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课件) 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27页
  • 卖家[上传人]:gege****666
  • 文档编号:189716017
  • 上传时间:2021-08-06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89M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学习目标: 1.识记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 ; 2.了解干洁空气、水汽和尘埃在大气中的作用; 3.理解各层的气温变化、气流运动、天气状况等主要特 征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2年10月14日,奥地利“坠落人”鲍姆加特纳在美国西南部乘 坐太空舱升空约3小时后,他上升至39千米高空随后,他从那里跳 下,4分钟后才打开降落伞,成为第一个自由落体速度超音速的人他 配备的特制宇航服,外表绝缘,密封的内层中填充加压氧气;头盔内有 液氧系统,护目镜中装有温度调节器39千米高空的大气与地面大气有 哪些不同?鲍姆加特纳为什么需要配备特制宇航服? 课程引入课程引入 鲍姆加特纳从距地面高度约3.9万米的氦气球携带的太空舱上跳 下,并成功着陆我们从图片中是否可以看出他处于什么位置?为 什么需要穿着宇航服? 一、大气的组成 1、干洁空气: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1)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2)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氮是构成氨基酸的基本物质,而氨基 酸又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3)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 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4)臭氧: 臭氧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 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伴随 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大气中的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 组成成分占大气体 积百分比 作用 干洁 空气 氮78%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氧21%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 碳 很少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它吸收地面辐射的能 力强,使气温升高 臭氧极少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 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水汽很少,因 时而异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同时 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4、污染物: 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 ,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雾霾酸雨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大气自下而上可以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结合上图,你可以得到什么信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该图的横坐标表示气湿,纵坐标表示海拔。

      (2)结合气温变化特点认识各层大气的海拔范围 (3)注意各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的变化特点,尤其是气温拐 点的数值 (4)根据气温变化特点,推测其热量来源和大气运动状况 (5)注意各层中主要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如流星、极光 发生在高层大气,电离层和运行的人造卫星等也位于高层大气 1、对流层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低纬度地区受热多,对流旺 盛,对流层所达高度就高(在低纬度地区为17-18千米,在高纬度 地区仅为8-9千米)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 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 2、平流层(对流层顶部至50-55 千米高空)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该层大气的下层气温随高度变化 很小,但是在30千米以上,气温随 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主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 中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 象,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3、高层大气(平流层以上的大气) 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会下降;随后,由于大 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又持续上升,在300千米的高空,温度可 达1000以上 在80-120千米的高空,多数来自太空的流星体会燃烧,成为我们夜晚看到的 流星。

      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的作用下,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大气 垂直 分层 海拔范 围 特征成因与人类关系 对流 层 低纬: 1718 千米; 中纬: 1012 千米; 高纬: 8 9千 米 气温随海拔的增 加而降低(每升 高100米,气温 约下降0.6)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 要的、直接的热源 人类生活在对流 层底部,与人类 关系最密切 空气对流运动 显著 该层上部冷、下部 热 天气现象复杂 多变 集中了整个大气质 量的3/4和几乎全 部的水汽与杂质; 对流运动易成云致 雨 平流 层 从对流 层顶部 至50 55千米 气温随海拔 增加而升高 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太阳 紫外线 大气水平运动有利于 高空飞行;臭氧具有 保护地球生物的作用 以水平运动 为主 该层大气上热下冷, 大气稳定 天气晴朗水汽杂质少,气流平 稳 高层大 气 从平流 层顶到 2 000 3000 千米的 高空 气温随海拔 增加先降低 后增加;大 气密度极小 底部无臭氧吸收紫外线 ,其热源主要来自平流 层,随后气温随海拔增 加而上升是因为氧原子 吸收了更短波长的紫外 线;距地面远,受到引 力小 80500千米有若干电 离层,电离层能反射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 通信有重要作用 巩固练习 1.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

