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我的识字教学策略.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7361306
  • 上传时间:2023-10-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我的识字教学策略    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s版教材中的识字教学的设计较人教版更偏重于学生兴趣识字、教会学生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准备在我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教材引势利导,延伸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教会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和意识一、是要给学渗透一些汉字的基本成字规律,独体合体两种基本类型,合体是在独体组合或加上一定的偏旁所成每天教会学生一个偏旁部首,结合识字进程,逐渐学会运用加一加(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减一减(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猜一猜(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讲一讲(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讲出来)、画一画(让学生根据字要表达的事物画出来,再和生字进行比较)等方法二、多种渠道提高学生的无意识识字    儿童的教学方法要求灵活多变,花样翻新,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记忆占据优势他们对于形象鲜明、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记住在第一册的识字中,教材里告诉了学生多种识字的渠道:看人体识汉字、我在大街上识汉字、边看电视边识字、在家里识字、读对联识字等那么在学习这些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按课文中提示的渠道去发现所认识到的新汉字。

      布置每个学生从开始就准备一个“我的识字盒”,然后结合教学有意识地提醒学生通过以下一些活动去自己识字:读儿歌、做游戏、唱歌曲、看动画片、打电脑;还有孩子的姓名、家长的职业、逛商店、路边的招牌广告等,皆可随机应变融入识字中;校园里、家庭中、社会上都是识字的好地方让孩子们主动地、无意识、有趣地和新字交朋友最后,学生把认识的字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做成识字卡积累在自己的生字盒中,每周开展一次我的识字盒比赛,比一比谁的识字多,谁的方法妙让学生通过集体交流、合作探究,既学到识字的方法,又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期末的时候在来展示一下谁的识字最多,并作为一项比赛考核的内容(每识一个字五分,每一百分领取一颗识字奖章,得20颗者可评优秀学生颁发红花和奖状及奖品)二、多种趣味的方法识字、区分形近字    在教材中,编者根据识字进度,层层把枯燥的相似字、形声字的比较编成了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无须意志努力,轻轻松松、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如《小粗心区分“己”和“已”》、《猫和老鼠》、《对对歌》、《添口歌》、《合在一起成新字》等学生对于这样识字课文的兴趣很高,我们可以趁热打铁,学了《添口歌》,让学生仿说《添氵歌》、《添艹歌》、《添木歌》;学完《对对歌》,学生除了能说更多意思相对的对对歌外,在启发他们自编《近词歌》,如:马上近连忙、奇怪近好奇、美丽近漂亮、高兴近快乐、细心近认真。

      学完《合在一起成新字》,也让学生也试着合一合;学完了识字故事后,要求他们自编故事,说说怎样区分常常爱混淆的字,比如:“爪”和“瓜”等除课文中介绍的方法外,在教学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编字谜,编笑话、儿歌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识字这样既激活了学生自觉自主地识字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可无意识的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为后期学生作文打下好的基础三、在阅读中识字、多识字以促阅读    在本套一年级的教材中,阅读内容多为诗歌和童话故事这样的选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阅读,学生可在阅读中依据语言环境识字,并从阅读中了解字义,并由此来教学生学词语、学句子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课文时,认识“春”这个字时,可利用课文中出现的山青了,水绿了,动物们活动了,这都是因为得到了春天阳光的普照,春天的日光带来了万物的苏醒,带给了众人的温暖以此让学生记住春的下面为什么是“日”当学生学完拼音后,就可借助拼音工具进行慢慢阅读了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地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我们可以向他们推荐相应的有趣的拼音读物:《幼儿古诗》、《儿童诗歌》、《安格生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在班上定期举办故事会、朗诵比赛。

      这样,学生既会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