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docx
5页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 李晓等[摘要] 目的 探讨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011 年 8 月~2014 年 8 月中山市坦背医院收治的 80 例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排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肺复张率以及恢复正常体温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后遗症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患儿排痰治疗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儿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吸入 15 min 的盐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H20030360) ,让患儿处于半卧或者侧卧状态。
1.2.1 对照组 患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供氧、消炎、排痰、止咳以及解痉,该组患儿采用的排痰方法为手工拍打进行排痰,具体过程如下:医护人员一手扶持患儿肩部,另一只手五指合并,手指弯曲呈 110°~145°,手掌弯曲为杯子形状,利用手腕部位的力量对患儿进行拍打排痰,拍打次数为每分钟 45~60 次,拍打频率要均匀、力度要适中,【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拍打时要从患儿的肺部下方向上方轻轻叩击,拍打过程中询问患儿能否承受拍打力度,同时要注意不要拍击患儿的脊柱、肾脏和胸骨等重要器官所在位置,每次拍打时间为 10~15 min,每天拍打 3 次,拍打结束后指导患儿进行科学合理的咳嗽 1.2.2 实验组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具体过程如下:①对患儿进行 10 mg/kg 的阿奇霉素(天津市健生制药有效公司,生产批号:H20093335)的静脉注射,每间隔 24 h 进行 1 次静脉注射,共注射 5 d。
②阿奇霉素停药后第 6 天起开始进行序惯口服,10 mg/kg,每天服用 1 次,服用 5 d 后停药 5 d,随后继续服用 5 d③医护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机械振动排痰设备的治疗前要与患儿进行积极的沟通,缓解患儿紧张的情绪,使患儿配合治疗④对于无法自主咳痰的患儿使用机械辅助咳痰设备来帮助患儿进行咳痰,首先对患儿接通通气设备,保证接口处的严密和患儿舒适度,随后接通电源,调节设备为自动工作状态,将吸气压力设定为 25~35 cmH2O(2.45~3.43 kPa) ,吸气时间为 4 s;吸气结束 2 s 之后将吸气压力设定为 30~40 cmH2O(2.94~3.92 kPa) ,吸气时间为 3 s;按照这种方式让患儿循环吸气 4~6 次,之后取下通气设备每天对患儿进行 4 次治疗,每次包含 5 个小节,每个小节包括 4~6 次循环,每次由一次吸气和一次呼吸组成⑤对于能够进行有效咳痰的患儿使用机械振动排痰设备,帮助患儿对痰液进一步的排放,使用时间为患儿饭前 1.5~2.5 h 或者饭后 1.5~2.5 h;使用过程中适当拍打患儿的背部,将机械振动排痰设备的频率设定为每分钟 25~40 次,每一侧的治疗时间为 12 min;同时对患儿的背部进行由外及内、由下到上的治疗,每次时间为 15 min,每天治疗 4 次。
⑥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重要身体指标,根据患儿的身体状况及时调整治疗频率和次数,如果患儿的需氧饱和度低于 90%时要立即终止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治疗 7 d 后的排痰效果和血氧饱和度、肺复张率以及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其中排痰效果的评价标准为:能够进行有效的排痰,肺部没有啰音并且能够正常呼吸则判定为显效;基本能够排出痰液,肺部没有明显的啰音以及呼吸基本正常则判定为有效;各项指标均无改善的判定为无效[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后遗症观察指标[4]主要包括恶心、腹痛、呕吐肺复张疗效评定标准[5]为:肺部功能恢复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值者判定为显效;肺部功能有所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水平者判定为有效;肺部功能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均无明显改善者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 SPSS 19.0 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 0.05) 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明显比治疗前有所升高,且实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
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统计学意义(P < 0.01) 2.4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后遗症发生率 实验组患儿恢复正常体温平均所用时间、平均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3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发病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疾病发展严重后会使患者侧胸疼痛、呼吸不畅、惧寒以及体热等[6]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多发病于每年的 5~11 月,冬春季发病率相对较低,是一种常见的肺炎疾病[7]在传统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疾病的方法中,为了帮助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会对患者的鼻腔插入吸氧管,这种方法容易损伤患者的气管黏膜,造成该部位出现水肿、充血、纤毛倒伏等,患者在这种呼吸方式下器官黏膜容易干燥[8]同时,传统辅助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进行排痰所采用的拍打患者后背的方式,这种治疗方法会使患者感到疼痛,不利于对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9] 