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咸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19页高一地理试题第1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日上午10时55分,风云三号卫星的空间望远镜拍到太阳日面局部区域出现突然“增亮”现象8分30秒后,位于地球上空约三万六千公里地球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观测到射线能量的突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突然“增亮”现象发生在(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 D. 太阳内部2. 该现象发生时,地球上可能会出现( )①极昼现象②指南针失灵③极光现象④卫星通信中断⑤森林大火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答案】1. B 2. C【解析】【1题详解】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黑子一般发生在光球层,A错误突然增亮为太阳耀斑现象,太阳耀斑是发生在太阳大气色球层的一种最剧烈的爆发现象它能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引起局部区域瞬时加热,所以突然增亮的现象即耀斑发生在色球层,故B选项正确太阳风一般发生在日冕层,C错误太阳内部主要发生核聚变现象,是太阳的主要能量来源,D错误故本题选B2题详解】耀斑爆发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引起大气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干扰电子设备,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使卫星通信中断。
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与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气相互碰撞,还会出现极光,故②③④正确;极昼现象是由于地球公转和自身地轴倾斜造成,①错误太阳耀斑不会使地球温度突然急剧升高,故不会发生森林大火,⑤错误本题选C点睛】太阳大气从内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个层次其中太阳黑子一般发生在光球层;太阳耀斑一般发生在色球层;太阳风一般发生在日冕层太阳耀斑会向外发射各种电磁辐射,影响地球上人类航空航天、通信和电力等设施及活动下图为在新疆拍摄的雅丹地貌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图示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A. 海浪 B. 流水 C. 风力 D. 冰川4. 该区域常见的是( )A. 常绿森林 B. 落叶森林 C. 茂盛草原 D. 戈壁荒漠【答案】3. C 4. D【解析】【3题详解】该雅丹地貌位于新疆,新疆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风力侵蚀较强,雅丹地貌属于风蚀地貌,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动力是风力,C正确;与海浪、流水、冰川等关系不大,ABD错误4题详解】该区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常见的景观为荒漠戈壁,D正确森林主要分布在降水相对丰富的地区,AB错该地区降水极少,茂盛草原并不常见,C错。
故选D点睛】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1)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2)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3)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4)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5. 下图为世界局部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形成M洋流的盛行风是西南季风B. ①、②、③、④海域最易形成渔场的是①海域C. N洋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D. 造成日本核污染范围扩大的洋流主要是N【答案】B【解析】【详解】读图可知,M地处北太平洋中纬度,为北太平洋暖流,是由盛行西风吹拂下而形成的,A错误;读图可知,①处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发生扰动,水中的浮游生物多,鱼类的饵料多,最易形成大范围渔场②处水在此分流,③④处都只有一条洋流,海水扰动小,浮游生物相对较少,鱼类饵料相对少,且纬度较高,水温较低,故②、③、④处不易形成渔场,B正确;读图可知,N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是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造成日本核污染扩大的洋流主要是M,D错误。
故选B 威宁地处贵州省西部高山岩溶峡谷区,地势高、地貌复杂,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下图示意威宁不同地貌区民族村寨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 与中中山河谷相比,高原面少数民族村寨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 热量丰富 B. 地势平坦 C. 水源充足 D. 日照较多7. 威宁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主要原因是( )①用水较方便②减少山洪威胁③减少水污染④保留更多耕地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答案】6. B 7. A【解析】【6题详解】由图可知,高原面面积宽广,与狭长的中中山河谷相比,地势起伏小,地形平坦开阔,易于农耕和居住,B对;中中山河谷地区的海拔一般低于高原面,故河谷地区的热量应比高原面丰富,A错;河谷地区地势低,为地表水汇聚地,水源丰富,而当地高原面地下多溶洞、地下河,地表水易下渗流失,水源不足,C错;两地区的日照也主要受地形影响,故民族村寨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D错7题详解】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便于居民取水,①对;山洪暴发常常造成河水暴涨,会淹没河流两岸附近地区,村寨与河流保持200m以上的距离,可减少洪水的威胁,②对;少数民族村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污染物较少,一般对河水污染小,③错;少数民族村寨布局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也会占用更多的耕地,④错。
故选A点睛】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规模的影响:聚落的规模与地形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我国北方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村落集中布局,且规模较大,华北平原千人以上的大村到处可见,呈团聚型和棋盘式的格局;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地形复杂,村落的规模受到很大限制;在山区,建筑物依山而建,村落分散且规模较小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形平坦、地势较高、灌溉方便、对外交通方便的地方容易形成城市,如西安等地形有利于防御的地方,也容易形成城市,如南京、重庆、巴黎等在山区,由于气候、地形的千差万别,一般河谷地带条件较好: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在这里容易形成城市,如拉萨、西宁等下图示意1961~2017年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年平均温度距平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8. 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 )A. 变化周期与太阳活动周期基本一致 B. 自1961年起开始持续增大C. 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而变化 D. 近60年来始终保持正相关9. 2005~2017年间的气温变化,可能导致当地( )A. 植被返青期滞后 B. 山地雪线上升C. 林线位置下降 D. 冻土区面积增加【答案】8. D 9. B【解析】【8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的周期不是11年,A错误;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自1961年起开始波动上升,B错误;青藏高原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的年际变化不大,C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自1961年开始,地表气温距平与地表温度距平始终保持正相关,D正确。
