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中老年粤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docx
6页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1共沐夕阳红 同唱黄昏颂——浅谈中老年粤曲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广州岭海老人大学粤曲班 谢宝玲老师内容提要:内容提要: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粤曲,兼收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是具有全球华人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被编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粤剧”,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粤曲不仅有其独特的唱腔,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更会对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终身教育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样的教育定义突破了狭义的大中小学学校教育,既没有年龄的限制,又没有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更注重灵活和对求学对象的适合性而老人粤曲班恰恰能满足了老人们对粤曲学习的各种需求,突破了平日学校学习的教条性,能让中老年人有平日消遣、打发时间的“工作”,所传授的知识又能随时随地地进行练习这都是很符合现在“终身教育”要求的粤曲班教学是广州岭海老年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中老年学员喜爱的、参加学习人数较多的课程本文就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吸引中老年学员走进行课堂,愉快地接受终生教育的课题进行了探讨,希冀能对中老年教学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一点有益经验。
关键词:关键词:十八大精神 终身教育 老年教学 粤曲教学 教学方法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21.前言前言党的“十八大”在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方面的论述中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为我国老年教育事业持续、科学的发展指明了道路而老年教育是终生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丰富生动、五彩缤纷的绚丽阶段老人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所喜爱的课程来学习,从而得到高尚情操的滋养和愉悦身心的快乐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摘,此物最相思 (唐.王维)”被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粤曲,兼收并蓄,不断丰富,不断创新,是具有全球华人影响力的优秀传统文化随着被编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粤剧”,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粤曲不仅有其独特的唱腔,也有丰富的文化积淀,更会对陶冶情操、提升素质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粤曲班教学是广州岭海老年大学的重要课程之一,也是中老年学员喜爱的、参加学习人数较多的课程一走进老年大学,耳边便会萦绕起悠扬悦耳的粤曲演唱声,彰显着校园的勃勃生机从舞台上的聚焦点到舞台下的悉心传教,40 多年的“粤剧”生涯,使我对粤剧粤曲的展示与传播多了一份专注和执着,从广州市艺术学校、广东省粤剧学校到岭海老人大学的教学经历,是我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记得刚接手岭海老人大学粤曲班教学的时候,由于原来拥有的都是青少年的教学经验,曾自然地复制粤剧学校的教学模式,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对学习的差异,故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3经过十年多老年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我已积累了的不少教学感悟,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此就粤曲班的中老年教学我谈几点体会,冀盼能得到各位同行的指教2.老人粤曲班的存在价老人粤曲班的存在价值值2.1 老人教育的老人教育的现现状状中国有句古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但似乎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而老人教育这一分支,却一直疏于关注社会上普遍认为,社会经验最丰富的老人们已经没有必要再通过学习知识来提升自我、继续奋斗了,而应该在家“享儿孙福”、 “颐养天年”当然,这与老人的学习能力也有关系相对于年轻一辈来说,老人的增值空间相对较少,因而社会上提供给老人的机会不多,重视学习的老人也随之减少正因为此,政府对年轻一辈的投入当然会比对老人的投入多对于老人教育的不够重视,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社会遗留问题逐渐下去,即使有老人想要有机会去学习也“求学无门”了2.2 终终身教育与老人粤曲班身教育与老人粤曲班终身教育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灵活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这样的教育定义突破了狭义的大中小学学校教育,既没有年龄的限制,又没有时间、地点、形式等的限制,更注重灵活和对求学对象的适合性。
中老年学员为什么要来学习唱曲?他们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只停留在听别人唱而跟着哼,还是想多了解这种源远流长的艺术?是为了多唱几首学会一些新曲消遣时日,还是有更高的期待?老人粤剧班满足了老人们对粤曲学习的各种需求,突破了平日学校学习的教条性,能让中老年人有平日消遣、打发时间的“工作”,所传授的知识又能随时随地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4地进行练习这都是很符合现在“终身教育”要求的2.3 老人粤曲班教学的定位老人粤曲班教学的定位我认为,中老年大学粤曲教学的目标定位非常重要,在十年多的中老年粤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大多数中老年学员希望在老年大学学习粤曲演唱能够得到科学的训练,真正掌握粤曲演唱技巧,提高粤曲演唱水平,实现自己年轻时没有条件和机会实现的愿望因此,中老年大学粤曲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能有气息支持,声音圆润,流畅,字音咬字准确,吐词清晰,有感情地演唱群众喜爱的曲目和有一定艺术技巧的曲目为了使学员不感到粤曲学习高深莫测,不在学习中产生畏难退缩情绪,而是在学习中得到享受,感到快乐,兴趣盎然地、持之以恒地学下去,逐步掌握粤剧演唱的知识和技能,我在中老年大学多年的粤曲班课堂教学实践中,十分注重中老年人学习粤曲的特点和诉求,摸索总结出一些适合中老年人学习粤曲的教学方法,正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感悟,对于粤曲老年教学,我认为可从几个方面着手。
