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夏至节气的起源及传统食物.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柏**
  • 文档编号:278295045
  • 上传时间:2022-04-1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0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夏至节气的起源及传统食物 夏至节气期间正值我国南方雨季,南方地区降水充足,北方的雨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的夏秋之交,北方地区夏至期间降水较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夏至节气的起源及传统食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夏至节气的来历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节令交夏至,“夏”是季节,“至”是到来,就是说最炎热的夏季来到了 夏至这天太阳到达黄经90度,直射北回归线这是北一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所以夏至日又称日长至 当日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尺四寸二分,相当于今天的0.365米,也就是一年中杆影最短的一天。

      夜晚观测北斗七星斗栖正指向午的方向,午在正南,这个阶段一般在农历五月,也叫午月、仲夏 十二消息卦为姤卦,卦象“姤”表示地下已有阴气产生,“夏至一阴生”,从这天起阳光照射的时间就要一天比一天短了 夏至分三候初候鹿角解”,这时间鹿角上的粗糙表皮蜕去了二候蜩始鸣”,蜩又叫做蝉,俗称知了这个阶段,蝉躲在树荫里在“知知”的鸣叫了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中草药,这时期开始出苗了,因此时夏季刚好过了一半,因而叫半夏另一种叫夏至草,亦称灯笼裸的中草药此时却可以采株入药了而夏枯草现在长势正旺,要等到二十多天后才可以采用入药 夏至时节,天气湿热,农作物生长旺盛,这时的农活主要是田间管理首先是及时灌溉施肥,为迅速生长的作物补充水分和养分,其次要抓紧时间中耕除草,以免野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农谚说“夏至棉川快锄草,不锄就如毒蛇咬”“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还是许多庄稼需要定苗的时候,大田中还有许多害虫,可以在中耕锄草、定苗的同时防治害虫此时的各种秋果树都需要认真地护果防虫,提高果品质量 盛夏到来多雷阵雨这种雨来得快,去得快,范围未必很广,但雨量一般较大,降雨时还往往伴着大风,雷电交加,每年都有因雷击而造成的人、畜伤害,有的雷电还会引起火灾。

      因此,夏季防雷、防暴雨要和防汛工作结合在一起进行 夏至时节正是江淮一带的“梅雨”季节,这时正是江南梅子黄熟期,空气非常潮湿,冷、暖空气团在这里交汇,并形成一道低压槽,导至阴雨连绵的天气在这样的天气下,器物发霉,人体也觉得不舒服,一些蚊虫繁殖速度很快,一些肠道性的病菌也很容易滋生这时要注意饮用水的卫生,尽量不吃生冷食物,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 每年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就入伏了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这个伏是隐藏起来,避开着气的意思头伏、中伏、末伏,每伏十天夏季入伏后我国北方河流卜游高山冰雪融化,使河水上涨,形成伏汛,与春天桃花汛和秋汛并称为三汛,因此,这时还是防止水患的重要时刻 夏至还是一个重要的民间节日,在周代时“夏至节”已有祭神仪式《史记·封禅书》载:“夏至日,祭地抵皆用乐章,而神乃可得而礼也至清代,夏至大祀方泽仍为国之大典是日,民间吃夏至面,有的地方已开始使用新麦面蒸制饼馍食用,有的地区还在这天吃伏茶,并祭田公田婆拜秧田等 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夏至蛋 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 湘南一带,主要是嘉禾、蓝山、桂阳于夏至当天早晨起来,将整鸡蛋煮熟,用红纸或红色染料将蛋皮染红,再用一个小网袋装上,系上少年、儿童的前胸,一直挂到中午或下午再剥去蛋壳将蛋吃掉。