故选D9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2005-2017年间地表温度和地表气温距平都为正值,说明气温升高,导致青藏高原地区冰川融化量增多,山地雪线上升,B正确;气温升高,导致植被返青期提前,A错误;气温升高,林线位置上升,C错误;地表温度升高,冻土融化,冻土区面积减小,D错误点睛】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平均气温距平就是一系列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等)与总平均气温的差值平均气温距平增高就是说明这个差值增大了,相应时间段内的温度出现了异常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 该国人口增长的快慢,从根本上取决于( )A. 人口政策 B. 人口出生率C. 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D. 医疗条件11. 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 20世纪80年代 B. 20世纪70年代C. 20世纪90年代 D. 21世纪初期【答案】10. C 11. B【解析】【10题详解】人口增长快慢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发达程度、人口政策、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等由于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故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性因素,故C正确,ABD错。
本题选C11题详解】人口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国20世纪70年代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差值最大,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B正确,ACD错本题选B点睛】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变动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人口自然增长,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人口增长模式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2. 下列对人口合理容量理解正确的是( )A.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少能生活的人口数量B. 人口合理容量是按照最高的生活标准而估算的人口数量C.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值,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D.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适宜的人口数量13. 下列关于图中各因素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B.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数量和环境的容量C.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口合理容量等于环境人口容量D 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经济容量【答案】12. D 13. C【解析】【12题详解】口合理容量是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保障健康生活水平的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地区或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不是永远不变的,具有不确定性,故D正确,ABC错。
13题详解】环境承载力是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所以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大于人口合理容量,境承载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的数量和环境的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在固有的区域可用面积和绿化等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容纳的人口总量环境承载力包括环境人口容量和环境经济容量,故ABD不符合题意,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所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而人口合理容量是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所以二者并不能相等,故C符合题意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在固有的区域可用面积和绿化等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可容纳的人口总量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一般指的是某个区域的行政规划大小,比如一个县、市的实有可用面积环境承载力是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角度考虑,仅考虑人口“生存”问题对全球来说,一定时期、一定技术条件下,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是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受到地租指数(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动量的比值)影响下图示意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 该城市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但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通达度较好 B. 人口流动量较大C. 建筑高大密集 D. 环境质量较差15. 该城市的高级住宅区最可能布局在( )A. 东北方向 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答案】14. B 15. D【解析】【14题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城市地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动量的比值,它是一个比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