜与纸一起皱褶的现象;4.过胶后的产品要求平整,不可有卷曲、变形的现象。
〔10〕、烫金1.无烫印不上或烫印不牢现象;2.烫印不可有烫印字迹发毛、缺笔断画、光泽度低的图文失真现象;3.烫印位置正确,与样办规定位置偏移误差≦1.5mm〔11〕、击凹凸1.击凹凸图文轮廓清晰,层次清楚,凹凸上下与样办一致;2.击凹凸后外表不可有斑点、异物;3.击凹凸位置正确,与样办规定位置偏移误差≦1.5mm〔11〕、模切压痕〔啤机〕1.模切压痕位置准确,实际与蓝纸线位偏移误差≦1.0mm;2.产品模切位置整洁光滑,不可有毛边,不能有拉不开或容易拉坏产品现象;3.啤线时压痕清晰,不可有暗线〔不应有的压痕〕、炸线〔压力过重导致纸板断裂〕的现象;4.摺叠成形时,纸板摺痕处不可有开裂,特别是啤半穿时啤位不可有开裂现象;5.产品啤完后外表不可有油污等异物〔12〕、皮壳机1.书壳四个角要求包正包平,不可有凸出角或不对称现象;2.包边原那么上要求上下左右分中,但须根据封面图案实际调整位置;3.封面不可有透胶、起泡现象;4.从正面看脊位图文要求左右分中位置偏移误差≦2.0mm,上下位置偏移误差≦2.5mm,脊位图文歪斜以脊位中心线为准允许偏移≦1.5mm,如果封面需要啤孔、烫金等其它加工那么左右、上下位置偏移误差缩小为≦1.0mm;5.书壳糊好后,应外表平整,无胶脏粘联,方角整齐,包边坚实牢固。
〔13〕、精装龙1.书芯圆背的圆势应在900~1300之间,起脊高度为3.0~4.0mm,书脊高与书芯外表倾斜度应是1200+〔-〕100;2.笃头布粘贴前,应用粘合剂将其过浆,枯燥挺括后使用,方脊笃头布的宽以书背宽为准,误差+〔-〕1.5mm,圆脊笃头布以书背弧长为准,误差范围1.5~2.0mm, 笃头布粘贴平服牢固、不歪斜,外露线棱整齐;3.丝带书签应粘贴在书背上方中间位置,粘正、粘平、粘牢,丝带长应比书芯对角线长10.0~20.0mm,丝带宽:32开本及以下为2.0~3.0mm,16开本以上为3.0~7.0mm;4.书背布应居中,粘正、粘平、粘牢,书背布的长应短于书芯15.0~25.0mm,书背布的宽应大于书背宽〔方脊〕或书背弧长〔圆脊〕40.0~50.0mm;5.书背纸粘贴位置应准确,粘平、粘牢,书背纸的长应短于书芯长4.0~6.0mm,宽应与书背宽〔方脊〕或书背弧长〔圆脊〕相同,8开以上画册书背纸的宽可与书背布宽相同;6.筒子纸应粘贴平整、牢固,筒子纸的长应短于书芯长2.0~4.0mm,宽应是书背宽〔方脊〕或书背弧长〔圆脊〕的两倍加5.0mm粘口;7.书芯上好皮壳后飘口宽:32开本及以下为3.0mm+〔-〕0.5mm,16开本为3.5mm+〔-〕0.5mm,8开本及以上为4.0mm+〔-〕0.5mm;8.书壳与书芯套合后,要求三面飘口一致,上下飘口的尺寸相差≦1.5mm,书的四角垂直,歪斜误差≦1.5mm;9.整书要求外表平整,无明显翘曲,无衬纸开胶或粘不牢现象,书槽整齐牢固,无爆裂,深、宽度为3.0mm+〔-〕1.0mm,环衬和书芯前后无明显皱摺,扒圆起脊后的书芯翻开后中间无呲裂现象。
