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上图书馆》(教学设计 方方面面要素全覆盖)高一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羟羟
  • 文档编号:341726631
  • 上传时间:2022-1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5.55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上图书馆》教学设计学习提示①这篇课文是王佐良的一篇随笔在这篇随笔里,回忆了他年轻时求学阶段上不同图书馆的几次经历,记叙了当时的氛围,道出了独有的乐趣和体验全文题旨相对集中,题材也较单一,但整个过程写得跌宕起伏,至于稍加点染的数笔描写,也有尺幅千里之致,值得我们来细细品读②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找到作者笔下的几个经历,体会其对于图书馆的礼赞,感受作者对知识的崇敬之情同时,要注意体会文中引用莎士比亚戏剧台词的目的和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读完这篇文章,更需要我们联系自己的读书生活,思考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2.梳理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3.品味重点词句,赏析细节描写重难点4.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所体现出对知识的崇敬之情,从而思考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体会作者对图书馆的礼赞,从而思考阅读之于人生的意义课堂环节情景导入静下心来,沉浸到一本书中去,想象着一个地方,憧憬着一片幻海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曼妙感觉,曾带领着我们前往一个庄重、淡雅的地方—图书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王佐良的视角,看一看他的“图书馆之旅”u 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佐良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2.了解写作背景王佐良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莎学评论家,是国际上最著名的英国文学研究专家之一在创作和翻译过程中,王先生需要博览群书本文就是王先生在回忆自己成长路上的上图书馆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3.关于“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我国的图书馆历史悠久,只是起初并不称作“图书馆”,而是称为“府”“阁”“观”“台”“殿”“院”“堂”“斋”“楼”罢了如西周的盟府,两汉的石渠阁、东观和兰台,隋朝的观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库全书七阁,等等4.了解“随笔”随笔是散文的一种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严谨,因此,富有“理趣”是其突出特色。

      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说理,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物进行综合议论,且不受字数限制5.文学常识西蒙·德波伏娃(1908年1月9日—1986年4月14日),法国存在主义作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08年生于巴黎,1929年获巴黎大学哲学学位,并通过法国哲学教师资格考试1945年与让保罗·萨特、莫里斯·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1954年凭小说《名士风流》获龚古尔文学奖罗伯特·斯蒂文森(1850—1894),苏格兰随笔作家、诗人、小说家、游记作家、新浪漫主义代表斯蒂文森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早年就读于爱丁堡大学他从学生时代起就酷爱文学,一生多病,但有旺盛的创作力斯蒂文森的作品题材繁多,构思精巧,其探险小说和惊险小说更是富于独创性和戏剧性力量代表作有《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等,斯蒂文森亦以之在读者中获得巨大声望对他的诗人身份,一般读者并不了解他逝世以后,长期被认为只是一位模仿他人风格的散文作家和儿童读物及通俗读物作家,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被有识者推崇为具有独创性和才能的作家。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6.解题“上图书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上”是“去”“到”的意思表明文章所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和感受u 环节二:初读感悟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音讯(xùn) 苍穹(qióng) 白炽灯(chì) 间隙(jiàn) 吟啸(xiào)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豁然开朗:原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现形容突然明白某件事牵强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加以比附任务活动 整体把握,理清结构任务说明:文章的结构,是文章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外部形式的统一文章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组成的中心意思是文章的“灵魂”,要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要丰富,并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文章的“骨架”,是谋篇布局的手段,是运用材料反映中心思想的方法思考1:划分层次第一部分(1—3)引用名言,引出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8)回忆上图书馆之乐,中学阶段上“公书林”,大学阶段上清华图书馆 ,留学期间上包德林图书馆第三部分(9--10)引用台词,赞美图书馆思考2:文中主要记述了几个图书馆? 明确 文中主要记述了四个图书馆,分别是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思考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请明确并简述理由明确 时间顺序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这个过程就有时间的先后u 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 品读内涵,把握主题任务说明:语言是作者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外在载体,不仅在形式上会有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在内涵上往往也是多重的,既有比较浅白的字面意思,还有寄寓其中的深刻内涵主题则是指文艺作品中或者社会活动等所要表现的中心思想,泛指主要内容把握主题要结合主要内容、时代背景以及人物、情节等内容,加以总结思考1:文章开篇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思考2: “公书林”有什么特点?交代这些有什么作用?作者在“公书林”图书馆有哪些收获?明确 特点:有丰富的中英文藏书,而且全部开架,允许学生随便阅览;房子宽敞,舒服,环境优雅。

