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docx

128页
  • 卖家[上传人]:龙***
  • 文档编号:358812706
  • 上传时间:2023-08-2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97MB
  • / 12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 线生态修复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公示版)建设单位: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评价单位:辽宁飞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时间:二〇二三年四月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前言为了落实《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 24 号)和《关于切实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有关事项的通知》(苏 政发〔2018〕131 号)的有关要求,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赣榆有限公司和连云港 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启动了赣榆港区围填海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的编制工作《修复方案》明确赣榆港区需投入 8911. 18 万元用于海洋生态保护 修复,开展砂质岸线修复、滨海湿地修、海洋生物资源修复及无居民海岛修复等 内容其中砂质岸线修复项目资金共计 1280 万元,由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落实为了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的落实,2020 年 10 月,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 质勘查局地球化学勘查与海洋地质调查研究院开展了《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 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海岸带修复)实施方案》编制工作,2020 年 10 月 29 日《实 施方案》通过里专家评审。

      本项目属于《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 修复方案》中重要组成内容,项目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砂质岸线条件和海岸景观,符合修复方案及实施方案的要求本项目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龙王河口北侧约 800m处的海头镇海州湾旅游度 假区内,其中部分补沙区位于海洋特别保护区中的“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 洋公园 ”内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防波堤护坡修复、堤顶路建设及绿化、沙滩补沙三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 管理名录(2021 年版)》的有关规定,连云港金东方港口投资有限公司委托 辽宁飞思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 位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按照《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的相关要求, 本项目涉及环境敏感区(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因此需要编制开展生态专项评价I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目录1.总论 11.1. 编制依据 11.2. 评价方法 21.3. 评价等级及范围 21.4. 生态敏感区与保护目标 3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2.1 海洋生态环境 62.2 渔业资源 332.3 生物体质量 59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653.1.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 653.1.施工期生物资源损害评估 663.2.生态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68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704.1.生态保护措施 704.2 生态补偿措施 704.2 跟踪监测计划 705.专项评价结论及建议 725.1.结论 725.1.建议 72II1.总论1.1. 编制依据1.1.1.法律、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年 1 月 1 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 年 11 月 4 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2002 年 1 月 1 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 年 12 月 28 日修订;(6)《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8 年 4月 4 日修订;(7)《关于印发<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办法>、< 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评 审委员会工作规则>和< 国家级海洋公园评审标准> 的通知》,国海法〔2010〕21 号;(8)《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环评〔2022〕33 号,2020 年 12 月 23 日;(9)《关于印发<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试行)> 的通知》, 自然资办函〔2021〕1214 号,2021 年 7 月 1 日。

      1.1.2.技术导则、规范、标准(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3)《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4)《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5)《江苏省海洋生物资源损害赔偿和损失补偿评估方法(试行)》(6)《近岸海域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442-2020)(7)《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HYT 215-2017)1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8)《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9)《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10)《建设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技术规程》(11)《海洋生物质量》(GB18421-2001)(12)《全国海岸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13)《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1.1.3.其他资料(1)《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2)《江苏省海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2016-2020 年)》(3)《江苏省国家级生态红线保护规划》(4)《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总体规划》(5)《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围填海项目海岸带生态修复施工设计》(6)《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海岸带修复)实施方案》(7)《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报批稿)》1.2. 评价方法本次评价生态现状调查充分利用搜集历史资料方法,环境影响分析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1.3. 评价等级及范围本项目部分补沙区位于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内根据《环境影 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涉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世界 自然遗产、重要生境时,评价等级为一级,因此,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22),涉海工程的生态 影响评价范围参照GB/T19485,海洋生态环境的调查评价范围,主要依据被评价区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2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1级评价以主要评价因子受影响方向的扩展距离确定调查和评价范围,扩展距离一般不能小于(8~30)km本项目评价范围以项目用海外缘线为边界分别向南、北、东侧分别扩展8km, 因此,本项目评价范围为138.42km21.4. 生态敏感区与保护目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22)中对生态敏感区 的规定,本项目评价区内生态敏感区和保护目标主要为江苏连云港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3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本 项图 1.4-1 本项目与海州湾国家级海洋公园相对位置关系4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图 1.4-2 环境敏感区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分布图5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本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引自《连云港港赣榆港区用海项目海洋环境跟踪监 测报告(2020 年春季)》、《连云港港赣榆港区用海项目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报 告(2020 年秋季)》和《连云港港赣榆港区 2020 年春季渔业资源和生物体质量调查报告》。

      2.1 海洋生态环境2.1.1 调查站位调查站位坐标及位置详见表 2.1- 1 和图 2.1- 1表 2.1-1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站位和项目序号经度纬度监测内容1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2水质3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4水质5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6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7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8水质9水质10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1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2水质13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4水质15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6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7水质18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19水质20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21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622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23水质24水质25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26水质27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生物生态A潮间带生物质量B潮间带生物质量C潮间带生物质量图 2.1-1 监测站位分布图2.1.2 调查方法现场采样按照《海洋监测规范第 7 部分: 样品采集 、贮存与运输》 (GB17378.7-2007) 、《海洋调查规范第 6 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6-2007)的要求进行。

      7连云港港赣榆港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砂质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2.1.3 调查项目监测项目: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等的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资源密度、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特征2.1.4 评价方法(1) 多样性指数采用(Shannon-Weaver)生物多样性指数法:H ′ = - Pi log2 Pi式中:H′——种类多样性指数;S——样品中的种类总数;Pi——群落第 i 种的数量或重量占样品总数量之比值数量可以采用个体数、密度表示;重量可用湿重或干重表示 (2)均匀度J′ = Hma(H′)x式中:J′——表示均匀度;H′——种类多样性指数值;Hmax——为log2 S ,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S 为样品中总种类数3)优势度Di=ni/N× 100%式中:Di——第 i 种的百分比优势度;ni—— 该站位第 i 种的数量;N——该站位群落中所有种的数量,单位可用个体数、密度、重量等表示4)优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