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丰溪镇中学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22页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2.如图,在中,,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已知的周长为14,,则的值为( )A.14 B.6 C.8 D.203.如图,是等边三角形,是中线,延长到点,使,连结,下面给出的四个结论:①,②平分,③,④,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个 C.3个 D.4个4.如图,将矩形纸片 ABCD 折叠,AE、EF 为折痕,点 C 落在 AD 边上的 G 处, 并且点 B 落在 EG 边的 H 处,若 AB=,∠BAE=30°,则 BC 边的长为( )A.3 B.4 C.5 D.65.如果分式的值为0,则x的值是A.1 B.0 C.-1 D.±16.如图所示,△ABD≌△CDB,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ABD和△CDB的面积相等 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C.∠A+∠ABD=∠C+∠CBD D.AD∥BC,且AD=BC7.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对顶角不一定相等 B.等腰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8.如图,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顶点在的斜边上,若,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A.6 B.9 C.12 D.149.如图,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BC于点D,E.若△ABC的周长为22,BE=4,则△ABD的周长为( )A.14 B.18 C.20 D.2610.下列因式分解中:①;②;③;④;正确的个数为( )A.个 B.个 C.个 D.个11.如图所示,△ABP与△CDP是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且PA⊥PD,有下列四个结论:①∠PBC=15°,②AD∥BC,③PC⊥AB,④四边形ABCD是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已知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108°,则这个多边形是( )A.五边形 B.七边形 C.九边形 D.不能确定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C中,∠C=90°,∠B=30°,以A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AC于点M和N,再分别以M、N为圆心,大于MN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连结AP并延长交BC于点D,若CD=3,则AB=______________.14.某单位定期对员工按照专业能力、工作业绩、考勤情况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满分100分),三者权重之比为,小明经过考核后三项分数分别为90分,86分,83分,则小明的最后得分为_________分.15.不等式组的解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6.如图,在中,是边上一点,且在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则 _________.17.如图,在等边中,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则______18.已知,(为正整数),则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垫球是排球队常规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图表中的数据是运动员甲、乙、丙三人每人10次垫球测试的成绩,测试规则为每次连续接球10个,每垫球到位1个记1分,已知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都是1.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统计表测试序号12345618910成绩(分)16816868(1)填空:______;______.(2)要从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位垫球较为稳定的接球能手,你认为选谁更合适?为什么?20.(8分)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是BC的中点,点E、F分别是边AB、AC(含线段AB、AC的端点)上的动点,且∠EDF=120°,小明和小慧对这个图形展开如下研究:问题初探:(1)如图1,小明发现:当∠DEB=90°时,BE+CF=nAB,则n的值为______;问题再探:(2)如图2,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小慧发现两个有趣的结论:①DE始终等于DF;②BE与CF的和始终不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结论加以证明.成果运用(3)若边长AB=4,在点E、F的运动过程中,记四边形DEAF的周长为L,L=DE+EA+AF+FD,则周长L的变化范围是______.21.(8分)如图,△ABC中,∠ACB=90°,D为AB上一点,过D点作AB垂线,交AC于E,交BC的延长线于F.(1)∠1与∠B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2)若BC=BD,请你探索AB与FB的数量关系,并且说明理由.22.(10分)如图,在等腰中,,点段上运动(不与重合),连结,作,交线段于点. (1)当时,= °;点从点向点运动时,逐渐变 (填“大”或“小”);(2)当等于多少时,,请说明理由;(3)在点的运动过程中,的形状也在改变,判断当等于多少度时,是等腰三角形.23.(10分)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验证:.,验证:.(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猜想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为自然数,且)表示的等式,并进行验证;(3)用(为任意自然数,且)写出三次根式的类似规律,并进行验证.24.(10分)计算:(1)(2a)3×b4÷12a3b2(2)(23)25.(12分)已知5a+2的立方根是3,3a+b-1的算术平方根是4,c是的整数部分. (1)求a,b,c的值;(2)求3a-b+c的平方根.26.如图,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2),,.(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2)在轴上画出点,使最小.并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对各选项判断即可.【详解】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A、B、C均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D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对称轴从而判段是否是轴对称图形.2、C【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然后根据的周长为,可得,再由可得,即.【详解】解:边垂直平分线又的周长=,即.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时,先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求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周长互相代换,即可其解.3、D【分析】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又BD是AC上的中线,所以有:AD=CD,∠ADB=∠CDB=90°(①正确),且∠ABD=∠CBD=30°(②正确),∠ACB=∠CDE+∠DEC=60°,又CD=CE,可得∠CDE=∠DEC=30°,所以就有,∠CBD=∠DEC,即DB=DE(③正确),∠BDE=∠CDB+∠CDE=120°(④正确);由此得出答案解决问题.【详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上的中线,∴∠ADB=∠CDB=90°,BD平分∠ABC;∴BD⊥AC;∵∠ACB=∠CDE+∠DEC=60°,又CD=CE,∴∠CDE=∠DEC=30°,∴∠CBD=∠DEC,∴DB=DE.∠BDE=∠CDB+∠CDE=120°所以这四项都是正确的.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注意三线合一这一性质的理解与运用.4、A【解析】利用三角函数求出直角三角形各边长度,再证明△AEC1和△CC1E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BC长度。
详解】解:连接CC1,如下图所示∵在Rt△ABE中,∠BAE=30,AB=∴BE=AB×tan30°=1,AE=2,∴∠AEB1=∠AEB=60°由AD∥BC,得∠C1AE=∠AEB=60°∴△AEC1为等边三角形,∴△CC1E也为等边三角形,∴EC=EC1=AE=2∴BC= BE+EC=3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点睛】本题考查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属于简单题,关键会用直角三角函数求解直角边长5、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式分子为0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分式的值为0,则必须.故选A.6、C【分析】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ABD≌△CDB,∴△ABD和△CDB的面积相等,故本选项错误;B、∵△ABD≌△CDB,∴△ABD和△CDB的周长相等,故本选项错误;C、∵△ABD≌△CDB,∴∠A=∠C,∠ABD=∠CDB,∴∠A+∠ABD=∠C+∠CDB≠∠C+∠CBD,故本选项正确;D、∵△ABD≌△CDB,∴AD=BC,∠ADB=∠CBD,∴AD∥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利用对顶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详解】解:A、对顶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B、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故错误,是假命题;C、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错误,是假命题;D、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故正确,是真命题.故选:D.【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对顶角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难度不大.8、C【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证明图中空白的三个小三角形相似,即,根据,求出AF的值,再求出BF的值,由于△ACF与△ABC同高,故面积之比等于边长之比,最后根据AF与BF的关系,得出△ACF与△ABC的面积之比,由于△ABC的面积可求,故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根据题意,补全图形如下:图中由于和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可得出如下关系:,由此可得,继而得到,令,则,根据勾股定理,得出:那么,解出,由于△ACF与△ABC同高,故面积之比等于边长之比,则故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2.【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先证明三个三角形相似,得出对应边的关系,最后根据已知条件算出边长,得出阴影部分面积与已知三角形面积之比,故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9、A【分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B=DC,BC=2BE=8,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计算即可.【详解】∵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DB=DC,BC=2BE=8,∵△ABC的周长为22,∴AB+BC+AC=22,∴AB+AC=14,∴△ABD的周长=AD+BD+AB=AD+CD+AB=AB+AC=14,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掌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0、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方法逐个判断即可.【详解】解:①,故①错误;②,故②错误;③,正确,④,故④错误,所以正确的只有③,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判断因式分解是否正确,掌握因式分解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1、D【分析】根据周角的定义先求出∠BPC的度数,再根据对称性得到△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