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校高级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doc
5页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高2008级下学期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9月18 发出通知,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共涉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达到63%,按这些药品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据此回答1-2题1、药品降价的根本原因在于:A.生产药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通知C.生产药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供求关系的变化2、国家发改委调整药品价格,是属于国家宏观调控的: ①经济手段 ②法律手段 ③行政手段 ④道德手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3、稀有文物、名画、珍贵邮票一类的东西,一旦进入商品流通领域,只有人们的购买力能控制它们的价格上涨幅度,但其价格总是高于其价值下列对这种现象认识正确的有:①它们的价格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这种现象证明价值规律不是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 ③它们的价格上涨不会促使生产扩大和商品供应量增加 ④不能用商品交换中的特殊现象否定价值规律的普遍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
在这次购买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5、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A.社会福利 B.社会救济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6、古人云:“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无不变,风气无不移易这一古语对今天的商品生产经营者的启示是: ①把握市场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 ②在变化不定的市场中,要遵循市场变化的规律来调整经营策略 ③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市场经营策略 ④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7、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对企业的生存竞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成败的重要因素,有人称它为“开发企业的金钥匙”这是因为:A.信誉和形象好的企业经济效益一定高B.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C.企业的信誉和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上D.坚持正当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8、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中央政府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思路。
下列对工农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①工业直接决定着农业的技术水平 ②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④农业是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现实生活中,对于消费者来说,追求品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买电脑要买品牌机,买西装要到名牌店,连腰带扣、皮鞋油,也是越有名越好陌生的牌子,总让人买来不放心,用起来犯嘀咕据此回答9-10题:9、消费者追求品牌说明A.品牌商品的使用价值大 B.品牌商品的价值大C.品牌商品的质量好 D.品牌商品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10、对于企业来说,创造品牌①目的是追求高额垄断利润 ②能够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③能够顺利实现其商品价值 ④能够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必须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核心,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
据此回答11—12题 11、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A.能够增加农业的产量 B.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C.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D.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12、发展优质农业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是A.质量决定着效益,高质量意味着高效益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价值决定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影响价值 D.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13、某国社会总产值50000亿美元,其中已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上去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000亿美元,上缴国家税金20000亿美元,企业留利10000亿美元该国人口为1亿,那么,国民收入、职工工资总额、人均国民收入各是A.45000亿美元、10000亿美元、45000亿美元B.35000亿美元、5000 亿美元、35000美元C.50000亿美元、15000亿美元、50000美元D.30000亿美元、15000亿美元、30000美元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积累基金超过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就会导致生产资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如果如果积累基金小于了生产资料的增长,则会导致生产资料的积压,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据此回答14~17题14、上述经济现象要求 A、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必须与物质资料价格增长相一致;B、消费基金必须同全社会的消费资料数量在形态上相一致;C、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D、积累基金必须同社会增加的生产资料相一致15、如果消费资料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相对稳定,则会出现 A、消费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 B、生产资料出现积压,减缓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C、消费品积压,企业再生产受到影响; D、对个人有利,对企业不利16、处理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基本要求是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积累部分和消费部分都应有所增长 ②积累和消费具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 ③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必须同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一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据此回答5—8题:17、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中央和各省级财政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补助的资金属于①积累基金 ②消费基金 ③财政收入 ④财政支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8、“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行经济监督 D.巩固国家政权19、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为各级政府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说明A.财政应保持大量节余 B.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目的C.合理的财政支出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D.财政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物质保证20、2006年,我国全面取消农业税,这是我国自有“皇粮国税”以来两千年历史从未有过的大变局这一举措在于A.取消对农村经济的监督 B.淡化税收对农村经济的调节作用C.减轻农民的负担 D.解除计划经济对农业发展的束缚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48分)21、图表:1996年-----2004年湖北省农民人均年收入统计表(单位:元)年份人均纯收入增长额19961863.6219972102.20238.5819982172.2470.0419992217.0844.8420002268.5051.4220012352.1683.6620022444.0691.9020032566.76122.7020042900330材料一:2004年,湖北省政府对种粮农民免收农业税的同时,给种粮农民每亩地补贴30元。
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东西湖荷包湖农场,刘金良弃藕种水稻,纯收入超过10万元在刘金良背后,荆楚大地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都有所增长,湖北农业出现全面恢复甚至创出新高的局面材料二:大冶县政府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将“工业基因”灌入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流通和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业经营的标准化、工厂化、品牌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告别家庭作坊式生产,走上工业化平台,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10分)(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2)上述材料说明,增加农民收入主要依靠什么8分)22、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4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3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2小时劳动时间,三只茶杯同时在同一市场上出售1)哪只茶杯的价值最大?为什么?(3分)(2)哪个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有利的地位,为什么?(3分)(3)哪个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最不利的地位?他应怎样改变自己的不利地位?(3分)23、在国民收入的分配过程中,有人提出要一方面 “把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要“把蛋糕切好”谈谈你对做好这两方面工作的认识?(12分)24.十六届五中全会公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
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税收和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9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合计60分)12345678910ACCBCABCCD11121314151617181920CBBCCDDBD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40分)21、(合计10分)答 :(1)农民收入逐年增长,2004年增长幅度最大2分)(2)第一、依靠国家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或补贴),减轻农民负担(或减免农业税) (4分)第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4分)22、(合计9分)答: (1)三个茶杯的价值量一样大因为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3分)(2)丙处于最有利地位因为他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最少3分)(3)甲处于最不利的地位应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时间3分)23、(12分)答:第一、“把蛋糕做大”反映的是经济生活中,通过发展生产,增加国民收入的总量,增加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其根本途径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 广泛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把蛋糕切好”反映的是: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①、在生产发展、国民收入增加的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