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恒的月亮,丰富的意象.doc
6页永恒的月亮,丰富的意象 ——有关月亮意象的探究学习活动 保靖民中 高二 2010年秋学期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有关“月亮"的内容进行复习,了解“月亮”在古典诗歌中的深刻含义 (2) 培养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欣赏能力教学重点:月亮在古诗文中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对例句的分析使用教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使用音响、视频设备教学方法:整理-—归类-—总结--思考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搜集课内课外出现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领会意境,思考其象征意义 (2)教师准备:搜集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进行归类整理,然后制作出幻灯片,配上音乐和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月亮在古诗中是一颗明星ﻠﻠ 一悬挂在我们的头顶之上,更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的上空.中国无疑是一个诗的国度,精美绝伦的古典诗作成为中国文学舞台的一个主角,而月亮又成了古代诗歌舞台上的一颗明星诗人对月亮算得上情有独钟了.从《诗经》中“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吟唱,到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洒脱;从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到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沉;从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快,到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孤独,到处都有月亮的影子。
这月亮,凭借着怎样的魅力,居然占据了诗歌的大片天空?二、“月亮"在古诗中的意象义当你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之中,仔ﻠﻠ ﻠﻠ月亮所包含的意境,你就不再会觉得奇怪了!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光照人寰的一个普通星体,更是通脱淡泊的一种文化象征.“月亮”这一意象负载着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流转在诗人广阔的心灵空间,它是一种寄托,是一份牵挂.悬挂在诗坛上空的月亮就像是诗人的一个道具,在不同诗人的巧妙运用下,它恰到好处地展现着中国文化独特的内涵.它常变常新,永不落伍于是便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了古典诗词的每一个角落,语境不同,月的含义也有所变化,于是也便有了不同的意境:1、 月亮寄托思乡、思亲之情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他们不约而同都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表达的是诗人那挥之不去的乡愁.在这些诗作中,月亮俨然有了情和意,成了人们寄托情思的牵挂,在无形之中,月亮被赋予了“思乡"和“团圆"的内涵,成了承载诗人思绪的意象,怪不得诗人对月亮一往情深呢.2、 月亮是一种朋友间的美好祝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代文豪苏轼在人生失意之时,把酒问天,共月慨叹,留下了千古绝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美好祝愿 海上生明月,天¯ﻠﻠﻠﻠ怀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望月怀远》) 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ﻠﻠﻠﻠ 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前句写“望月",后句写“怀远",紧扣诗题,但却丝毫不露痕迹全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和对朋友深切地问候月亮表达忧情离愁ﻠ ﻠﻠﻠ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中“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
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此类作品中的月都不是“满月”“圆月"而是“残月"“新月”,取残缺、不得团圆之意,这与诗作传达的离愁别绪分外吻合3、 月是美人的象征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cﻠﻠﻠ ,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月成为美人的象征。
4、 月亮也能表现真挚爱情.爱情诗词中常常出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瑕、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天长地久 在这类诗词中,“月"暂时摆脱了传统的悲愁意象,变得温柔而朦胧,清新而明朗,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前月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句交代了恋人幽会的地点环境,渲染了情境氛围再如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全词用花、月的意象贯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恋,借“花谢月朦胧”象征爱情受阻,借“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天上月,地上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优美、花好月圆的图画,此时的月是爱情誓言的见证,是甜蜜欢愉的见证.再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暇《江楼感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风流子》中的“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月作为恋人间相思的意象不胜枚举.不论是描绘美人,还是抒写爱情,都频繁使用“月”的意象,将款款深情和欢欣喜悦寄托于明月此时的月不是冷清,不是悲愁,而是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幻化为温情与喜悦6、月亮也象征人生的圆满、缺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 三、小结“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谢庄《月赋》)一首首精美绝伦的古典诗词,把我们带入了如诗如梦的意境;一次次荡涤心灵的ﻠ ﻠﻠ让我们体味着亘ﻠﻠﻠﻠﻠ动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中秋月》)是我们古人的忧伤;此生此夜长长好,明月明年处处看,是我们今人的幸运.(如今人潞潞《夜的海》, 席慕容《乡愁》刘延陵《水手》, 朱自清《荷塘月色》,陈忠《今晚,天上一个月亮》等等.)在浩瀚的古典诗词里,众位诗词巨 ﻠﻠﻠ琀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我们也可以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让我们一起走近歌曲《明月千 ﻠﻠﻠﻠ吧。
希望此文档对您有帮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