〔14〕、塑料加工1.高周波压好后的产品要求外表平整,无拱起无变形,无刮花斑点,压线位牢固无裂开爆口现象;2.完成品尺寸与要求尺寸误差≦2.5mm〔15〕、辅助加工1.打YO孔位置与样办规定尺寸偏移误差≦0.5mm,位置偏移误差≦1.5mm;2.打撞钉或鸡眼位置与样办规定位置偏移误差≦1.5mm,不可有撞钉或鸡眼外表变形、爆裂、撞花、脱漆等现象;3.切圆角要求圆势平滑,不能起角,以用手触摸没有刮手感为适宜,上下圆角形状保持一致,不可出现上大下小或上小下大的倾斜现象〔16〕、手工加工<裱纸>1.要求涂胶均匀充分,不可有整张或局部容易撕开情况;2.面纸和底纸规位一致,纸张边缘在同一导线上,不可忽前忽后,忽左忽右,位置偏移 ≦1.0mm;3.裱好后须压平整,不可有气泡,不可有变形翘起;4.保持纸面清洁,外表不可有胶水痕或两张之间粘连撕烂<粘盒>1.整个盒粘好后要求牢固稳定,经600C高温焗3小时以上没有开胶现象,纸坯如果经过磨光、上光或覆膜等加工,应选择相应的胶水,或在粘合处作磨边处理;2.须按模切压痕准确粘盒,位置偏移≦1.0mm,保証不变形歪斜,不可有喇叭口或船状,不可出现缝隙、露角、露板纸、封面纸烂等现象;3.整盒上图案文字位置与样办偏移≦1.5mm,并要求封面纸、内衬纸等的裱糊方向统一。
<贴附品>1.所有需粘贴的附品须对样,粘贴方向和位置正确,与样办偏移≦1.5mm;2.不可有开胶、脱落、变形现象,不可有胶水渍粘到产品等外观不良的现象<配套>1.所配套产品的部件须对样,配套顺序、方向保証正确、统一,无放乱现象;2.条形码贴纸应对照国家版本,所贴位置与样办偏移≦1.5mm<收缩>1.收缩用胶袋须穿孔通气,防止过炉时出现涨气现象;2.胶袋缝合处应尽量不要出现在书本或盒子的正面或上面;3.收缩好后应无胶袋皱、胶袋起角现象,出现的破孔要求直径≦3.0mm〔17〕、包装<书籍包装>1.精装书用80g/m2以上牛皮纸包装,平装书用70g/m2以上牛皮纸包装,如用其它纸包装,纸质需坚韧不脆,不破裂;2.图书包装包件根据图书的开本尺寸,可单摞或者双摞包装,包件高度如下表所示:开 本每包高度〔mm〕备 注8100~120 16100~120 24100~120 32200~220包括大小32开,最高不超过230mm40100~120双摞包装48100~120双摞包装60200~220双摞包装64200~220双摞包装4.每包内书籍按书背和前口交错摆放成摞,每刀交叉数规定,如下表:装 帧每包数量〔本〕包内每刀交叉数〔本〕 平装2~102、4 平装11~305、10 平装30~10010、20零头限5本平装100~20020、30、50零头限10本平装200以上40、50零头限10本精装不分厚薄1必须对口5.成套图书一个定价的要配套包装,分本定价的要单独包装;6.一种书籍的用纸有差异时,包装时以厚本书为标准;7.包装纸搭口要在包件的两边书口处,包紧粘牢;8.书籍包装好后,在包件的两端贴上出厂封签,封签上应写明:书名、数量、定价、版别、日期、及送书单位等内容,字迹要清楚,书名写全称,数量、定价用阿拉伯数字。
<其它包装>1.纸盒一般采用坑纸箱包装,并且每个盒之间要隔开,且活动空间不宜太大,否那么应用海棉等材料填充;2.产品装箱摆放方法须严格按照客户要求,统一、整齐、有序;3.产品上如果有鸡眼、撞钉、锁扣等金属配件,一起包装时必须用海棉等材料隔开;4.包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