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非选择题标准练(六)-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doc
3页非选择题标准练(六)满分46分,实战模拟,25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埃及西北部的沙漠中,分布着面积1.8万平方千米的一片洼地(盖塔拉洼地,下图所示),最低点在海平面以下133米,距离地中海约56千米近年来,人们通过挖掘隧道,并利用中国的真空管道整流(零碳)高速运输水系统专利技术无动力地引地中海水到此处,建立了沙漠渔场,并获得了成功目前,该区的“沙漠鱼”不仅解决了埃及的水产品产量不能自足问题,而且已经销售到非洲30多个国家1)指出该洼地所处区域自然环境突出的特点4分)(2)说明在该地利于“引水技术”应用的施工条件8分)(3)阐述在该洼地发展“沙漠渔业”的有利人为因素6分)(4)预测该洼地引海水发展养鱼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6分)【解析】第(1)题,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从气候、水源、地形、生物、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洼地所在区域中部低、四周高,沙漠广布、植被稀疏,河流稀疏、径流量小,气候炎热干燥第(2)题,引水管线为管道运输,该地采用管道的原因:距离地中海近,洼地海拔低,自流供水,可降低引水费用;气候干旱,蒸发量大,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该项技术无动力,后期投入小,成本低。
第(3)题,该地发展渔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销售到多个国家,可知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先进;劳动力廉价等第(4)题,养鱼业发展,水体面积扩大,调节气候的功能增强,湿度增大,温差减小;但是引海水会导致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引发地下水储水构造及水质变化;养鱼业饵料的不完全利用还可能会使得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答案:(1)地势四周较高,中部较低,(沙漠广布)植被稀疏(炎热干燥)4分)(2)距离地中海近,且洼地海拔低(低于海平面),可降低引水费用(6分);隧道与管道输水可防止水分蒸发、下渗,增大输水量(该项技术无动力,技术先进)(2分)3)(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市场需求量大;技术先进6分)(4)有利影响:利于改善当地的气候条件,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形成新的湿地环境)(3分);不利影响: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加剧,引发地下水储水构造及水质变化;会出现洼地水体富营养化等(3分)2.(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中国新疆博尔塔拉州博乐市境内的北天山山脉西部,是一个风光秀美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2 071.9米,东西长30千米,南北宽25千米,面积453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6.4米,最深处达106米,蓄水量210亿立方米。
赛里木湖是冷水湖,湖里没有植物,都是石头,水很冰冷,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2010年以来,赛里木湖水体淡化明显1)指出赛里木湖两种主要的补给类型,并分析2010年以来赛里木湖湖水淡化的原因8分)(2)赛里木湖南岸岩层上部以粘土岩为主、中部为砂砾岩、下部为破碎的灰岩,从该处穿越的G045高速公路隧道(距离湖岸150 m),在隧道施工中出现严重的涌水事故,阐释涌水来源及涌水发生的过程6分)(3)1968年前,赛里木湖无任何鱼类生存,1998年以来成功引入高白鲑等冷水鱼养殖并实现产业化,目前该湖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分析成功引入高白鲑等冷水鱼的地理条件8分)【解析】第(1)题,该湖泊位于新疆,降水较少,海拔高,补给主要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湖水淡化考虑来水量的增加第(2)题,粘土岩为不透水岩,砂砾岩及破碎的灰岩都是透水岩,夏季冰雪融水渗入砂砾岩和灰岩中,形成地下水,湖泊位置低于周围的山地,在重力作用下地下水涌出,造成涌水事故。
第(3)题,鱼类生存环境首先要保证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于湖泊中丰富的浮游生物;地理条件分析还要考虑其适应生长的环境:水温、水域、食物链等;形成我国最大的冷水鱼生产基地,即基地建设主要是市场、产量和政策答案:(1)主要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4分)原因:全球气候变暖,高山冰雪融水增多,使得入湖水量加大,淡水的稀释作用导致湖水淡化4分)(2)地下水(2分) 夏季冰雪融水渗入砂砾岩和灰岩中(2分),在重力作用下涌入施工隧道(2分)答洪涝灾害的不得分)(3)赛里木湖水域面积大、水深、低温;光照充足,多浮游生物,饵料相对丰富;湖区封闭;人工引入的“食物链”敌害少,对高白鲑等冷水鱼压力小;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种群形成快,商业周期短;淡水鱼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任答四点得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