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证明它们吗(1)第一节.doc
3页罗古中学 九 年级数学科导学案 班级:(1)(2) 姓名:张艳艳课题《你能证明它们吗》(1)授课时间9月1日主备人张艳艳修订人李巧霞序号 01学习目标1.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的内容,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2.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3.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推论证明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角相等或线段相等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了解所学公理的内容,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学习难点: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学生自主学习方案教师同步导学一、【温故知新】1.已学的公理公理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公理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公理 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公理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 相等,对应 相等.2.证明的步骤 推论 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已知:求证:证明:二、【合作探究】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对等角 我们如何验证这个命题成立呢?我们以前是用度量、折纸的方法得到的,但要说明一个结论成立,仅仅依靠观察或度量是不够的,证明是必要的。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证明呢?这里让学生回忆以前的折纸过程,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证明的思路例1 已知:如图,在△ABC中,AB = AC求证:∠B =∠C分析:要想证明∠B=∠C,根据以前所学的证明方法,只需证明分别包括∠B和∠C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但图中只有一个三角形我们应该如何作辅助线呢?引导学生作出线,得出证明过程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找出其它的证明方法还可以怎样作辅助线?三、【课堂检测】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则它的底角为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40°,则另两个角为 3.如图,AB = AD,BD平分∠ABC求证:A D∥BC四、【拓展延伸】如图,在△ABC中,AB = AC,D是BC边上的中点,且DE⊥AB,DF⊥AC求证:∠1 =∠2 一、预习反馈二、课堂导学三、检测展示四、点拨指导五、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