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作描写[共4页].doc
4页动作描写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2.掌握进行动作描写的方法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热情,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重点:体会动作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掌握进行动作描写的方法教学准备: PPT 课件教学方法:启发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 主题说话观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一个片段,请你以“父爱”为主题,描述片中父亲奔跑着去见儿子这一场景三位学生回答请你评价谁说得最好?好在哪里?那说得不够好的同学,不足之处在哪里?明确: 好的动作描写可以让人物形象更生动, 突出文章主题 因此,我们要根据写作目的,把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描写,使文章妙笔生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描写里面的动作描写二、掌握动作描写的方法如何进行动作描写呢?(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我们一起来探讨吧!试想一下, 你乘火车去外地旅游,火车开动之前,你想去买一袋橘子回来,假设线路是这样的:要越过铁道,到铁道对面的月台上去买(辅以手势、照片 ),说说你是怎么到达月台的,把你的所有的动作说出来生说评价他用词很准确,很符合他自己的实际情况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 说的是朱自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
同学们, 你们要重点看什么呢 ?生:动作播放《背影》视频从影片中看到这是一位腿脚不便的老父亲形象作者是这样描述这一场景的出示片段 :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 (探、 弯)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两手(攀、够)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蹬)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靠)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 —— (朱自清《背影》 )请你选出最合适的动词,并说说理由师评价,大家同意吗? (你观察仔细,善于结合实际情况 )适时补充:爬月台动作 " 探"、" 攀" 、"缩" 、" 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 暗示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 “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齐读一遍明确:我们从作者选用的 "探"、"攀"、"缩"、"倾"这几个动词中,看到一位年老体胖、行动不便的父亲过铁道、爬月台时的艰难,可见作者选词的 准确这就是我们进行动作描写的第一个方法——选用准确的动词描写 结合情景,选择恰当的动词,把人物的典型性动作,特征性行为写生动】 (出示灯片)很不错,你们拿到了动作描写的第一把钥匙,我们接着往下看寻找更多的方法。
请看片段( 出示片段) :开一块雪, 露 出地面, 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 下面 些秕谷,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师生合作读这段话,同时填出动词这个片段写的是什么?(捕鸟的过程)怎样捕的呢?有哪些动作?“扫” 、“支”、“撒”、“看”、“拉”、“罩”作者把“捕鸟”大动作 分解细化 成连续的六个小动作,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明确:准确生动而又极有层次地描写了雪地捕鸟的复杂动作和过程 当然也再现了孩子们捕鸟时紧张等待、充满希望及小心谨慎的情景 (出示)大家说的很好,我们找到了 第二个好方法——分解细化动作 【 即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进行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富有连贯性 】(出示灯片)我们再来分析下别人是怎么用的练习一 :把他放爆竹的一连串动作分解为三步, 并说说他的性格特点 (同桌之间可以交流) 出示片段: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请生汇报明确:? 首先:把爆竹放在地上;? 接着:伸长胳膊往前凑;? 最后:手打哆嗦,扭头就跑明确:用 “放、伸、凑、哆嗦、跑 ”等五个动词,准确地描述出这几个连续动作,既具体地写出了 “他 ”放爆竹的经过,又生动地表现出 “他”胆小、谨慎的性格特点。
咱们接着练习练习二:按顺序 排列下列句子 ①这时,油锅腾起油烟子 ②就这样,炒鸡蛋做好了 ③只听嗞啦一声,他把鸡蛋倒在锅里 ④他往碗里打了三个鸡蛋,撒上盐,用筷子搅匀 ⑤很快,端起锅抖了两下,锅里的鸡蛋翻了两个过儿请生汇报明确:注意根据生活实际确定动作的先后顺序齐读感悟练习三 :依据训练内容提示的中心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的动作,把内容写具体如:小红走出教室,奔向雨中出示范例:小红走出教室,站在走廊里,抬起头,望了望越下越大的雨,猛地缩起胳膊,踮起脚,奔向雨中如: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慢慢地向前走着写具体 :在放学的路上,我看见一位盲人老爷爷一只手拿着竹竿,不停地敲打着地面,两只脚小心地向前挪动着练习四 :七嘴八舌,话人物,用动作分小组完成,每组推荐一人说一说 一:妈妈煎蛋 二:你值日擦黑板 三:奶奶耐心地给花浇水 四:同桌认真写作业 五:同学低头画画哪一组说得最好?分解细化动作最成功?小结:请记住动作描写的第二把钥匙——分解细化动作,把一个大动作细化为几个小动作,进行具体展示或描写,使整个动作富有连贯性除了上面两种方法,我们还可以 用贴切的词语进行修饰,介绍方法三 把动作描绘得更准确、具体、形象。
如: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 直僵僵地 镶嵌在门框里—— 杨绛《老王》齐读直僵僵地”描绘出老王最后一次来我家时,身体状况已差到极致,让人触目惊心请看到下面这个片段 (出示灯片)齐读一遍过了几分钟,我实在是按捺不住, (轻轻地)站起身来, (紧紧)抓住门把手, (一点一点)往下按,身体顶住门, 过了一会儿, 感到拉到了底, 便(死死)按住门把手往外 (悄悄)一推,露出了一丝缝隙,斜眼往外看去见无人,便(蹑手蹑脚地)移到了楼梯口,抓住墙,(缓缓地)把头往外伸默读短文,师生一起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学生根据语境在语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修饰语, 指名一生回答, 其他同学品评 最后老师呈现答案 如果学生的动词与答案有出入,老师应视情况给予相应肯定 )再读一遍比较体会,前后的差异老师 点评: 填写的词都很符合动作特点( “蹑手蹑脚 ”修饰的动作一定得轻)练习一:出示刘翔跨栏的系列照片:一声枪响, 炸裂长空 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 只见他的双腿跨越, 他的双臂摆动,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他的双眼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咱们一起来给这些动作添加修饰语双腿跨越双臂摆动双眼盯着双腿迅速地跨越双臂奋力地摆动双眼紧紧地盯着如:一声枪响, 炸裂长空。
刘翔展现出无人能及的起跑速度只见他的双腿在栏架上方迅速地跨越, 他的双臂奋力地摆动, 手臂上的肌肉也在不停地颤抖, 他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前方的每一个栏架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三种让动作描写 “动起来” 的方法, 分别是?你们掌握这些方法了吗?好,用这些方法指导我们进行动作描写根据要求,说一说五、课堂小结这堂课要接近尾声了,你掌握进行动作描写的方法了吗?六、结束语动作描写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真实可感,个性特征更加鲜明一个或一处成功的动作描写往往胜过千言万语的表白希望大家能学以致用! 除了咱们今天学习的动作描写的方法, 还有很多把金钥匙, 等待着大家继续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