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doc
11页成都市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9七上·云县期末)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 ①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能排出代谢废物 ④生物能生长 ⑤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⑤ 2. (2分) (2019·顺义模拟) 小童在显微镜下观察了四种标本,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 (2016七上·简阳期中) 针刺小白兔,小白兔有反应,这是因为( )A . 新陈代谢 B . 生长 C . 繁殖 D . 应激性 4. (2分) (2015七上·和平期中) 大白菜是本地常见的蔬菜.下列生态因素中,能够影响大白菜生长的生物因素的是( )A . 菜青虫 B . 光照 C . 温度 D . 水分 5. (2分) (2018七上·钦州期中) 当发现显微镜的镜头不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 ) A . 用水擦 B . 用纱布擦 C . 用餐巾纸擦 D . 用擦镜纸擦 6. (2分) (2018九上·四川期中) 在诸多的古诗文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句就体现了( ) A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 生物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C . 生物能生长繁殖. D . 生物需要呼吸 7. (2分) (2017·奉新模拟) 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正确的是( )A . 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B . 要将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 . 如果观察的物像不够清晰时,应转动粗准焦螺旋 D . 镜头被污染,须用干净的纱布擦拭 8. (2分) (2015七上·海南期中) 载玻片上写有一字母“p”,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应( ) A . p B . b C . d D . q 9. (2分) (2019七上·普宁期末) 下列四项中,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 ) A . 洋葱表皮细胞 B . 番茄果肉细胞 C . 口腔上皮细胞 D . 蚕豆叶下表皮细胞 10. (2分) (2017七上·静宁期中) 下列有关玻片标本制作的操作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盖上盖玻片;②将生物材料放入水滴中;③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④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A . ④②①③ B . ④③②①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①②④ 11. (2分) (2018九上·四川期中) 植物的芽应该属于( ) A . 分生组织 B . 保护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输导组织 12. (2分) (2016七上·石门期中) 下面是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应该为 (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好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用左眼注视目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④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装片为止⑤左眼注视目镜,同时逆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⑥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A . ③②①④⑤⑥ B . ②①③④⑤⑥ C . ④①③②⑤⑥ D . ②③①④⑤⑥ 13. (2分) (2016七上·临朐期中) 关于细胞分裂与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遗传物质首先经过复制 B . 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内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 C . 细胞分化使细胞体积增大 D . 组织的形成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结果 14. (2分) (2017·南华模拟) 切西红柿时,在砧板上会留下的红色汁液主要来自于( )A . 来自液泡中 B . 来自细胞核 C . 来自细胞质 D . 来自导管 15. (2分) (2016七上·博山期末) 在栽培农业方面,出现了大棚种植反季节疏菜、水果和原生于热带地区作物的热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棚种植技术主要解决的作物生长中的限制因子是( )A . 水 B . 光照 C . 温度 D . 空气 16. (2分) (2016七上·呼和浩特期中) 某同学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 )A . 2个 B . 8个 C . 16个 D . 32个 17. (2分) 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完善,对其修改正确( ) A . 左右两侧应分别为湿土和干土 B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 . 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 D . 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18. (2分) (2017七上·静宁期中)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和用于染色的液体分别是( ) A .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碘液 B . 口腔内侧壁、清水、碘液 C . 口腔内侧壁、生理盐水、酒精 D . 牙缝、生理盐水、酒精 19. (2分) 植物体的任何一个器官中,都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叶绿体和线粒体 D . 细胞核 20. (2分) (2015七上·盘锦月考)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进行调查的方法步骤正确的是( )①调查记录②归类③分组④设计调查路线⑤选择调查范围⑥将生物资料进行整理.A . ①②④⑥⑤③ B . ③⑤④①⑥② C . ⑤③④①②⑥ D . ②③④⑤①⑥ 21. (2分) (2018·平南模拟) 在生物实验设计中,为了控制变量要设置对照实验。
下列几组对照组中不合理的是( ) A . 潮湿与干燥 B . 光照与黑暗 C . 室内与室外 D . 高温与低温 22. (2分) (2016七上·肇源期中) 地衣能在岩石表面生活,分泌的地衣酸会腐蚀风化岩石,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 相互适应 B . 相互影响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既适应环境,又影响环境 23. (2分) (2019七上·江门月考) 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镜对光 B . 低倍物镜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C . 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便于让光线透过 D . 观察物象一般用左眼,同时要求右眼睁开 24. (2分) (2017七上·静宁期中) 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多分布在淡水、海水和潮湿的土壤中 B . 都像草履虫一样,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有机养料 C . 整个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 D . 能独立完成营养、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 25. (2分) (2016七上·莆田期中) 某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中,分别采用了以下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则他在一个视野中可以观察到数目最多的是( )A . 5×、10× B . 10×、40× C . 15×、10× D . 20×、40× 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4分)26. (2分) (2015七上·房山期中)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外界光线较弱,应使用显微镜之反光镜的________对着光源;若外界光线较强,则应使用显微镜之反光镜的________对着光源。
27. (1分) (2015七上·东区月考)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_因素和生物因素.28. (2分) ________ 和________ 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29. (2分) (2018七下·泰兴期中) 细胞的________使数目增多,细胞的________使体积增大 30. (2分) 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 我们吃苹果是吃苹果的器官 B . 我们吃饭是吃植物的果实 C . 一块骨头属于器官 D . 血液不属于组织 31. (1分) (2017七上·高台期中) 组织是经过________形成的. 32. (2分) 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 , 并且将化学能储存在光合作用所制造的________ 中.33. (2分) (2018七上·防城港期末) 一般的探究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________→设汁实验→________→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 三、 判断题 (共9题;共18分)34. (2分) (2017·宿迁)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判断对错)35. (2分) (2016七上·酒泉期中) 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而且能改变。
判断对错) 36. (2分) (2017七上·高台期末) 研究动、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做生物学.(判断对错)37. (2分) (2011七下·盐城竞赛) 平均数是群体的代表数,因此,它能较全面地反映群体数量性状的特点判断对错)38. (2分) (2017八下·徐州期中) 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叶片(判断对错)39. (2分) 生物通过细胞内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进行能量转换 ( )40. (2分) 植物细胞的形态都是一致的,都是四方形41. (2分) (2017七上·静宁期中) 草履虫对外界的刺激能产生趋向或避开的反应,是由于体内有神经系统在起作用.(判断对错) 42. (2分) 有一台光学显微镜,它的两个目镜分别标有5×、10×,两个物镜分别标有10×、40×,那么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50倍 ( )四、 解答题 (共1题;共4分)43. (4分) 请将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用线连接起来细胞膜 ________ A、遗传信息库叶绿体 ________ B、动力车间线粒体 ________ C、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 ________ D、使光能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