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docx
1页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作者:肖莹来源:《读天下》2018年第12期摘要:特殊儿童即指在身心、智力及其他各方面与普通正常儿童有所差异的儿童在我 国,特殊儿童是一个较为不受关注的群体,但这一个群体的数量却远超出人们的想象,据我国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0~14岁的残疾儿童人数为387万人,占全国残疾 人口的 4.66%”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对策分析我国近年来虽然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结合我国特殊儿童庞大的数量 基础和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晚、教育体制机制不成熟等特点,我国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上还存在 着很多问题据调查显示,我国现有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 残疾儿童约750万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特殊儿童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 人由此可见,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极其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目 前,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的特教班或普通 班以及社会康复机构下面,我们就针对这几种教育形式进行分析:一、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形式在我国,国家相关教育法律法规规定“每30万人口以上的县市必须建有特殊教育学校', 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教育经费紧缺、农村地区还存在较大程度地对特殊教育 的不理解等原因,国家的这些法律法规在落实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
针对已经有条件进入特殊学校学习的特殊儿童,一方面,我曾经在特殊学校随班观察过两 个周,在绝大多数的学校中,以培智学生为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力残疾儿童,通常依据该 儿童的智力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攻击行为等等方面的整体评估,鉴定其需不需要家长陪读, 但据我观察,培智四年级及其以下的班级,家长陪读率高达95%,在这些陪读家长中,隔代陪 读的比率达到90%以上这么高的陪读率以及隔代陪读的现状,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存在干扰;甚至有的陪读家属,由于知 识文化原因,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会直接选择在课堂上对其打骂,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特殊 儿童的康复教育另一方面,我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更多的是注重教育层面,医学康复领域有 所涉足,但却相对薄弱在对特殊儿童的康复中,教育康复是一个漫长且成效微弱的过程,而 医学康复相对而言,见效快成效显著,这也导致了家长在教育康复上对学校的不理解、不信 任,从而导致了家校关系的紧张、家校共育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