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陕西11-12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9447238
  • 上传时间:2017-11-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37.08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陕西宝鸡中学2011—2012 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命题人 王彩娟说明:1、本试题共分 I、II 两卷,第 I 卷的答案要按 A、B 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 I 卷不交2、全卷共二大题 43 小题,满分 110 分,60 分钟完卷第Ⅰ卷(共 8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A.促使井田制的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的兴起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3.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4.中国是世上最早使用煤的国家,人们开始使用煤作燃料是在A.汉代 B.北宋 C.南朝末年 D.明朝5.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 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 。

      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策 C.禁止经商的政策 D.反腐倡廉的政策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的时代,两者的主张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 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 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7.明清实行禁海政策,长期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是A.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不需要与外国交流 B.是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C.清政府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进行反清斗争 D.造船技术落后,不适应远洋航海8.唐朝诗人孟郊在《织妇辞 》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诗中反映了A.农业生产工具的革新与进步 B.男耕女织的农业经营方式C.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D.中国古代商业的繁荣 9. 雍正皇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清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闭关锁国 B.农工商并举 C.重商主义 D.重农抑商10. “一战”期间,我国近代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其中发展最快的行业是A.电力和水泥业 B.纺织和面粉业 C.机器制造业 D.化工和印刷业11.图 l 到图 2 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12. “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

      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13.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间的矛盾 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C.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D.减轻农民负担 14. 《 唐六典 》中记载:“ 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这说明①当时仍以日中开市 ②当时的市仍有时间限制 ③有专人负责管理市场 ④市坊不分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15. 1872 年 9 月 15 日, 《纽约时报》有一篇名为“清国留学生抵达旧金山 ”的报道与选派这批留学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16.李鸿章自称“一生风雨裱糊匠” ,他裱糊屋子叫 ;材料是: A.清朝封建统治 西方先进科技 B.清朝封建统治 君主立宪制度C.清朝封建统治 民主共和 D.清朝封建统治 火药、枪炮、养兵练兵之法17.右图为中国近代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部文字为“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

      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等材料中未能反映出的信息是A.轮船招商局是民用工业 B.轮船招商局业务范围较大C.轮船招商局资金雄厚D.发展航运业的目的在于逐利18.下表是中国纱厂 1915~1919 年的盈利指数,这组数据直接表明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A.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呈现发展的势头 B.中国纺织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C.轻工业产品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大量出口 D.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最大障碍19.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这一举措使得中国A.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B.取得了抗战的胜利C.解决了人民的生活保障问题 D.官僚资本迅速膨胀20. 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A.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 B.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 D.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21. l960 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

      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22. 之所以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主要是因为 A.会上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B.提出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目标C.做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D.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开放第一批经济特区23. 下列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B.适应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C.土地私有,自负盈亏 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24. 右图为刘少奇、邓小平、杨尚昆视察沈阳飞机制造厂时拍摄的相片该厂建成应在A.建国初期恢复发展经济时期B. “一五”计划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D. “文革”十年间25.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重要创举是A.自愿互利 B.农业合作社 C.赎买政策 D.公私合营26.下面关于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伟大成就,评述不正确的是 A.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D.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27.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 1958 年画的《跃!跃!跃!》 。

      它反映了 A.当时渔业高产丰收 B.渔业生态环境良好C.经济建设中“左” 的错误 D.当时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28.从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必须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迷信 B.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C.必须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D.必须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29.最近,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的观点,1978 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文化大革命”结束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 1979 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书写了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C.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3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①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②都明确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 ③都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④这两个会议有一定的继承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32. 1980 年,珠海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

      20 世纪 90 年代,珠海发展成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并获得联合国“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珠海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毗邻港澳 B.政策扶持 C.科技领先 D.资源丰富33.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③沿海开放区;④内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34.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计划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的会议是A.十四大 B.十四届三中全会 C.十五大 D.十六大35.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为A.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合作化、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比36.近代中国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是A.西方文化的冲击和渗透 B.中国民众主动学习西方 C.政府的提倡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宣传37.近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发生质的变革是由于A.中国传统工具的进一步改进 B.统治者鼓励发明创造的结果 C.西方近代化交通工具的引进 D.清政府主动引进外来文明成果的结果38.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A.北京电视台 B.广州电视台 C.上海电视台 D.南京电视台 39. 20 世纪后半期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A.印刷媒介 B.电波声像媒介 C.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体系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40.四大媒介包括报纸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

      人类社会发展与四大媒介发展的关系是A.四大媒介能为我们提供学习的资源 B.未来网络媒介会取代其他媒介 C.是传递信息、开启民智、舆论监督的功能的扩展 D.相互促进、相互融合 宝鸡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 2 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卷第 II 卷(共 30 分)二、非选择题( 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41. ( 10 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请回答:(1 )生产工具变化导致生产方式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材料一分析,小农经济的产生有哪些条件?(4 分)(2 )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经济结构有何特点? (4 分)(3 )据材料三分析 1952~1956 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2 分)42.( 10 分)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 19 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 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请回答:(1 )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兴办实业热潮,。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附同步解析.docx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师一学校2024_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考试卷.docx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同步解析.ppt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