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育学选择题题库归类.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x****妹
  • 文档编号:250311121
  • 上传时间:2022-0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08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练习题库 | 千锤百练不定项选择题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B〕的?大教学论?的发表为标志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凯洛夫 D 苏霍姆林斯基2、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ABCD) A 当前形势的需要 B德育的任务 C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 D学生年龄特征3、学生是人,是教育的对象,因而他们(B)A 消极被动地承受教育 B 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C 毫无顾及地承受教育 D 能动地承受教育4、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在校内外组织学生进展实际操作,将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方法是(D) A 练习法 B 实验法 C 试验法 D 实习法5、作为一名教师,要使工作取得满意结果必须了解和研究学生,而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指了解(ABC) A 学生思想 B 学生品德 C 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D 学生身体素质6、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 C 〕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7、我国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是(B) A 个别教学 B 班级授课制 C 现场教学 D 启发式教学8、“教学与开展〞的思想是(D)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 赞可夫9、课的类型是根据〔 AB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 10、学校教学工作的根本组织形式是〔 C 〕A 电化教学 B 复式教学 C 课堂教学 D 现场教学11、教育目的指明了受教育者的〔AC〕A 开展方向 B 开展阶段 C 开展结果 D 开展进程1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B 〕 A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B 教学工作 C 校外活动 D 教师的培养工作13、青少年身心开展的规律有:〔 ABCD 〕 A 顺序性和阶段性 B 稳定性和可变性 C 开展的不均衡性 D 个别差异性14、以下哪些因素制约着教学内容的制定〔ABCD〕 A 教育目的 B 生产力开展水平 C 儿童的年龄特征 D 教师实际水平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 D 〕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 内容正确 B 方法恰当 C 目的明确 D 情感深厚16、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理论著作是〔 C〕 A ?论语? B ?理想国? C ?学记? D ?大教学论?17、人民教师职业道德法的核心是〔C〕。

      A 热爱学生 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18、课的类型是根据〔 AB 〕来确定的 A 教学目的 B 课的具体任务 C 学科特点 D 教学内容19、按教学的任务分,课的类型有( CD )A 谈话法 B 复习课 C 单一课 D 综合课2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展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A 孔子 苏格拉底 B 孔子 亚里斯多德 C 孟子 柏拉图 D 朱喜 苏格拉底21、“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C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2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A ) A 共同的奋斗目标 B 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23、美育就是对学生进展( A ) A 审美教育 B 五讲四美教育 C 美好生活教育 D 美好思想教育24、“体者,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这话是( B )说的 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蔡元培 D 王国维25、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

      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C )A 道德认识 B 道德情感 C 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6、组织教学是〔 B 〕 A 教学过程的根本阶段之一 B课的根本组成局部之一 C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之一 27、师范院校开设的公共教育学课程属于〔 B 〕A 学前教育学 B 普通教育学 C 高等教育学 D 职业教育学28、学校工作的全面安排必须以〔 A 〕A 教学为主 B 教育为主 C 学习为主 D 开发智力为主29、遗传素质对人的开展的作用和影响有〔 ABD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开展的物质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开展提供了可能 C 遗传素质决定了人的开展 D遗传素质对个体开展的影响随增龄而在总体上呈减弱趋势30、最早对课堂教学从理论上加以阐述的教育著作是〔 D 〕A 斯宾塞的?教育论? B 洛克的?教育漫话? C 马卡连柯的?教育诗篇?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1、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势是〔 AC 〕 A 现场教学 B 复式教学 C 个别教学 D 分组教学32、教育机智表达了教师劳动的〔 C 〕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33、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 C 〕 A 主体 B 客体 C 即是主体又是客体 D 即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34、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是为了普及〔 C 〕A 初中教育 B 小学教育 C 初等教育 D 中等教育35、建立和开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 A 〕 A 教师 B 学生 C 学校 D 社会36、?学记?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比欧州早约〔 C 〕年 A 六百年 B 二百年 C 三百年 D 五百年37、启发式教学是〔 B 〕 A一种具体教学方法 B教学指导思想 C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D一种教育组织形式38、教师的职业道德包括〔 AC 〕A热爱学生 B 广博的兴趣爱好 C 热爱教育事业 D 深厚的专业知识39、第一位提出使教育学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 D 〕 A 夸美纽斯 B 杜威 C 凯洛夫 D 赫尔巴特 40、在学生己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根底上,顺其开展和要求的趋势,创造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引导是遵循〔 A 〕原那么。