      如下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 至100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 规律可能是() A.递增递减递减 B.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减递增递增 (2)探空气球在某一高度时,其与基站的通讯设备发生异常现象,该层可能是() A.臭氧层B.热层C.对流层D.电离层 1.答案:(1)B;(2)D解析:(1)从地面到100千米上空,自下而上经 过的大气层为对流层(0-12千米)、平流层(12-50千米)、高空大气层 底部及热层(50千米以上)对流层中随着高度的增强,受到地面辐 射的影响减小气温降低;平流层中,上部为臭氧层,温度较高, 随着高度增加,气温升高;高层大气底部,温度急剧降低,到达 热层时气温又逐渐升高,所以记录的气温变化规律为递减、递 增、递减、递增,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2)大气层电离层中含有 大量离子和自由电子,可以干扰电磁波无线通讯,因而探空气球 与基站的通讯发生异常可能出现在电离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项 2.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 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

      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 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表50km的 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激烈摩擦下图示意“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路径读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五号”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 A.对流层B.平流层C.臭氧层D.高层大气 (2)“嫦娥五号”在距地表50km降落至地面过程中气温的变化是() A.持续降低 B.先降低,后升高 C.持续增高D.先升高,后降低 2.答案:(1)D;(2)B 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由材料可知,嫦 娥五号在距地面120千米处初次减速,距地面120千米属于高层大 气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2)本题考查大气的垂直分层的相关知识距地表50km为平流层,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故在平流层降落时,气温降低, 而后进入对流层,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故在对流层降 落时,气温升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随着电影中国机长的热映,川航3U8633航班紧急迫 降的事迹展现在大众面前飞机从重庆起飞,在9800米高 空,风挡玻璃无预警脱落,刘传健机长借助自己一百多次 来回飞川藏线的经验和从业30年的技术,成功于成都迫降 ,拯救了全机人的生命。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挡风玻璃脱落时,飞机正处于大气的() A.平流层B.电离层C.对流层D.高层大气 (2)机长迫降时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被风挡玻璃砸伤 机内温度过低 飞机颠簸强烈 太阳辐射太强 A.B.C.D. 3.答案:(1)C;(2)B 解析:(1)基于文字中飞机飞行高度的信息(9800米高空),判断飞 机飞行的大气层,属于基础知识的巩固落实,正确答案为C (2)设问机长迫降时面临的主要困难,本质是考查飞机所在的大气 层(对流层)主要特点的理解与运用,考查综合思维素养对流层 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飞机颠簸强烈;由于高度较高,大气温度 较低,正确答案为B 4.下图为某地大气垂直分层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最有可能位于() A.赤道地区 B.南回归线附近 C.北纬40附近 D.极地地区 (2)该层大气() A.多水汽杂质,容易成云致雨 B.可吸收大量的紫外线长波辐射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不断升高 D.流星、极光现象多发生在该层 4.答案:(1)C;(2)C 解析:(1)由所学知识可知,大气垂直分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 层大气,对流层随纬度不同厚度不同,低纬度上界为17-18km,中纬 度为10-12km,高纬度上界为8-9km;图中信息显示,气温随高度上 升而增加是平流层,该层下界为12km,可判断为中纬度,答案中北 纬40附近符合题意,C正确。

      A、B、D错误 (2)读图可知,根据气温线随高度增加,温度增幅变大,可判断该层 为平流层,该层有臭氧,可吸收太阳紫外线短波辐射,B错误,C正 确对流层多水汽杂质,容易成云致雨,A错误流星、极光现象多 发生在高层大气,D错误 5.2018年入冬以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 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假设四幅气温垂直分布图反映了一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下列选 项中,能正确反映雾霾天气生消过程的是() A.-B.-C.-D.- (2)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B.C.D. 5.答案:(1)D;(2)A 解析:(1)考查对逆温现象产生原因的理解大气出现逆温时,不利于空气 的流动,容易发生雾霾图逆温刚开始形成,图逆温渐渐加强, 图逆温向上空方向发展,近地面出现对流,图空气对流旺盛,逆温消失 ,对比四选项可知D符合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2)考查对逆温现象及其影响的理解 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有利于污染物的扩 散,故A选项正确;图中曲线的转折点以下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产生雾霾天气,故B选项错误;图逆温范围更大 ,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易产生雾霾天气,故C选项错误;图的逆温范围 相对小些,但只要有逆温现象,就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故D选项错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四川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物理Word版.docx 山西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监测政治(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广东省西浦教育集团外国语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开学考)化学(原卷版).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 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Word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Word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