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负债与借款费用专题.doc
5页四)负债与借款费用专题 【典型案例1】甲公司2005年初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为1000万元,票面利率为7%,发行价为1010万元,期限为5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该债券发行一年后可转为普通股股票,每100元债券面值转为80股普通股,每股面值为1元,不足转股部分以现金支付乙公司于发行当日购入了面值为800万元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并于2006年初完成了转股,占到了甲公司5%的股份,达不到对甲公司的重大影响能力其他购买者未进行转股假定交易双方未发生相关税费,与之类似的没有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8%,乙公司购买该债券的内含报酬率为6.76%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出2005年、2006年甲公司和乙公司相关的会计处理答案及解析】业务甲公司乙公司2005年初借:银行存款101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9.93②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9.93①借: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800 --利息调整8 贷:银行存款808备注: ①49.93=1010-[70/(1+8%)+70/(1+8%)2+70/(1+8%)3+70/(1+8%)4+70/(1+8%)5+1000/(1+8%)5 ] ②39.93=1000-[70/(1+8%)+70/(1+8%)2+70/(1+8%)3+70/(1+8%)4+70/(1+8%)5+1000/(1+8%)5 ]2005年末计提利息费用(收益)时借:财务费用76.81③ 贷:应付利息70 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81 借:应付利息70贷:银行存款70借:应收利息56 贷:投资收益54.62④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1.38 借:银行存款56贷:应收利息56备注: ③76.81=(1000-39.93)×8%;④54.62=(800+8)×6.76%2006年初转股时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8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9.94⑤ 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 26.5⑥ 股本640⑦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73.44⑧借:长期股权投资806.62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800 --利息调整6.62备注: ⑤39.94=49.93×80%,因为转股部分占到了总债券的80%,所以资本公积也只转80%;⑥26.5=(39.93-6.81)×80%; ⑦640=800÷100×80;⑧=倒挤认定。
【典型案例2】甲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所得税率为25%,2008年~2011年发生如下业务: 1.甲公司以出包方式筹建某生产线,出于工程资金需要于2008年1月1日借入一笔长期借款1500万元,年利率为6%,期限为4年,每年末付息,到期还本甲公司将闲置的专门借款资金用于国债投资,月收益率为2‰工程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开工,相关资产支出如下表所示:时间资产支出额(万元)6月1日1009月1日20011月1日15012月1日50 2.2009年初,甲公司以1010万元的价格发行面值为1000万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票面利率为8%,期限为3年,所筹资金未指定用途甲公司委托M证券公司代为发行此债券,M公司收取发行价格的3%的发行费用经计算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8.17%2009年2月1日甲公司又从银行贷款600万元,年利率为5%,期限为3年,每年2月1日付息,到期还本该借款属于一般借款当生产线专门借款用完后以上述两笔借款资金补足2009年有关工程的支出如下表:时间资产支出额(万元)3月1日4007月1日9008月1日因工程事故发生停工,直至12月1日才重新开工12月1日270 3.2010年有关工程的支出如下表:时间资产支出额(万元)2月1日1004月1日30010月1日150 工程于10月31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于11月2日验收合格,12月25日正式投入使用。
该生产线预计净残值为18.27万元,使用寿命为4年,采用年数总合法提取折旧,税务上认可此生产线的入账成本和净残值,但税务上认可的折旧方法为5年期直线法 4.甲公司2010年实现税前利润600万元,假定利润在各月间平均分布甲公司2011年实现税前利润700万元,所得税率为25%假定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作出如下业务的会计处理: 1.计算2008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额并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2.计算2009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额,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3.计算2010年借款费用资本化额,作出相应的账务处理; 4.计算工程完工时固定资产的入账成本; 5.作出2010年、2011年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答案及解析】 1.2008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 (1)开始资本化日为2008年6月1日; (2)截止资本化日为2010年10月31日; (3)2008年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为6月1日?D12月31日; (4)2008年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利息总额=1500×6%×7/12=52.5(万元); (5)2008年资本化期间闲置资金创造的收益=1400×2‰×3+1200×2‰×2+1050×2‰×1+1000×2‰×1=17.3(万元); (6)2008年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额=52.5-17.3=35.2(万元)。
(7)2008年非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借款利息总额=1500×6%×5/12=37.5(万元); (8)2008年非资本化期间专门借款闲置资金创造的收益=1500×2‰×5=15(万元); (9)2008年非资本化期间形成的财务费用=37.5-15=22.5(万元); (10)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35.2 财务费用22.5 应收利息32.3(=17.3+15) 贷:应付利息90 2.2009年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 (1)专门借款费用在当年资本化期间的利息费用总额=1500×6%×8/12=60(万元); (2)专门借款费用在当年创造的闲置资金收益=1000×2‰×2+600×2‰×4=8.8(万元) (3)专门借款费用在当年利息费用资本化额=60-8.8=51.2(万元); (4)一般借款费用当年加权平均利率=(979.7×8.17%+600×5%×11/12)÷(979.7+600×11/12)×100%≈7.03%; (5)一般借款针对的资本支出的加权平均数=300×2/12+270×1/12=72.5(万元); (6)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额=72.5×7.03%≈5.1(万元); (7)2009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总额=51.2+5.1=56.3(万元)。
(8)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51.2 应收利息8.8 财务费用30 贷:应付利息90 (9)一般借款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在建工程5.1 财务费用102.44(=979.7×8.17%+600×5%×11/12-5.1)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80 ——利息调整0.04(=979.7×8.17%-80) 应付利息27.5(=600×5%×11/12) 3.2010年利息费用资本化的计算过程如下: (1)专门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额=1500×6%×10/12=75(万元); (2)两笔一般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979.7×(1+8.17%)×8.17%+600×5%)÷[979.7×(1+8.17%)+600]×100%≈7.02%; (3)一般借款针对的资本支出的加权平均数=570×10/12+100×9/12+300×7/12+150×1/12=737.5(万元); (4)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额=737.5×7.02%=51.77(万元); (5)2010年利息费用资本化总额=75+51.77=126.77(万元)。
(6)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建工程126.77 财务费用79.81 贷:应付债券——应计利息80 ——利息调整6.58(=979.7×108.17%×8.17%-80) 应付利息120(=600×5%+1500×6%) 4.固定资产完工时的入账成本=(100+200+150+50)+(400+900+270)+(100+300+150)+(35.2+51.2+5.1+126.77)=2838.27(万元); 5.2010年、2011年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 (1)2010年、2011年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对比表如下:年份2010年2011年年初年末年初年末账面价值02838.27-2820×40%×2/12=2650.272650.22650.27-(2820×40%×10/12+2820×30%×2/12)=1569.27计税基础02838.27-2820/5×2/12=2744.272744.272744.27-2820/5=2180.27可抵扣暂时性差异09494611变化态势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4新增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17 (2)2010年、2011年所得税会计处理如下:项目2010年2011年税前会计利润600700可抵扣暂时性差异+94+517应税所得6941217应交所得税173.5304.25递延所得税资产借:23.5129.25所得税费用150175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50 递延所得税资产23.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73.5借:所得税费用175 递延所得税资产129.2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3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