      A 因势利导 B 争取教育优势 C 集体教育 D 坚持正确的方向41、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 C 〕 A校长的工作任务 B教导主任的工作任务 C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D班长的工作任务42、学校的产生是在〔 B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现代社会43、备课必须要做好的工作是〔 ABC 〕 A 备教材 B 备学生 C 备教法 D 备上课44、以下原那么中属于德育原那么的是〔 ABE 〕 A 方向性原那么 B 因势利导原那么 C 直观性原那么 D 理论联系实际原那么 E 争取教育优势原那么45、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思想是〔 C 〕提出的 A 布鲁纳 B 赞科夫 C 赫尔巴特 D 巴班斯基46、构成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是〔 D 〕A教师、学生、教学方法 B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 C 教师、学生、教材、教具 D 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47、德育的根本途径是〔 B 〕 A 社会实践活动 B 教学活动 C 团队活动 D 课外、校外活动48、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D 〕。

      A 教育构造 B 教学组织形式 C 教学方法 D 教育性质49、关于教学含义的错误观点是〔 ABC 〕 A 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学就是上课C教学就是智育D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活动50、教学的中心任务是〔 B 〕 A 根本概念、根本原理 B 根本知识、根本技能 C 根本能力、根本技巧 D 各种知识和能力51、学生思想品德开展的根本动力是〔 D 〕 A 学生与各方面的交往 B教师的教育 C家长的严格要求 D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52、美的表现形态极为丰富,大致可分为〔 ABC 〕 A 自然美 B 社会美 C 艺术美 D 外在美53、对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是〔 D 〕应尽的职责 A 班主任 B 科任教师 C 学校领导 D 每个教师54、发现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心理学家〔 C 〕 A 杜威 B 布鲁姆 C 布鲁纳 D 斯金纳55、美育的特点是〔 AD 〕A 形象性 B 创造性 C 直观性 D 情感性56、马克思主义认为,培养全面开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B 〕。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 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知识和能力相结合 D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57、班集体的核心是〔 C 〕 A 班长 B 班主任 C 全体班干部 D 全班学生58、班主任与家长联系的方式有〔 ABD 〕 A 家庭访问 B 家长会 C 班会 D 书面联系59、初中一年级是中学生活的〔 B 〕期 A 关键 B 适应 C 选择 D 成熟60、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特点是〔 ABC 〕 A 长期性 B 复杂性 C 连续性 D 形象性61、社会生产力对人才的培养规格起什么作用〔 A 〕 A 决定作用 B 制约作用 C 影响作用 D 不起作用6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开展的影响〔 A 〕 A 环境 B 遗传 C 教育 D 社会活动63、?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表达了〔A〕原那么 A 循序渐进 B 启发性 C 因材施教 D 稳固性64、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D 〕 A 讲授课和练习课B 讲授课和复习课 C 理论课和实践课D 单一课和综合课65、提出通过集体,在集体中进展教育这一观点的教育家是〔 D 〕。

      A 夸美纽斯 B 苏霍姆林斯基 C 凯洛夫 D 马卡连珂66、班集体的形成的主要标志是〔 C 〕 A 成立了班委会 B 开展了班级工作 C 形成了正确的舆论 D制定了班级工作方案6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 C〕 A 一局部 B 主要内容 C 必要补充 D 延续68、以下属于古代学校的有〔 ABC 〕 A 书院 B 庠 C 校 D 学堂69、教育目的是学校教育工作的〔 BC 〕A 中心环节 B 出发点 C 归宿 D 依据70、人才成长周期长的规律决定的教师劳动的〔 B 〕特点 A 示范性 B 长期性 C 复杂性 D 创造性71、“温故而知新〞说明了在教学中应贯彻〔 B 〕A 系统性原那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