      作用:突出“公书林”给作者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公书林”的喜爱及怀念,为下文写作者在这里的收获做铺垫收获:①激发了作者阅读英文小说、探求外面世界的好奇心②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习惯,也从旁学到了一些英文知识思考3:作者为什么要详细描写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明确 作者详细描写了清华大学图书馆,写到了它的外表、门厅、书库、阅览室、高台灯等,是说作者对这个图书馆印象极为深刻,它带给作者很大的影响,给了作者很大的教益,是“我的解透教材一大恩师”,而且它的作用是其他事物不能比的,它带着作者进入了一个灿烂的新世界,给作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作者这样写,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图书馆强烈的热爱之情思考4: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联系创作背景,思考“真实的世界”指什么?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思考5: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思考6: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一方面表达对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建筑风格的赞美;另一方面表达对图书馆为人类做出的贡献的赞美,因为从图书馆里走出了像马克思这样的伟人。

      思考7:请根据文本内容梳理一下作者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和读书的感受与思考明确 王佐良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在上中学时,去学校的图书馆“公书林”翻阅英文小说,使作者养成了一个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在清华大学时,王佐良去清华图书馆读书,读到了很多外国论著,使作者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王佐良去包德林图书馆和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读书,纵情阅读使他心境豁然开朗,并领悟到人类对理性的创造性思考8:作者写自己上图书馆之乐,感情基调是愉悦的可是,作者却选择自己在牛津大学包德林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情景来写,思考其缘由并分析随笔写法的灵活性明确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随笔,作者主要选择自己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入文,真实展示了图书馆在自己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虽然在国家动乱、亲人音信全无处境下苦读的心情有些压抑,但这段图书馆学习的经历却意义重大,结局很是圆满正是在图书馆里“一灯如豆”下的苦读,才换来了优异的成绩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报后的喜悦,是拨开阴霾见日月的惊喜,是不再为家国忧虑的释怀,是在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的轻松与喜悦。

      相比较收获时的快乐,先前受那点苦又有什么呢?因此,从整体看,这一段苦读生活,更能表现上图书馆的结局之乐从写法方面来说,体现了随笔写法的灵活性总结本文以时间为线索,分别写了作者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留学期间上图书馆的经历及品味到的乐趣,展示了图书馆在其学习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写出了读书在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升教养等方面的作用任务活动二 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一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法² 活动:鉴赏语言①但是仅仅摸着那些书,看着它们的封面、目录和插图之类也使我高兴明确 “仅仅”一词表明我的英文程度确实有限,但我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兴趣却是浓厚的一个中学生想“占有”知识的欲望呼之欲出,显示出作者看到摸到这些图书时的欣喜②果然在“公书林”里找到了书架上一排斯蒂文的书,拿下来翻了几本,虽然只记得了它们的书名,那个下午却消磨得很愉快明确 “果然”,因为好奇心而去寻找,因为找到了倍感欣喜!和名人相遇的喜悦,虽然用了“消磨”一词,但那是多么美妙的时光!傅首尔“爱就是和相爱的人在一起,做好多好多无聊的事情。

      对于作者来说,“爱就是和所爱的书籍在一起,哪怕暂时读不懂它③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明确 把图书馆比作自己的恩师,可见作者对图书馆的深情王佐良的恩师有俞平伯、叶公超、钱钟书等等,可见图书馆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神气”一词带有孩子气的口吻,一种自豪之感④“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进入到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明确 知识的光,知识阅读让他感动,启发他思考走向一个未知的、开阔的、理性的新世界王佐良在大二上学期参加全校英语演说比赛,获得第一名,演讲的题目是《文学能使生活美好》大二美国刚出版的《乱世佳人》,借到此书后如获至宝,废寝忘食地读完任务活动三 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二次根式-思维导图.pdf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分式-思维导图.pdf 人教新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7.2 投影与视图.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4.3 全等三角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2.2 分式方程.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微专题 第二章 结合传统数学文化考查一次方程(组)的实际应用.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考点知识梳理 2.2 分式方程.ppt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8.1 统计.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5.2 第3课时 正方形.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6.3 与圆有关的计算.docx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习题:1.4 二次根式.doc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平均数3-北京版 (共15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鸡兔同笼人教新课标(共20 张ppt).pptx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2课时常见的数量关系|苏教版|苏教版 (共9张PPT).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六单元 运算律 第8课时 相遇问题|苏教版 (共8张PPT).ppt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梳理 3.4 第2课时 二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