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崇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12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崇寿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CO2辅助的Na-CO2电池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电容量大,能有效利用CO2,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放电时,ClO4-向b极移动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C. 充电时,阴极反应为:Na++e-====NaD. 充电时,电路中每转移4mol电子,可释放67.2LCO2参考答案:DA.放电时,b为负极,阴离子ClO4-向b极移动,故A正确;B.放电时是原电池电池,正极是CO2的电子,转化为C,正极反应为:3CO2+4e-====2CO32-+C,故B正确;C.充电时是电解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 Na++e-====Na,故C正确;D.充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O32-+C-4e-=3CO2,每转移4mol电子,有3molCO2生成,未知温度、压强,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D2. 下列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O2、I2、Hg B.CO2、KCl、SiO2C.Na、K、Rb D.SiC、NaCl、SO2 参考答案:答案:B3.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子式 B.NH4Cl的电子式: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3s23p4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参考答案:B略4. 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的质量增加,b极板上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下列符合此现象的是 参考答案:略5. 下列仪器中:①启普发生器②分液漏斗③滴定管④容量瓶⑤洗气瓶⑥胶头滴管,在使用前需要检验是否漏水的是 ( ) A.①②⑥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④⑤⑥参考答案:C略6. 现有常温时pH=1的硫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热 B.加入100 mL的水进行稀释C.加入90/11mL 0. 1 mol·L-1的NaOH溶液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盐酸参考答案:C7. 下列有关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B. 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O2时,需水和CO2的质量相等 C. Na2O2与SO2的漂白原理相同 D.与H2O、CO2反应产生等量O2时,消耗等量的Na2O2参考答案:D略8.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05 mol熔融的NaHSO4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0.10NAB.25℃,pH=12的1 L氨水中含有的OH-数为0.01NAC.11.2 L乙烯、乙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AD.5.6 g Fe和足量盐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参考答案:B略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 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乙烷和3-乙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 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参考答案:D略10. 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O2、O3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O2比O3的质量小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氧原子数目相等参考答案:A1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用醋酸溶液除水垢:CaCO3+2H+==Ca2++H2O+CO2↑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12:Fe2++2Br一+C12==Fe3++Br2+2C1一C.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H)4]一+CO2==Al(OH)3↓+HCO3一D.向Ba(OH)2溶液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H++SO+Ba2++OH一==BaSO4↓+H2O参考答案:C解析:A.醋酸是弱电解质,不能拆写成离子符合,错误; B.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12:2Fe2++4Br一+3C12==2Fe3++2Br2+6C1一,错误;C.向Na[Al(OH)4]溶液中通入过量CO2:[Al(OH)4]一+CO2==Al(OH)3↓+HCO3一,正确;D.向Ba(OH)2溶液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2H++SO+Ba2++2OH一==BaSO4↓+2H2O,错误。
1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B.S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C.难失电子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D.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一种元素被氧化,肯定有另一种元素被还原参考答案:A略13. t℃时,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增大 ,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增大压强,W(g)质量分数增加C.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AC14. 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Mg2+、Fe3+、Al3+、SO42﹣、CO32﹣等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Mg2+、Al3+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Na+C.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D.反应最后形成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参考答案:C【分析】A、根据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的图象来确定存在的离子;B、根据电荷守恒结合A选项的内容来确定存在的离子;C、根据消耗氢氧化钠的量和生成沉淀的量来确定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多少;D、根据溶液中离子之间的反应来确定含有的溶质.【解答】解:A、根据图象第一段,沉淀不是马上出现,可知一定有氢离子,酸碱中和反应是一切反应的优先反应,生成沉淀在后面溶解一部分,一定有铝离子,根据第三段,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不产生沉淀,证明是铵根离子,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一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三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三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所以一定含有三价铁离子,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和镁离子,即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Fe3+、Al3+,故A错误;B、根据A的推断,解题图象第二段和最后剩余沉淀的量,可以知道氢氧化铝的沉淀量和另一沉淀的量是相等的,即一定是三价铁离子,一定不含有镁离子,所以含有的阳离子是H+、NH4+、Fe3+、Al3+,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溶液中需要正、负离子,故一定有阴离子SO42﹣,不能确定钠离子是否存在,故B错误;C、根据坐标得生成沉淀用了6体积的氢氧化钠,其中氢氧化铝溶解用了1体积的氢氧化钠,所以形成氢氧化铝用了3体积的氢氧化钠,还有3体积的氢氧化钠一定是被三价铁离子消耗,原溶液中含有的Fe3+和Al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C正确;D、加入NaOH溶液,钠离子实际不参加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钠离子一定存在,最后溶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2SO4和偏铝酸钠,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一道有关离子检验的综合知识题目,考查角度很广,难度较大.15.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首次成功地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约0.17秒。
你认为下列说法不对的是A.理论测算 500克反物质能量超过氢弹B.反氢原子由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负质子组成C.反氢原子由一个正电子和一个质子组成D.反氢原子与氢原子相遇将湮灭参考答案:C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C的阴离子相同,D、E的阳离子相同 ③用石墨电极电解A的溶液,阳极有无色气体产生,阴极有红色物质生成 ④C溶液与D溶液反应能生成一种白色沉淀和一种气体,且此沉淀可溶于B的溶液,此气体通入E的溶液中可产生另一种白色沉淀请根据以上事实填空:⑴写出B、C、E的化学式: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_⑵D溶液的pH>7,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写出C溶液与D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若用石墨电极电解400mL 1.0 mo1·L—1 A的溶液,当阳极有2.24 L气体(标准状况)产生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设溶液的体积不变) 参考答案: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其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有如下四种关系①C (Cl-)>C (NH4+)>C (H+)>C (OH-) ②C (Cl-)>C (NH4+)>C (OH-)>C (H+)③C (NH4+)>C (Cl-)>C (OH-)>C (H+) ④C (Cl-)>C (H+)>C (NH4+)>C (OH-)填写下列空白(1)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是______________上述四种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2)若上述关系中③是正确的,则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 若上述关系中④是正确的,则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3)若该溶液是体积相等的浓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是中性,则混合前C (HCl) C (NH3·H2O)(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混合前酸中C (H+)和碱中C (OH-)的关系C (H+) C (OH-)参考答案: (1)NH4Cl ,①;(2)NH4Cl 和NH3·H2O(过量), NH4Cl 和HCl(过量)(3)小于 ,大于 (1分×6)18. 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常温下燃烧7.8g乙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389.5kJ的热量,写出乙炔燃烧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