临床资料表明[10],帮助患者进行排痰是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最主要的干预措施,而联合使用机械振动排痰和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机械振动排痰设备,操作简单,只需医护人员握住叩击头的扶手,调节压力即可,这种方法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有研究指出,使用机械振动排痰设备进行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治疗时间显著优于未使用任何辅助设备的患者[11]本研究中使用的机械振动排痰设备运用机械吸气和机械呼气的方式来模拟人的有效咳嗽,在呼吸过程中,设备将正气压输送至患者的呼吸道中,促使患者的肺部扩张,对呼吸道中存在的栓块和分泌物进行松动;而将设备切换成负气压时,肺部的输出气压和口腔与肺部之间的呼气压力形成压力差,患者呼吸道中的栓块和分泌物移向大气道,从而使患者呼吸道得到有效的清理,促进了通气量恢复正常,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滞留量,显著提高了体内的血氧饱和度 机械振动排痰设备在工作时产生两个方向的力,一种垂直于患者的身体表面,起着松动患者气管黏膜表层的黏液和分泌物的作用,另外一种力平行于患者的身体表面,能够有效地对患者呼吸器官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12] 有资料表明[13] ,在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患者时,进行必要的振动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的支气管和淋巴管得到扩张,提高了气管的通过性,而轻击则能够刺激患者的神经末梢,提升纤毛的活跃度,通过纤毛的运动来促使痰液的排出,还能够显著地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联合使用的阿奇霉素药物能够抑制菌体内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活跃程度,从而能够阻止细菌的繁殖生长,对肺炎疾病有着显著地疗效[14]同时,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长的特点,每天服用一次,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15]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阿奇霉素能够引起患者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16];而机械振动排痰设备不能用于肺出血、肺部血栓、咯血、凝血系统异常以及不能忍受振动的患者,因此在使用时要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了解,以防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17]阿奇霉素为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疾病的首选药物,能够在患者血液中保持较高浓度,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有助于肺部炎症病变吸收[18]此外,传统的辅助咳痰的方式为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等[19] ,但是本研究采用了机械振动排痰的辅助方法机械振动排痰设备的工作原理为根据临床胸部物理低频振荡治疗的原理,在患者体表产生指定方向的变化周期的治疗力,垂直方向治疗力产生的叩击和颤动能够使患者呼吸道黏膜表面黏液和代谢物出现松动以及液化,水平方向产生的治疗力能够通过挤推和颤动的方式帮助已经发生液化的黏液排出体外[20] 。
在本研究中,采用的机械振动排痰设备,将低频振动和【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中国期刊库】——接受各类学术论文发表、投稿,和各学术论文评奖评优,教育教学类论文尤为欢迎深穿透性结合在一起,使用频率稳定、均匀的力度持续帮助大叶性肺炎患儿将肺部深处的痰液排出体外,改善了患儿肺部的通气状况,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显著提高了患儿的康复速度同时,在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机械振动排痰之后,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受到了有效刺激,从而提高了分泌物引流的效率 本研究在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均使其吸入 15 min 的盐酸氨溴索,随后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供氧、消炎、排痰、止咳以及解痉,该组患儿采用的排痰方法为手工拍打进行排痰;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排痰治疗的总有效率(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0% ) ,并且肺复张改善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 6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此外,实验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为(90.51±1.87)%,对照组患儿治疗前血氧饱和度为(90.47±1.71)%,而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血氧饱和度为(98.12±1.77 )% ,对照组为(92.11±2.01)%,虽然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患儿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
实验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水平所用时间为(2.23 ±0.6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94 ±1.26)d,并且住院治疗所用时间[(8.13±2.37 ) d]也少于对照组[(10.25 ±3.43)d] (P < 0.05) ,实验组患儿治疗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虽然机械振动排痰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但整体来说能够有效治疗大叶性肺炎合并肺不张,并且治疗时间较短、安全性高,治疗之后不易出现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胡俊艳.呈大叶性肺炎改变的肺炎支原体肺炎 19 例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0,23(10):870-871. [2] 余佩英,王雪梅,王平安,等.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30 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 ,25(7):670-671. [3] Takajo D,Iwaya K,Katsurada Y,et al. Community‐acquired lobar pneumonia caused by P seudomonas aeruginosa infection in Japan:a case report with 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