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各省数据汇总.doc
77页各省各市都有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来源: 国家统计局中国总人口达13.397亿人 10年增加7390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今日发布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所谓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就是规定一个时间点,无论普查员入户登记在哪一天进行,登记的人口及其各种特征都是反映那个时间点上的情况根据上述规定,不管普查员在哪天进行入户登记,普查对象所申报的都应该是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情况通过这个标准时间,所有普查员普查登记完成后,经过汇总就可以得到2010年11月1日全国人口的总数和各种人口状况的数据以下是数据详情: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国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 总人口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普查登记的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3]共1339724852人香港特别行政区人口为7097600人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为552300人台湾地区人口为23162123人二、人口增长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126582504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3899804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率为0.57%三、家庭户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家庭户[7]401517330户,家庭户人口为124460839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4人减少0.34人四、性别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占51.27%;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为105.20五、年龄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0-14岁人口为222459737人,占16.60%;15-59岁人口为939616410人,占70.14%;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2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36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六、民族构成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25932641人,占91.5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792211人,占8.4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66537177人,增长5.74%;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362627人,增长6.92%七、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87985979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19656445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8764003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3611人上升为8930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1146人上升为1403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33961人上升为38788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5701人下降为26779人。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54656573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30413094人,文盲率[8]由6.72%下降为4.08%,下降2.64个百分点八、城乡人口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九、人口的流动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86075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10]为39959423人,不包括市辖区内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2142665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增加116995327人,增长81.03%十、登记误差普查登记结束后,全国统一随机抽取402个普查小区进行了事后质量抽样调查。
抽查结果显示,人口漏登率为0.12%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和姓氏排名² 姓氏排名一、【前五十占人口比例】 001、李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就地区而言,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在8%以上,而在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一般不足8%,尤其在东南沿海诸省中,比例仅在4%左右002、王姓:约占汉族人口的7.41%,人口众多003、张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尤以山东、河南、河北、四川四省为最多004、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5.38%北方地区的河北、内蒙古、辽宁、京津地区中刘姓比率较高,约占该地区汉族人口的8%以上005、陈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4.53%,南方地区多陈姓在台湾、广东二省,陈姓约占本省人口10%以上,为省内第一大姓006、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3.08%,在全国分布极广,尤以长江流域的省份多杨姓007、赵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29%008、黄姓: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2.23%黄姓在要集中于江南地区,广东省的黄姓人口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19%四川、湖南、广西、江西等省黄姓人口也比较多,以上五省的黄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黄姓人口的56%009、周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2.12%。
在长江流域的省、市中,周姓所占比例相对其他地区要高010、吴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2.05%江南各省吴姓均占省人口总数的2%以上,尤以福建为高,约占该省人口5%,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江南大姓011、徐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1.73%尤以河南、山东、浙江最多!012、孙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52%,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尤以福建、广东、湖南最多!013、胡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014、朱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6%,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尤以安徽、江苏、山东最多015、高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21%,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尤以江苏、福建、广东、江西、云南等地为多016、林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8%,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尤以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多此姓,三省林姓约占全国汉族林姓人口60%017、何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7%,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
以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多此姓018、郭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1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氏之一,万以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多此姓019、马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1.05%,为中国人口最多的超过1%的十九个姓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回族大姓020、罗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其主要分布在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等省,六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的70%021、梁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84%尤以广东多此姓,约占省人口4.7%,全国汉族梁姓人口35%在广东022、宋姓:023、郑姓:024、谢姓:025、韩姓:026、唐姓:027、冯姓:约占汉族人口的0.64%尤以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山东、云南等省多此姓028、于姓:029、董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61%尤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30、萧姓:031、程姓:总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湖南、四川、山东等省,这五个省的程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程姓人口的60%032、曹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7%尤以四川、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多此姓033、袁姓:034、邓姓:035、许姓:036、傅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1%。
主要分布在山东、湖南等省037、沈姓: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50%,历代多以江南为其主要的分布地区038、曾姓:039、彭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9%尤以湖南、四川、湖北等省多此姓040、吕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尤以山东、河南二省多此姓041、苏姓:042、卢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043、蒋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7%在我国历史上蒋姓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南方姓氏,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044、蔡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46%尤以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多此姓,四省蔡姓约占全国汉族蔡姓人口的44%045、贾姓:约占全国汉族总数的0.42%尤以山西、河北、河南、四川等省多此姓046、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42%047、魏姓:048、薛姓:049、叶姓:050、阎姓: 二、前100名 排名01李02王03张04刘05陈06杨07赵08黄09周10吴 11徐12孙13胡14朱15高16林17何18郭19马20罗 21梁22宋23郑24谢25韩26唐27冯28于29董30萧 31程32曹33袁34邓35许36傅37沈38曾39彭40吕 41苏42卢43蒋44蔡45贾46丁47魏48薛49叶50阎 51余52潘53杜54戴55夏56锺57汪58田59任60姜 61范62方63石64姚65谭66廖67邹68熊69金70陆 71郝72孔73白74崔75康76毛77邱78秦79江80史 81顾82侯83邵84孟85龙86万87段88雷89钱90汤 91尹92黎93易94常95武96乔97贺98赖99龚100文 三、第101—200名 101庞102樊103兰104殷105施106陶107洪108翟109安110颜 111倪112严113牛114温115芦116季117俞118章119鲁120葛 121伍122韦123申124尤125毕126聂127丛128焦129向130柳 131邢132路133岳134齐135沿136梅137莫138庄139辛140管 141祝142左143涂144谷145祁146时147舒148耿149牟150卜 151路152詹153关154苗155凌156费157纪158靳159盛160童 161欧162甄163项164曲165成166游167阳168裴169席170卫 171查172屈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