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演变及思考.ppt

15页
  • 卖家[上传人]:j****9
  • 文档编号:54855474
  • 上传时间:2018-09-2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演变及思考,雷 庆 宋中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010-82316135 E-mail: leiqing@,2,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演变及思考,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关键是解决分类的依据问题,也就是分类维度的选取和具体指标的设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是高校分类研究中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也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论问题3,一、高校分类指标体系概况,(一)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指标体系的演变 自1970年创立以来,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分别于1976年、1987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对其高等学校分类法进行了五次修订 2005年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最重要的变化是由系列分类取代了原有的单一分类,既包括与以往类似的基本分类,又新增了五种新的分类模式基本分类是按照所授学位的层次及数量,将高等院校分为副学士学位授予学院、博士学位授予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学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学院、专业主导机构、部落学院6种基本类型后5种新增的模式,分别是从本科生教学计划、研究生教学计划、在校生结构、本科生特征、规模与设置五个层面进行分类4,(二)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主要介绍近年来进行的几项关于高等学校分类的较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大都根据具体指标和数据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具体建议。

      5,(二)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1.陈厚丰的分类 陈厚丰曾先后两次提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不同方案 2004年,他提出了进行高等学校分类的五项依据:经费来源、办学导向、高等教育三大社会职能的产出比重、学科(专业)覆盖面、招生和服务面向然后根据这五项依据,对中国的高等学校进行类型和层次划分分三次进行类型的划分,第一次划分以办学经费来源为依据,从横向上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两个一级类别 2008年他尝试从培养目标及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成份、教师队伍、经济(地理)区域、宏观管理等八个维度,设计了中国高校的分类标准及指标体系其中,在培养目标中选取人才培养类型(学术研究型、专业应用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为指标, 将中国高等学校划分为学科类高校、专业类高校、职业类高校三个一级类别6,(二)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2.马陆亭的分类 在《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一书中,提出以学术水平作为高校的层次分类标准,并具体分解为博士学位授予数、科研经费获取数、硕士学位授予数、国外及全国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四个指标 提出运用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一维按层次沿着“教学型学院——研究型大学”的框架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本科教学型学院、专科教学型学院,可以看出其分类维度是高等学校中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占的比重;另一维按类型沿着“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学术型人才培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学校,可以看出其分类维度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

      7,(二)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3.刘少雪、刘念才的分类 主要借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大学分类体系,从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职能维度,具体采用不同层次的学生数量、最高层次学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主要科研成果产出和政府资助的研究经费四个指标,建立了我国普通高校的分类标准,将我国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大学、博士型大学、硕士型大学、本科型大学/学院和专科型/高职院校五类8,(二)我国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设计,4.戚业国、杜瑛的分类 以高等教育职能的分化为理论依据,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政府的目标定位、办学条件这四个一级指标和更具体的相关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出发建立了系列的分类方案,其中把我国高等学校分为博士/研究型大学、硕士型大学、学士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四个一级类型9,二、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一)高等学校分类的思想基础从偏重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向重视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发展的趋势 2005年版的基本分类按招生人数将副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排在首位,并对这一庞大而重要的群体进行了细分,以体现对它的重视程度;同时,在对类的定义与类名的使用上也斟酌再三,甚至不再使用“研究型大学”的概念,直接以“博士授予型大学”(Doctorate-granting Universities)作为类名。

      这种淡化原有分类体系过分强调研究而忽视大学其他功能的作法,使分类体系能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马陆亭继提出高等学校按学术水平分层的观点以后又提出,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以及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借鉴国外高等学校的分类特点,应该运用层次和类型两个分析框架构建高等学校分类体系,也体现出了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思想和理念正从偏重高等教育的学术价值向重视满足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的转变10,二、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二)高等学校分类标准从单一向多元发展的趋势 所谓多元,就是在同一个分类体系中有着多维的不同分类标准从各种不同维度所做的分类其实是平行的分类,彼此之间并不矛盾,而是各有各的功能,在对某一所高等学校进行类型分析时,这些不同的维度就可以统和在一起,更为全面地反映出这所学校的类型特征,使人们对每一类型乃至每一具体的高校的特色有更清晰的全面认识,保证高等学校的多样化发展11,二、高校分类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三)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将逐步体现选择性和互动性 2005年版卡内基高校分类体系正在尝试建立一个针对高等学校与社会(当地、州、国家、全球)的结合程度的分类其最大的创新之处是该分类并不囊括全部高校,而由高校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实行高校自愿参加的办法,由高校填写统一的自述报告,一个全国性的评审委员会负责审查这些报告。

      这样2005版卡内基分类体系又分为综合性分类体系和选择性分类体系两个部分12,三、对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思考,两个问题: 1.如何确定高等学校分类的一级指标,或者说最能表现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指标 2.如何确定高等学校分类的一级类型名称13,14,三、对高等学校分类指标体系的思考,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上述分类法都是以人才培养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所占的比重作为基本分类维度和一级分类类型名称的其中以人才培养作为基本分类的维度,又存在对人才培养的层次和类型的区分一般认为,人才培养的层次由所授予学位的层次和数量来体现,在类型命名上直接以所授予学位层次的高低来命名人才培养的类型一般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在类型命名上,直接以人才类型来命名在这三种可供选择的基本维度和相应的类型名称上,应该如何作出选择如果遵循高等学校分类指标应该是描述性的而不应该是带有评价倾向的原则,以及便于与国际比较的原则,是不是应该选择以人才培养的层次即授予学位的层次来作为基本分类维度并以此来命名一级分类类型名称?,15,,请批评指正!谢 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重点句子(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B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默写练习(汉译英+英译汉+音标写英汉)(附参考答案)(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说“木叶”》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2024—2025学年高一文言文特殊句式初探.pptx 语文《六国论》理解性默写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装在套子里的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与妻书》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数轴与绝对值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期中综合复习'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多项式运算'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展开图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2025年(新题型)初中数学(沪科版)七年级上册线段与角专项练习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可编辑】.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