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教学课件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一的教学意见研究报告.ppt
25页选修一的教学意见,广东广雅中学 许群,一、研究考纲与课标,1、课标要求,新课标说明:“本模块是实验课,所说的生物技术,是指广义的生物技术,而不限于(甚至主要不是)现代生物技术内容包括微生物的利用、酶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和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四部分这是一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实践,学习科学探究的选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收集证据等科学探究的能力,增进学生对生物技术应用的了解2、模块的学习意义,(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义;,(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拓展和加深对生物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4)领悟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凸显科技价值观的教育;,一、研究考纲与课标,3、考纲要求,4、本部分内容在2009-2011高考中的部分情况分析,,,,,二、模块教学的建议与策略,(二)本模块教学面临的现状,缺乏相应的知识贮备; 教材中绝大多数实验教师未曾做过,缺乏实验操作经验; 实验条件限制,多数实验难以大规模开展; 由于高考选修所占比例较小(10%),学生与老师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一)选修一的考试特点,以选择题为主,简答题在广东理综简答题未曾出现 考查形式可单独考查选修一,也可与必修内容综合考查,(三)教学建议与策略,1、明确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依据:依据考纲要求确定授课专题; 根据学校层次与实验条件开展实验;,建议: 1、重点学校“志在必得”,应该重视,每个专题应该详细讲解。
普通学校可在讲解过程中重点关注原理和基本操作即可 2、实验操作部分:发酵技术的实验以及酶的研究与应用建议所有学校均可开设 部分实验条件允许的学校可开设微生物实验操作; 极个别有实验条件的学校可做植物组织培养; 不建议开展PCR技术,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实验;,(1)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PCR技术 (侧重原理,结合录像),2、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并行,不同课题有不同侧重,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渗透原理,根据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分子大小等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迁移速度不同,各种分子得以分离PCR技术,变性:,DNA双链解开,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延伸:,DNA聚合酶(Taq 酶)以4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为底物,从引物起始合成互补链(7075),,(3)传统发酵技术、酶的研究与应用(学生亲身体验),理论学习后学生独立完成或分组课后完成,不占用课堂时间; 内容:自由选择,果酒、果醋、腐乳、泡菜 装置:自由选择,果酒果醋建议塑料瓶,腐乳建议广口瓶,泡菜建议密封性较好的瓶子; 时间:果酒果醋大约2-3天出现明显现象,腐乳时间稍长(10天左右),泡菜大约一周。
结果:果酒果醋成功率最高,泡菜次之,腐乳难以成功,(4)微生物技术与组织培养(学生体验部分实验过程),(2011全国新课标)39【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有些细菌可以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请回答: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和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和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微生物技术,培养基种类,,无菌操作,理论要点,,实验操作:,实验室准备环节(实验老师完成):配制培养基;培养皿等器材的消毒与灭菌;准备菌种和菌悬液学生实验操作:,倒平板(每人独立完成一个培养皿),纯化大肠杆菌(两人一组,每人一种方法),,结果观察:,1-2天后学生自行到实验室观察 优秀作品在班内进行展览; 平板划线结果较为理想; 稀释涂布法菌落不明显。
老师示范基本操作要点,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实验室操作:,实验室准备环节(实验老师完成):配制培养基;培养皿等器材的消毒与灭菌;准备外植体学生实验操作:,外植体消毒、接种,结果观察:,污染程度高(由于无法做到真正的无菌操作),小结:,1、紧扣教材主干突出,掌握实验的原理、结果等;,2、理综题目训练注意综合性,3、在条件允许前提下,建议教师亲自体验一下实验过程;,4、阅读大学教材,对前沿科学有新的了解;,3、高二后期复习阶段的建议,(1)两种模式:,按教材顺序复习:必修选修三选修一,必修一(细胞分化)+植物组织培养 必修一(酶)+酶的研究与应用 必修二(基因)+DNA粗提取和分离、PCR技术,选修溶入必修课本进行复习,(2)注意选修实验与必修内容的联系,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