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14页2025年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所示,甲从A点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点,当甲前进距离x1=5m时,乙从距离A点x2=25m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两人同时到达B点,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 )A.30m B.35m C.40m D.45m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作用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C.当时,木板发生运动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3、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在0~t1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平均速度最大B.乙的平均速度最小C.三者的平均速度相同D.乙的平均速度最大4、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表面竖直向上抛出(不计空气阻力).设抛出时t=0,得到物体上升高度随时间变化的h-t图像如图所示,则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分别为( )A.B.C.D.5、如图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C点后紧接着又以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AC和CB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sAC和sCB一定相等B.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和a2大小一定相等C.物体所用的时间tAC和tCB一定相同D.物体的平均速度vAC和vCB一定相同6、雨滴在空气中下落,当速度比较大的时候,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成正比,即Ff=kSv2,则比例系数k的单位是 ( )A.kg/m4 B.kg/m3 C.kg/m2 D.kg/m7、如图所示,格鲁吉亚物理学家安德里亚仅靠摩擦力将 25 个网球垒成 9 层高的直立“小塔”。
网球 A 位于“小塔”顶层,下面各层均有 3 个网球,网球 B 位于“小塔”的第 6 层,已知每个网球质量均为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他网球对 B 球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B 球的重力大小B.拿掉 A 球,“小塔”将无法保持平衡C.第 8 层的三个网球与 A 球间的弹力大小各为D.最底层的 3 个网球受到地板的支持力均为8、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与乙的加速度相同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9、如图所示,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从t=0时刻开始受到一个水平拉力作用,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是:F=F0+kt(式中F0、k均为常数)下列能正确反映t0时间内,木块受到地面的摩擦力Ff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A. B. C. D.10、自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a,与此同时物体b自塔底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且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A.若,则两物体在地面相遇B.若,则两物体在b上升途中相遇C.若,则两物体在b下降途中相遇D.若,则两物体不可能在空中相遇11、有一辆汽车在能见度较低的雾霾天气里以5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看到正前方有一辆静止的故障车,该司机刹车的反应时间为0.6 s,刹车后汽车匀减速前进,刹车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5 m/s2,最后停在故障车前1.5 m处,避免了一场事故,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 s停下B.司机发现故障车后,汽车经过3.6 s停下C.司机发现故障车时,汽车与故障车的距离为33 mD.从司机发现故障车到停下来的过程,汽车的平均速度为7.5 m/s12、作用于一个质点上的三个力,F1=4N,F2=28N,F3=11N,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为A.24N B.25N C.3N D.11N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3、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先后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两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A.理想实验法 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建立物理模型法(2)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行B.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C.拉力和的夹角越大越好D.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点(3)图乙中的F与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14、如图所示,为测量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将宽度均为b的挡光片A、B固定在小车上,测得两者间距为d.(1)当小车向左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测得A、B两挡光片先后经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A挡光片经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vA=_____,小车的加速度a=_____.(2)本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A.增大两挡光片宽度bB.减小两挡光片宽度bC.增大两挡光片间距dD.减小两挡光片间距d.15、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____(填字母)A.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B.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C.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D.选择计数点时,必须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2)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50Hz的交流电源,图1是实验中打下的一段纸带,利用刻度尺测得1、2间,2、3间,3、4间距离依次为5.2cm、6.7cm、8.2cm,各相邻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请将计数点2的速度大小在图2中标出,其余计数点1、3、4、5对应的小车瞬时速度大小在图2中已标出,利用这些点作出图线______,并由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22分)16、(12分)一辆公路巡逻警车以36km/h的速度正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警车测速仪上面显示正前方112m处有一辆摩托车正以30m/s同向匀速行驶,警车发现摩托车超速,立即以的加速度追赶。
假设警车在追赶摩托车过程中,摩托车一直匀速行驶,警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40m/s求:(1)两车经过多长时间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长时间警车追上摩托车?17、(10分)在某路口,有按倒计时显示的时间显示灯.有一辆汽车在平直路面上正以36 km/h的速度朝该路口停车线匀速前行,在车头前端离停车线70 m处司机看到前方绿灯刚好显示“5”.交通规则规定:绿灯结束时车头已越过停车线的汽车允许通过.(1)若不考虑该路段的限速,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司机想在剩余时间内使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通过停车线,则汽车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2)若该路段限速60 km/h,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 s,司机反应过来后汽车先以2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加速3 s,为了防止超速,司机在加速结束时立即踩刹车使汽车匀减速直行,结果车头前端与停车线相齐时刚好停下,求刹车后汽车加速度的大小.(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1、D【解析】试题分析:设甲前进离为x1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根据两者同时到达B地,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出两者位移之差的表达式,结合速度位移公式得出乙运动时间的表达式,从而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AB之间的距离.设AB之间的距离为L,甲前进距离为时,速度为v,甲乙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有①,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②,设乙运动的时间为t,对甲有③;对乙有④,联立①②③④解得⑤,将⑤代入④整理得AB的距离,代入数据得L=45m,D正确.2、D【解析】AB. 由于木板相对于地面是否刚要滑动不清楚,地面的静摩擦力不一定达到最大,则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不一定是μ2(m+M)g;对木板:水平方向受到木块向右的滑动摩擦力f1和地面的向左的静摩擦力f2,而f1=μ1mg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得:f2=f1=μ1mg故AB错误;CD. 由题分析可知,木块对木板的摩擦力f1不大于地面对木板的最大静摩擦力,当F改变时,f1不变,则木板不可能运动;故C错误,D正确.3、C【解析】由图看出,三个物体的初位置与末位置都相同,位移x1相同,运动时间都是t1,而平均速度公式为,可见,三个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A【解析】由图可知,物体上抛上升的最大高度是25m,竖直上抛运动回到出发点的时间是5s,哪么上升时间和下降时间是2.5s.所以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25m的时间是2.5s该行星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物体被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故选项A正确5、D【解析】整个运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匀加速运动,初速度0,末速度,平均速度,时间设为tAC,则,路程;第二阶段为匀减速运动初速度末速度0,平均速度,时间设为,则,路程.因此平均速度相等D对.由于不知道加速度(或时间)的关系,因此时间(或加速度)、路程是否相等都无法判断答案ABC错.6、B【解析】表达式Ff=kSv1中:Ff、S、v的单位分别为N,m1、m/s,又1N=1kg•m/s1,则得:1kg•m/s1=1k•m1•m1/s1,所以k的单位为 kg/m3,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是信息题,根据力学单位制求出比例系数的单位,关键要掌握各个物理量的单位,知道1N=1kg•m/s1.7、ABD【解析】由题中“格鲁吉亚物理学家安德里亚仅靠摩擦力将 25 个网球垒成 9 层高的直立小塔”可知,本题考查受力分析和力的平衡,根据平衡条件和受力分析可解答本题。
详解】A.因为B 球保持静止,所以B 球受到平衡力,因此其他网球对 B 球的作用力大小等于 B 球的重力大小,故A正确;B. 拿掉 A 球,其他小球的受力情况也会发生变化,平衡条件被破坏,因此“小塔”将无法保持平衡,故B正确;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