3.老人粤曲班教学方法探究老人粤曲班教学方法探究为了有机地把中老年粤曲教学理论贯彻在日常的课堂实践中,我在广州岭海老人大学粤曲班的日常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方法进行授课,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3.1 因材施教、因材施教、认认真真备课备课鉴于中老年学员客观存在年龄、文化、健康状况以及对粤曲知识要求层面不同等方面的差异,我首先在教材上做好充分准备:1、把传统曲本上的工尺谱翻译成通俗易懂的简谱,并仔细标上呼吸符号、特殊演唱的处理记号及岭海老人大学粤曲班教材等标记重新打印,既对外宣传了岭海老人大学的规范教学,又使学员能更直观领悟曲目旋律的起伏行进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52、率先采用专业男老师与我预先录制示范教学录音辅助教学,免去平喉(男声)学员对女老师教唱引至男声女性化之忧,使学唱平喉(男声)的学员能直接感受男声的阳刚与浑厚,学有榜样,深受欢迎同学们都说:一个老师授课,两个老师教学超值!3、很多学员追求新曲,但唱新曲的名家和粤曲发烧友为了节省成本开支,只录制 CD 唱片,没卡拉 Ok 字幕画面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我每期的新曲教材都请专业人士重新编辑录制成岭海老人大学粤曲班 VCD 教材。
使同学们在聚会唱曲时,能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3.2 灵活教学、培养灵活教学、培养兴兴趣歌唱是人的本能,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在给中老年学员上课时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您喜欢粤曲吗,喜欢演唱粤曲吗?”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喜欢!”但大部分的学员都认为自己的嗓音条件不好,唱得不动听,心中缺乏应有的自信心,其实主要是中老年学员对粤曲演唱知识认知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关注他们的兴趣所在,鼓励学员放声演唱,努力让他们明白:虽然嗓音条件有差别,学习粤曲的时间有长有短,对粤曲知识的认识程度有不同,但只要经过认真努力的训练,都能在不同程度不上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学习运用正确的发声技巧、方法,练习气息、呼吸的控制,都会对演唱有莫大的帮助,使演唱更趋完美,把想唱的曲目唱的更动听,听上去可接近专业演唱水平的事是完全可能作到的相信学员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会越来越喜欢演唱,越来越了解粤曲演唱这门课程记得有几位七、八十岁的婆婆学员对我说:“老师,我们是来打发时间过日辰的,你对我们不用太认真 ”又有的学员讲:“老师,我唱了好多年的粤曲都感觉唱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6不好,你能否教些难度大些的曲目,好让我们多学习一些演唱技巧啦。
”面对不同要求的学员,我的体会是:照顾大多数,兼顾极少数既教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长曲,又选择一些轻松流畅的小曲作补充,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学习需求每教授一首新曲目,我都先向同学们讲述这首曲的历史和人物故事,让其对所学曲目的内容有一个形象的把握,引导他们的学习欲望根据中老年人记忆力偏弱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形象的比喻、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授课,课堂上说、听、动相结合,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互动性,让学员加深对所学曲目的理解,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其带着冀盼、怀着兴奋感来上课,视课堂为乐园在学员学习曲目的过程中,我穿插讲解粤曲板式结构、调式特征、行腔吐字等粤曲演唱基础知识,让学员们能比较准确地体会演唱的正确方法,使学员掌握理论于无形,不知不觉中又使老师把应该施教的理论化、系统化知识溶于流畅的唱腔应用与实践学习中,有机地实践老师的教学目的,令学员们感到课堂学有所得,有一种满载收获的愉悦感觉事实证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训练后,学员们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会时常的咨询问题,并且希望老师能多解答疑难同时在课堂上,原来不敢独唱的学员到后来都会争取要求自己独唱,希望得到老师的这种浓郁的学习气氛使我在粤曲演唱教学中很受鼓舞。
3.3 搭建平台,激搭建平台,激发发信心老人大学,顾名思义是老年人学习知识、充实生活的大舞台学员们除了以获得知识为主要取向外,其中更多的学员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为拓宽同学们的艺术视野和提高艺术欣赏力,我尽力联系省、市粤剧院争取为学员分期分批免费观摩《杨门女将》、 《花月影》、 《广府华彩》、 《刑场上的婚礼》、 《青春作伴》、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7《碉楼》等大型粤剧演出,充分利用期中、期未汇报演出的平台,让每位学员都有展示自我的表演机会,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艺术活动,多位同学参加了2010 年广州市振兴粤剧“长者杯”粤曲大赛并获名次;我还组织部分同学参加了广州市海珠区政协 2011 年新春大团拜演出及社区文化广场、养老院敬老慰问等演出,2012 年 11 月 “第六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期间我还组织了部份学员以“岭海粤韵艺苑”的名义参加其中的“海内外社团大联展”演出,获得了“粤剧节”组委会和海内外观众的广泛赞扬,并颁发参演证书,让同学们在积极的实践学习中,提高自信心和学习粤曲的成就感,在平淡的生活中,活出不一样的精彩同时,我还引荐多位同学加入了广州市荔湾区曲艺家协会,让他们与其他社团的曲友有更多的交流、切磋、学习机会,在每年“曲协”春茗团拜热烈、浓郁的艺术气氛中,我们的学员都感受到“回娘家”的兴奋和感动。
3.4 互敬互重、亦互敬互重、亦师师亦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在老年教学中首重是老师的爱心和责任心,应视学员为自己长辈、兄弟姐妹除了课堂教学外,我会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主动与他们打成一片,让他们无论是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认为我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有同学没来上课,我主动打了解情况致以问候,有同学病了住院,我会与班干部们前往探病同学们有什么家庭琐碎之事愿意向我倾诉,有什么开心乐事也乐意与我分享最感动的是去年我意外手臂骨折坚持回校上课时,同学们十分紧张,责怪我不该回校上课,为我揣椅送茶,课后送我到车站,关怀备至,说明我用爱心灌浇下的中老年教学之花已经得到爱心的回报中国有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十年多岭海老人大学教学经历,使我深深广东省老年理论研讨会(2013)征文8感受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学相长的乐趣所在感谢岭海老人大学诚意关爱老人,为他们营造了这个美好的学习环境,让我们的中老年朋友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从而达到老有所养,使其获益终身随着“粤剧”被编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一定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让我们在岭海老人大学这个知识摇篮里,共沐夕阳红,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