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22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353948987
  • 上传时间:2023-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8.62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己保管好第I卷 (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儿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

      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材料二:“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在《中庸》中,儒家德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论语·八佾》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天的侍奉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天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天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天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材料三:“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燕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中虽然记录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其实孔子在传述文化遗产的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东西,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B. “述而不作”中的“述”内涵非常丰富,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含义所取代C. 在儒家经典著作《中庸》一书中,认为“孝”应包括“善述人之事也”,也就是说,“述而不作”中的“述”与“孝”是统一的,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D. “述而不作”的信条,后来成为儒学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这一传统一直影响到后来的科举考试,并且命题答案均以四书五经为限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位教育家,孔子期望把学生培养成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认为从事“孝”的活动是对天道的传承B. 孔子认为,儿子出生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的时长服丧以表感恩,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C. “孝”在儒家思想学说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孔子看来,“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

      D. 孔子、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都将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因做哲学的方法不同,对“孝”的理解也有差异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 “上天为每个人灵魂提供了选择机会:或是拥有真理,或是得到安宁你可以任选其一,但不能兼而有之B. “倘若没有天地,哪里会有人类生存发展的空间因此,敬天祈福正是对天地自然献上的一份崇高敬意C.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D.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 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答案】1. D 2. B 3. C 4. 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③论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 5. ①“述而不作”有其积极的一面,孔子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对文化经典的传承以及要求学生熟背文化经典都是值得提倡和继承的;②但教学中偏重继承,限制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和创新精神,又有局限性。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信息的能力A.“后孔子时代的儒学都长期传承并发展着这种精神”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一第二段原文说“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可见并非“都”“发展”B.“‘述而不作’中的‘述’……,在古代辞书中解释为‘循’,但在现代汉语中这一含义被……含义所取代”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二开头一段原文中的表述是“‘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等等”,选项把文中“可以理解为”偷换成“被……所取代”C.“这种理解恰好切合孔子的观点”错误,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二段说“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态,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可见,原文只是说“述”表达了“孝”的德性,但这句话并不包含这两者“统一”的意思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

      B.“于是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误,曲解文意原文表述为“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可见“三年之丧”是古代礼制,早于孔子,只是孔子对这一礼制作出了相应的解释,并非是他提出来的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论点论据的能力由材料二可知,材料主要是就孔子的“孝”展开论述的,论述的中心就是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A.说的是“真理”和“安宁”必须选择一个B.表达对天地自然的敬畏C.“‘孝’不仅限于父母,也体现在对历史的传承和对文化传统的延续”符合材料二观点D.只是就孝顺父母宗亲而言的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论证方法上,(1)引证法:大量引用古典书籍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孔子的言论,如“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等,丰富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可信度2)类比论证法:“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定义殊途同归”运用类比论证,让论证深刻,说理透彻3)举例论证:列举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事例,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也有所表述论点论据上,材料二主要是就孔子的“孝”展开论述的,论述的中心就是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由“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等可知,文本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

      结构上,文本先阐释“述”的内涵,然后指出“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接着说“孔子践履‘孝’这种德行的对象是天”,再与柏拉图等进行类比,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入,逻辑严密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提出见解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然后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次,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题干为“对影响两千年之久的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你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解答本题主要看材料三的内容从材料三第一段中总结出第一点,积极方面的作用是:“‘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本功”从材料三第二和三两段总结出消极方面的内容: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湖南省四大名校“一起考”大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二)语文(原卷版).doc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 Word版无答案.docx 北京市石景山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Word版无答案.docx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Word版含解析.docx 贵州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原卷版).docx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Word版含解析.docx 浙江省温州新力量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速递精校Word版2023年全国乙卷英语真题(原卷版).docx 2023届四川省盐亭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地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贵州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卷.docx 贵州省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调研测试地理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题Word版无答案.docx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Word版.docx 天津市河北区2023届高三二模数学Word版含解析.docx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Word版.docx 贵州省2021-2022学年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解析版).docx 陕西省延安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Word版无答案.docx 贵州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