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语文新教材古诗文整理答案(高一上).doc
2页高三语文新教材复习(文言文部分)【高一年级/上】答案《蒹葭》《诗经》简介1、 诗歌总集 305 《诗三百》《诗》 西汉 风 、 雅 、 颂 “ 风 ”“ 国风 ” 现实主义诗歌 “ 风骚 ”2、风 雅 颂 赋 比 兴3、《诗经· 卫风 》,《诗经· 小雅 》《种树郭橐驼传》一、作者简介: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唐 韩愈 古文运动 山水小品(或山水游记) 《小石潭记》 讽喻散文 《柳河东集》 二、重点词语解释1、病:患……病; 2、名:称呼;固:确实; 3、业:以……为业; 4、实:结果实;以:而,连词,表递进;蕃:多; 5、虽:虽然;莫:没有人,没有谁;如:比得上;6、天:天性;致:使达到; 7、顾:回头看; 8、害:妨碍;硕茂:使……硕大茂盛;9、爪:名词作动词,掐;以:目的连词,来; 10、以:连词,表修饰; 11、以:介词,把;理:治; 12、长:做……长官;怜:怜爱;以:介词,因为; 13、勖:勉励;而:通“尔”,你们;字:养育;遂:成,此指喂养大; 14、聚:使……聚集起来;15、辍:停止;以:顺接连词;劳:慰劳; 16、病:困苦;17、其:表示揣测的语气副词,大概; 18、术:方法;19、传:为……作传;以为:把……作为; 20、孳:繁殖、滋生; 21、莳:栽种;22、恩:深;三、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定后)2、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宾前)吾又何能为(宾前)哉?3、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判断)4、又何以番吾生而安吾性耶?(宾前)《病梅馆记》一、作者简介:璱人 定庵 晚清 不拘一格降人才二、重点词语1、或:有的人;欹:倾斜; 2、明:公开;诏:宣告;绳:名动,约束;3、夭:使……弯曲;病:使……成为病态; 4、隐:隐衷,心中特别的嗜好;鬻:卖;5、遏:阻止、抑制;生气:生机、活力; 病:名动,变成病态;6、既:……以后;泣:为……哭泣;复:使……恢复;全:使……保全;7、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有许多;广:大量; 8、穷:用尽; 三、指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1、以:介词,把; 2、以:连词,表承接; 3、以:介词,把;以:连词,表目的;4、以:介词,凭借; 5、以:连词,表目的; 6、以:介词,把;《咏史》《饮酒》一、作者简介:1、太冲 西晋 “洛阳纸贵” 《左太冲集》2、元亮 潜 渊明 “靖节先生” 五柳先生 东晋 田园二、重点词语 1、胄:后裔;蹑:登; 2、藉:凭借;叶:代;珥:插;3、见:被; 4、山气:山中景象、气息;相与:结伴、一起;《促织》一、作者简介:《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 清 蒲松龄 留仙 柳泉居士 异史氏 聊斋先生二、重点词语1、尚:崇尚; 2、故:本来;媚:巴结;3、笼:用笼子,名状;昂:抬高;居:积、储存;4、假:借、借着;科敛:摊牌、聚敛。
科,征税;敛,聚敛;5、辄:往往;倾:使……空(倾尽); 6、操……业:从事……行业;售:考取;累:牵连、妨碍; 7、会:恰逢、正赶上; 8、冀:希望;然:以……为然; 9、靡:无、没有;迄:最终;济:成功;中:符合;款:款式、规格;10、杖:名动,用杖打; 11、具:准备;诣:往、到; 12、翕辟:翕,合;辟,开;13、爽:差错; 14、焉:兼词,于之;中:符合、说中; 15、得无……耶:莫非……吗?16、诣:往、到; 17、冥:深;披:拨开; 18、掭:撩拨;19、审:仔细;修:长;笼:名动,用笼子装; 20、虽:即使;啻:止; 21、发:打开; 22、斯须:一刻工夫;被:覆盖; 23、既而:过一会儿、不久;24、隅:墙角; 25、顾:回头看;虚:空; 26、裁:通“才”; 27、劣:以……为劣;28、当:符合;觇:观察; 29、以为:把……作为;高:使……高、抬高;造:到;30、怍:惭愧; 31、固:坚持、一定; 32、顾:只是;33、屡:多次;暴:突然;翘:举;矜:夸耀; 34、咫:八寸; 35、旋:即刻、突然; 36、翼日:第二天;诸:兼词,之于; 37、异: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独特之处;38、疏:名动,陈述; 39、右:上风; 40、无何:不久; 41、俾:使;庠:学校;42、赉:赏赐; 43、过:超过; 44、意:料想、料到;45、仙:名动,成仙;信:的确、确实;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以:1、介词,把、拿; 2、介词,凭借; 3、连词,表修饰; 4、介词,把;5、介词,用; 6、动词,认为; 7、连词,承接; 8、介词,因为;9、介词,凭借; 10、介词,因为;而:1、通“尔”,你的; 2、而:连词,修饰; 3、连词,因而; 4、连词,修饰;5、转折连词,可是; 6、转折连词,可是;为:1、被; 2、做; 3、作为; 4、作为; 5、做、担任;四、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掭(之)以尖草(省略、介后) 2、(成)遽扑之,(虫)入(于)石穴中(省略)3、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定后) 4、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于)民间(省略)5、(成)覆之以掌,虚若无物(省略、介后) 《香菱学诗》《群英会蒋干中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1、《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 清代 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2、《石头记》 宝黛(贾宝玉和林黛玉) “百科全书”3、魏、蜀、吴 4、农民起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