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障碍及解决方法.doc
3页初中生物理学习的障碍及解决方法东南中学 王培春经过多年的物理教学工作,我发现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是多种原因影响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 物理学科的抽象难学造成兴趣障碍由于物理学本身比较抽象、难懂,特别是对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一些物理学中的难点容易成为学生学习的分化点,导致其学习成绩的不理想,这样容易使部分学生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造成兴趣障碍二、 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限制,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形成兴趣障碍由于中学生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折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这对一些抽象而陌生的概念、单位、模型(如牛顿、帕斯卡、焦耳、比热单位、g值、理想实验、液柱等)感到困难,从而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三、 物理教师的教学造成学生的兴趣障碍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解又不够通俗生动易懂,忽视能力培养和丰富多彩的物理课外活动,必将导致学生对物理感到难学,造成学生学习兴趣的障碍四、 物理学习中的记忆障碍在中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其记忆的保持和再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记忆障碍的产生也与多种因素有关,归纳起来有:1、 个性心理特征引起记忆障碍如观察是否认真、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兴趣、心境如何等,因为记忆的深度和再生的强度依赖于事物引起的兴趣、观察的细心与注意的程度。
如个性心理特征某一方面的不足就会引起记忆障碍2、干扰因素的作用引起记忆障碍如学习材料间的相似性学习、记忆时的外部环境,学习情境的变化,学生的情绪、疲劳、焦虑等心境都对记忆产生影响2、 混淆障碍由于某些知识间的相似性,使某些不相同的知识,在记忆中变成相同的知识这就是记忆中的混淆障碍在物理学中有很多相似的概念、规律、公式等但它们的确切内涵是有区别的,但由于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使记忆中的这些知识不加区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有几个方法和同仁们讨论以下:一、 教师要想方设法增加演示实验,加强直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兴趣引入生活中常见的又经常被学生所忽视的一些现象和学生共同讨论探究,有意识的增加学生对事物现象的感知和求知二、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不能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物理现象的观察阶段,要指导学生分析物理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掌握有关的物理概念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三、 能学生做的实验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做逐渐的学生不仅会亲自观察物理现象,做一做物理实验,而且会很有兴趣的去了解产生物理现象的原因,认识物理现象的产生及其变化的因果关系四、 中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注意的特点,充分发挥注意在教学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教学的效果,如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来组织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的讲解、实验、板书、板画等要考虑学生注意的规律;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发展自己的注意力,指导学生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意识锻炼自己的有意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