      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2、热面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 3、夏至羹 湖南长沙人夏至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夏至羹”,民谚云“吃了夏至羹,麻石踩成坑”,“夏至吃个团(音为”坨“),一脚跨过河”,意喻力大无比,身轻如燕 4、生菜、凉面 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就可以开始大吃生菜、凉面了,吃这些生冷的食物可以有效的帮助降火开胃,促进食欲,但是又不至于会因为过于寒凉而损害身体健康因此每逢夏至将近的时候,凉面等食物就开始大卖了 5、馄炖 无锡人中午吃馄饨,取其混沌和合之意 有民谚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民间还有吃了馄炖之后为孩子量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健康的习俗 6、荔枝 除了吃狗肉之外,还有吃荔枝的习惯,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两者合吃不热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适量 7、夏至饼 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

      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 8、新麦 山东部分地区,夏至日有煮新麦粒吃的习俗,孩子们用新麦秸编的小笊篱,在汤水中捞取新麦粒吃,既尝新,又是一种游戏 9、豌豆糕 豌豆糕是南京地区的夏至风俗,每年夏至的时候,我国南京地区的老人就会要在家里面做一些豌豆糕,让小孩坐在家中吃完,以期望孩子平安,不受灾祸、不得病 10、过水面 山东各地在夏至的这一天里是要吃凉面条的,也就是过水面,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的往嘴里捞面吃,对于小孩子来说已经不只是吃饭了,更是一种游戏,充满了乐趣 11、麦粥 江苏无锡的人在夏至这一天,早餐会吃麦粥麦粥不仅是清香宜人、健脾养胃、老少咸宜的美味,能有效缓解人们“苦夏”时的食欲不振,同时还可祛湿利尿,是夏至节不可多得的美味 12、狗肉 吃狗肉能强壮身体,史记云“秦人以狗御蛊,俗谓夏至宜食狗肉”意谓夏天多流行性疾病,夏至适宜食狗肉,以增强抵抗力故在夏至食狗肉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13、苋菜和葫芦 某些地区夏至当天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会到娘家吃饭,舅舅家就会准备苋菜和葫芦做菜,寓意吃了苋菜就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就有力气。

      14、圆糊醮 “夏至吃了圆糊醮,踩得石头咕咕叫”,以前很多的农户会将做好的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在水田的缺口流水的地方,并且燃烧香以此祭祀,祈求可以丰收因此浙江绍兴依然有夏至吃圆糊醮的习惯 夏至有什么说法和讲究 举行祭神祀祖 从周代开始,每逢夏至日,朝廷当天必须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以祈求消灾年丰朝廷对夏至如此重视,民间也不例外每逢夏至日,各地农民则忙着祭祀神灵,名曰“祭天”,以祈求风调雨顺时至今日,许多地区仍然保留了夏至日祭天的习俗 忌讳剃头理发 据《清嘉录》记载,“夏至日为交时,日头时、二时、末时,谓之‘三时’,居人慎起居、禁诅咒、戒剃头,多所忌讳……”夏至日忌讳剃头的习俗来源于清朝时期,据说这天不仅要按时起居,不准撒谎骂人,而且这天如果剃头理发则影响人的财运 民间最忌有雷雨 农谚曰:“夏至有雷,六月旱;夏至逢雨,三伏热对农民来说,最害怕夏至日这天有雷雨天气,因为无论是干旱还是伏热,都是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的所以,在古时候,人们忌讳夏至日打雷和下雨 夏至当天吃馄饨 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江南地区夏至日讲究要吃馄饨,说是吃了馄饨,可包夏日不苦夏,健康度过。

      还有一种说法是夏至吃馄饨使人聪明,有开辟天地的能力而且吃过馄饨后,大人们会为孩子们秤体重,希望孩子体重增加更健康 夏至面条不可缺 夏至之日,白昼最长,阳气最盛中国有句俗语叫“冬至饺子夏至面”,讲的是人们在过冬至和夏至不可或缺的两种食物:饺子和面条而在夏至祭神十分盛行的古代,民间须吃面食,以示敬神 7 / 7。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