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课小小身份卡有时能救命教案.docx
4页13.《小小身份卡 有时能救命》一、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培养1、知道身份识别卡是家人对自己生命呵护的体现2、佩带身份识别卡是对自己生命珍爱的体现二)行为技能训练1、学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制作身份识别卡2、养成随身佩带自己身份识别卡的习惯三)知识经验积累 1、关注并了解自己的身体信息2、知道身份识别卡所录取相关信息的作用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身份识别卡重要性的认识三、教学难点制作一张身份识别卡并随身佩带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观察法 谈话法 探究式教学法 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五、教学准备教师:身份识别卡样本和投影学生:制作身份识别卡的手工材料六、教学过程(一)认识身份识别卡 1、老师出示身份识别卡,请学生说一说这卡片的内容,并引发思考:这卡片的作用是什么?2、学生各抒己见3、引读引言部分内容,明白身份识别卡的作用[设计意图]:由卡片呈现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加深对身份识别卡的直观认知4、阅读“平安童话”⑴学生自主阅读⑵指导分角色表演⑶说一说,从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⑷学生回答,老师梳理信息设计意图】:以童话来揭示本课学习的内容,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知文本,再辅以分角色表演,并通过活动为载体初步了解身份识别卡的用处。
二)学习导航,了解卡片1、学习“平安导航”,解决下列问题:A:身份识别卡上都有哪些内容?出示身份识别卡的样卡,指名学生说一说,上面都有哪些内容?议一议,你觉得哪些内容设计得如何?你还有什么建议?B:身份识别卡有哪些用途?儿童在公共场所与家长走失、遇到意外伤害、突发事件的求助启发想像:如果我们遇到以上情景,该怎样发挥身份识别卡的作用呢?组织讨论,交流反馈[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将身份识别卡呈现出来,鼓励发表各自的见解,促使通过自主思考加深对身份识别卡的认知程度2.“平安童谣”的学习就这样一张小小的卡片,如果我们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它发挥出作用可不小呢?我们来看看熊警官给我们的温馨提示出示平安童谣,学生自由朗读,自主理解采取多种朗读形式,达到熟读成诵并进行当堂检测三)实践操练,制作卡片 1、教师讲述制作要点及注意事项2、自主动手制作3、成果展示七、演练设计课本剧表演:《安全的小卫士——身份识别卡》1、场景一、节假日,在公共场所与家长走失后……2、场景二、发生突发事件,被陌生人关进黑屋子里……3、场景三、在室外活动中,意外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