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4江苏高考名著真题答案.doc
3页2012 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6 处)(6 分)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者也其文章不群, 辞采精拔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 ,尚想其德,恨不同时节选自萧统《掖陶渊明集业序》)20.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2 分)21.用原文中的词句概括作者敬慕陶渊明的原因,不超过 10 个字2 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三国演义》中,曹操年轻的时候 ,有人预言他能够安定天下;许劭却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没有恼怒,反而大喜B.《雷雨》中的梅侍萍在二十七年后又一次来到了周公馆,当年的周朴园为了迎娶有钱有门第的小姐蘩漪,赶走了她和刚出生三天的婴儿C.《欧也妮•葛朗台》中欧也妮请求临终的父亲祝福自己,父亲却要求她好好照看一切,到“那边”向他交账这个情节入木三分地刻画出老葛朗台的守财奴形象D.《边城》中的船总有两个儿子 ,其中的天保大老美丽得很,茶峒人拙于赞扬这种美丽,便为他取个诨名叫“岳云” 。
E.《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晦气到家了,就连船帆都像一面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帜不过,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一位向“限度”挑战的强者23.简答题(10 分)(1)“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 ,别院笙箫月影斜 ”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什么地方?(4 分)(2)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6 分)一、阅读材料,完成 19~21 题10 分)19.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20.《文选》(或《昭明文选》 )21.文章不群,大贤笃志前一点也可答 “辞采精拔”,后一点也可答“与道污隆” )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BD23.(1)黛玉辞世 宝玉、宝钗成亲 潇湘馆(2)同:都认为革命有罪异:看客们嘲笑愤怒,夏四奶奶痛苦伤心江苏卷 2013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葛朗台原本是一个贫穷的箍桶匠, 40 岁时娶了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又从岳母、外婆、外公处得到了三笔遗产,于是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
B.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于入川之时布下 “八阵图”以拦截东吴大将,在南征时火烧藤甲军七擒孟获,在攻打天水郡的战役中收服了姜维C. 《棠棣之花》中的聂荌和聂政姐弟二人是 “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爱国志士,作者借他们歌颂了我国古代那些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D. 《哈姆莱特》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著名独白,刻画了主人公极度困惑、痛苦挣扎的心理,也表现了人文主义理想者所面临的无奈和不幸E. 《茶馆》共三幕,严格按照“三一律”的艺术法则,以裕泰茶馆为中心,分别写了清末、民初、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结束前这三个时代的旧中国生活23.简答题(10 分)⑴《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6 分)⑵《边城》中,二老说:“爸爸,你以为这事为你,家中多座碾坊多个人,便可以快活,你就答应了若果为的是我,我要好好去想一下,过些日子再说它吧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因为我命里或只许我撑个渡船!” “得座碾坊”和“得一只渡船”分别指什么?“我尚不知道我应当得座碾坊,还应当得一只渡船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 分)参考答案: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2.A、E(5 分)23.⑴惜春迎春。
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 , “或打或杀或卖” , “一概不管” 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6 分)⑵“得座碾坊” ,是指他与王家女儿的婚姻;“得一只渡船” ,是指他与翠翠的婚姻他认为,哥哥天保的死与自己有关,觉得自己如果娶了翠翠就对不起哥哥 (4 分)语文 (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 20 ~23 题 (10 分)今日读《列女传》蔡琰二诗,其词明白感慨,颇类世所传木兰诗,东京无此格也 建安七子,犹涵养圭角,不尽发见,况伯喈女乎? 又 琰 之 流 离 必 在 父 死 之 后 董 卓既 诛 伯 喈 乃 遇 祸 今此诗乃云为董卓所驱虏入胡 ,尤知其非真也 盖拟作者疏略,而范晔荒浅,遂载之本传,可以一笑也节选自苏轼《题蔡琰传》)20. 用斜线“ / 冶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 3 处)(3 分)21. 作为地名,文中“东京”即今天的 (限填城市名) (1 分)22. 依据材料,其中的《列女传》出自(3 分)A. 《史记》B. 《汉书》C. 《 后汉书》D. 《宋史》23. 苏轼从哪几方面判断蔡琰二诗为拟作? 请简要概括 (不超过 20 个字)(3 分)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 《三国演义》中,徐庶之母大骂徐庶不识刘备之伪 ,“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冶,骂完自缢而死,其行动具有鲜明的拥曹反刘的倾向。
B. 茅盾《子夜》主要描写光怪陆离、大开大阖的都市生活场景,仅第四章写到双桥镇的农民暴动,所以此章游离了整部小说C. 《边城》由今年即将到来的端午节写起 ,回溯之前的两个端午节,因而整部小说都洋溢着赛龙舟、捉鸭子的狂欢气氛D. 《哈姆莱特》采用多线索布局 ,哈姆莱特、雷欧提斯和福丁布拉斯三条线索安排得繁简得当、缓急有序,全剧气势跌宕起伏E. 泰戈尔《飞鸟集》歌颂了自然、生命与爱情,诗句如格言般短小精致,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和隽永的哲理性,语言清新,意象美妙25. 简答题(10 分)(1)《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 ,一为“冷月葬花魂冶,一为“冷月葬诗魂” 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冶与“葬诗魂”的依据6 分)(2)鲁迅《故乡》的结尾处,“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 ”,因为希望不过是“自己手制的偶像” 接着,“我” 又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冶这两个想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反映了作家什么样的心态? (4 分)一、阅读材料,完成 20 ~23 题 (10 分)20. 又琰之流离/ 必在父死之后 / 董卓既诛/ 伯喈乃遇祸。
21. 洛阳 22. C 23. 时代诗风、家庭影响、创作时间二、名著阅读题(15 分)24. A C25. (1)“葬花魂”的依据: 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 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 “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 ;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2)关系:后者否定前者 心态: 自己感到虚无、迷茫、寂寞,但不愿将它们传递给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