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doc
11页初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月考考试题及答案【完整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乘车时要自觉排队,依次上车;参观游览时,要爱护公物;观看电影时,要安静我们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②破坏社会秩序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社会秩序就是公共场所秩序 ④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宪法所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下列属于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 )A.婚姻、家庭关系问题 B.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C.犯罪和刑罚问题 D.国家性质、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问题3、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①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③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④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不需要再发展经济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2017年全国大学生应征入伍报名总人数达到107.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7万人,增幅达到5.58%。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②依照法律服兵役是公民的光荣义务③法律鼓励做的,公民应该积极去做④法律要求做的,公民必须去做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5、借助互联网,可以加大贫困地区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使产需及时对接,有力推进了帮扶项目产品的销售由此可见,互联网能( )①解决产品销售的各种问题 ②扩大交往的领域和对象③搭建产需双方的交易平台 ④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下列属于这个制度体系的有(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7、“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作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萨迪的这句名言说明( )A. 人格尊严不可辱 B.财产权利不可夺C.人身自由不可限 D.智力成果要保护8、“这是您小孩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木马病毒。
一旦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C.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沉迷于网络9、“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真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对此,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A.阖家团圆笑开颜,红包更重要 B.回归理性抢红包,家人团聚叙亲情C.对面交流增感情,拒绝红包莫沉醉 D.虚拟红包别当真,远离拒依赖10、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下列选项中能反映以上关系的是( )①只有尊重他人的权利,才能更好的享有自己的权利②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是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③权利保障公民有尊严的生活,义务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下列关于我国所有制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①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③混合所有制经济都属于非公有制经济④集体经济体现同步富裕的原则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2、有识之士认为:机动车“礼让斑马线”行动要从“礼让”向“理让”转变,不仅要规范机动车避让行人,更要倡导行人与机动车互相避让,违法行走的路人,不应在“礼让斑马线”的范围。
这一观点强调了公民( )①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行使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相同的③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④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权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中国梦所蕴含的经济、社会、文化、公民、政治权利诉求,无一不体现了大同世界、共同富裕、人人平等、让发展成果公平分享的人权理想实现人权理想需要( )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③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 ④杜绝一切侵犯人权的违法犯罪行为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4、“向往平等,天经地义;追求平等,人性所至下列关于践行平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践行平等就要反对特权 B.践行平等就要追求自由C.践行平等就要享受权利 D.践行平等就要履行义务15、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①小东参与抢劫他人财物 ②小哲经常参与赌博、寻衅滋事、打架斗殴③小青周末没有参加社区的献爱心活动 ④小明偷看他人日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近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收入稳步增长,高铁等“大国重器”走出国门,让中国自豪,让世界惊叹。
这表明我国( )A.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B.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已经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科技实力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17、随着互联网发展,广大网民可以通过人民网、新浪网等平台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相关政府部门将定向解答、限时回复解决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监督权③属于社会舆论监督形式④有利于推动政府依法行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8、初中生小敏看了“”新闻后,自豪地说:“我家二叔作为农民工人大代表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真光荣!他参与审议了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向大会提交了有关保护农民工权益的提案……”小敏的这段话说明(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人民群众可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有力地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19、据有关部门统计,100名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90人,由于好奇而吸毒走上犯罪道路的32人,由于沉迷网吧、浏览色情网页而犯罪的32人。
这启示我们( )①如果在青少年时期有不良行为,必定会在未来走向违法犯罪②青少年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及时纠正不良行为③青少年要防微杜渐,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诱惑④在学校纪律差、无心向学的青少年比较容易被不良行为所诱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漫画《问计于民》表明人大代表( )①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②接受人民监督③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④有权表决各项决议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21、同学们在专题复习时画出如下知识结构图,填入①②③处的正确信息是:( )A.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受其监督 ③人民法院B.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监督 ③人民政协C.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受其监督 ③人民政协D.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监督 ③人民法院22、依据宪法,下列哪项领导人或机关或组织必须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 )A.地方检察院 B.北京市市长C.国务院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23、某法院对被告人陆某故意杀人一案公开宣判,认定被告人陆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这说明人民法院是我们国家的( )A.权力机关 B.审判机关 C.行政机关 D.检察机关24、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当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的未成年犯受到过网络、等不良信息的影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网络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②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③网络给青少年带来了许多问题,我们要远离网络④我们上网要遵守到的,更要遵守法律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5、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物权法、新拆迁条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通道;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的比例……我国的这些做法( )①充分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 ②体现了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④表明我国政府执政为民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二、材料分析及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1、最近,太原突如其来的降雪让两张暖心的照片在朋友圈热传,一张照片拍摄了雪天的公交站台放着一捆拐棍,上面还留有一张字条;另一张照片则清晰地拍到了字条上的内容,上面写着:“今天风雪大,路又泥泞,老人走路困难,‘爱心拐棍’帮您大忙……这里有几根拐棍,需要的话请您随手拿走使用。
随便使用,不花钱这两张照片背后有着一个感人故事:一位75岁的老人,坚持20年制作上万根“爱心拐棍”这位老人不图别的,就想凭借着自己的一点手艺做更多拐棍,让腿脚不便的人们出行方便这位制作“爱心拐棍”的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1)“爱心拐棍”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这位制作“爱心拐棍”的老人引发了网民热议和称赞,原因是什么?(两方面即可)(3)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向这位老人学习,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材料一 一位初中生说:“太棒了!这次期末考试我比月考进步了好几个名次这个月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一位同学问他:“喂,你为什么进步得那么快?”他微微一笑,回答道:“学习是我的责任,我就要承担材料二 一位优秀班主任老师说:“我在面对每一个学生的时候,都会想到:这个孩子可能是他家庭的全部重心,我得承担起这个责任材料三 弗兰克利用多年的辛苦积蓄开办了一家银行在他的银行遭到抢劫导致他破产后,他经过39年的艰苦努力还清了所有储户的存款,尽管人们劝他:“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2)联系实际,谈谈人为什么要承担责任?(3)结合自己的体会,说说中学生应如何做一名有责任感的人。
3、“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得不能给他人帮助如果人人都为自己活着,世界便会冷却下来1)这两句名言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2)帮助人未必会得到他人的回报,但帮助人为什么是快乐的?(3)在关爱他人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做?4、郑某原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