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平菇生料栽培实验报告.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60004742
  • 上传时间:2018-11-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1.67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为了适应公司新战略的发展,保障停车场安保新项目的正常、顺利开展,特制定安保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及个人素质的培训计划平菇生料栽培实验报告  平菇生料栽培实验  一、概述  平菇在分类学上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经发现的侧耳有30多种,进行栽培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平菇等  平菇肉质厚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的%,并且平菇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成分  二、目的  1、优化平菇的稻草培养基;  2、掌握食用菌生料栽培技术要领  三、原理  培养基是为了微生物提供营养条件的有机/无机的合成基质,培养基的优化,是指通过改变培养基所含个成分的比例;对微生物进行梯度培养,根据生长状况选出最适合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四、器材原料及药品  小组器材:桶2个,菌袋和套环各20个,电子天平,托盘菇料及药品:稻草粉、石灰、石膏、米糠、克霉王  五、实验步骤  1、称料,配料:选择干燥,无霉变,无异味的秸秆粉盒米糠进行称量每组分得总量30斤,  按以下配方进行配制:  注:变量是稻草,米糠容易长霉菌  六、拌料  先将稻草粉和米糠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将克霉王、石灰、石膏、倒入水中搅拌均匀,并将混合液缓缓倒入稻草粉和米糠的混合物中,边倒边搅拌。

      最后,用手握料要用力,有水从指缝渗出而不滴落为宜此时含水量月为50%~65%之间,切记加水时不宜过急,以防培养料含水量过高从而导致改变了配方  七、装袋并接种  将拌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并压实压实应特别小心,以防用力过大将袋子压破或用手指捅破  要求:所压的料应内松外紧,便于菌生长,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并且上下松紧一致决不允许培养料中出现分层或有大量缝隙;每袋装料不超过2/3袋长建议每袋料装3~5cm压一次料,每次压到边缘时,手扶袋,一手用大拇指侧向内压,切记不宜压得太紧,用手握装好的料有松(来自:写论文网:平菇生料栽培实验报告)散感,但不散开为宜  接种:将装好的料用筷子打一个孔直到底部,在底部上一点也可以,然后将菌种均匀的洒在培养料上,接种量不可过多,只要大致覆盖住培养料即可,然后戴上套环,盖上盖子,做个标记标记:会员在袋子上用标记笔写上:组+名字+日期系别、联系方式  技术部:殷杰  平菇生料栽培要点  一、栽培场所和栽培季节  平菇老产区,杂菌基数高,有“一年好、二年坏、三年就下马”之说多年实践证明除了定期消毒每年更换场地是非常必要的一般9月至次年春天均可栽培,此时温度较低,杂菌感染率低,而平菇菌丝在较低的温度下也可生长,这样达到即能发菌又能减少污染的目的。

        二、原料及配方  1.玉米芯81%,麸子13%,石灰3%,1%过磷酸钙,石膏1%,糖1%,多菌灵%  2.棉籽壳95%,石灰2%,石膏1%,1%过磷酸钙,糖1%多菌灵%  三、优质菌种  选用的优质菌种要求如下:纯度高,无杂菌感染;菌丝纯白有光泽,生长均匀整齐,粗壮旺盛;含水量适中,与瓶(或袋)壁紧贴,无干缩、松散和积液现象:瓶装菌种菌龄30-35天,袋装菌种50天  四、建堆拌料  拌料场地应防雨防晒,最好是水泥地面人工拌料时拌前几遍翻拌要快,要均匀拌料力求达到“两均匀一充分”,即主料与辅料均匀、干湿均匀,料吸水充分拌好的料含水量为60%-65%(用手握料手缝有水不下滴为宜),pH值9-10注意多菌灵遇到石灰效果会降低应与石灰分别加入拌料后可闷料气温15℃以下,闷料6-8小时,气温15℃以上,闷料4-6小时将料堆翻堆一次后再装袋,否则易造成缺氧菌种萌发慢  五、装袋接种  选用宽20厘米长45厘米,厚5丝(毫米)的聚乙烯塑料袋,提前用缝纫机轧12行,每三行一组,共四组塑料袋用前最好先系好一头系时留厘米的头装袋前将菌种瓶外壁用%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分钟,将菌种掰成杏核大小,放入消毒的盒中。

      若菌种块过大,菌种易提前老化形成菌皮,影响菌棒质量若菌块太小,菌丝损失严重,延长生长迟缓期掰开的菌种要现掰现用  播种量一般为干料重的15%-20%(即1000千克干料需要150-200千克菌种),不同培养基的菌种播种量有一定差别(木屑菌种20%,棉籽皮和玉米芯菌种15%,麦粒菌种10%)一般  情况可四层播种上下各一层中间两层,投种比例为3:2:2:3,两头多,均匀分布,中间少,周边分布,将菌种装到微孔处可采用分层或点播播种,一般可采用点播,这样可以避免菌种出现老化带装袋时把木棒或竹棒放在袋中央等装完袋后拔出另外,菌袋两头可各放一层厚度1厘米的料让菌种在适宜的湿度下迅速萌发吃料,起到一种保护层作用  六、发菌管理  菌袋接种后,进行发菌管理在此阶段主要注意温度和通风,具体措施如下  1,严格控制料温温度最好控制20℃左右,一般每隔5-7天倒垛一次,不但把菌棒上下里外换位,还要将每个菌棒的朝向换位防止菌棒下面积水室内温差不要太大否则易产生冷凝水,引起菌袋污染  2.保持适宜相对湿度和光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既防杂菌污染又避免造成栽培袋失水光线宜暗不宜强,茵丝在暗光下正常生长。

      光线过强不利于菌丝生长  3.加强翻堆和捡杂接种后2-3天菌种未萌发,应立即补打孔接种后3-5天,菌种块萌发但不吃料,多属于袋内温度太高应立即降低培养温度袋中间有少许毛霉平菇菌丝能压住污染区的可保留菌袋水大用针扎破低部,让水流出污染绿霉轻微的菌袋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注射,严重的菌袋应及时清理出场地烧毁  4.加强茵丝后熟管理菌丝发满料袋后解开两端袋口的细绳,及时通氧,翻堆放热,轻拍菌棒,赶走水汽和杂气7天左右菌袋的菌丝更加粗壮、浓密部分菌袋出现子实体原基时,表明菌丝已经成熟转入出菇期  七、出菇管理  菌丝满袋7天左右,袋口呈现黄色水珠,即可进行出菇管理菌袋码垛前在地面上铺一层塑料薄膜防止菇体带泥,有利于洁净管理排袋时可放6-8层菌袋垛与垛之间l米排袋后要增加光照,拉大昼夜温差达到10-15℃,加大透风进行催蕾5-7天后袋口有菇蕾呈现后,要及时将袋口翻卷露出菇蕾,同时向地面四周喷水增湿空间相对湿度提高到80%-95%,温度保持在12-18℃每天通风3次,每次半小时适宜条件下,子实体原基长成子实体需7-10天可采收4-5潮当菌盖展开,盖缘变薄,即将散放孢子之前采收为宜一潮菇采完后。

      应清理料面,将死菇、残根清除干净  平菇的生料和熟料栽培平菇,原名侧耳,别名北风菌、糙皮侧耳、白平菇、美味侧耳、风尾菇、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菇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菌丝体是白色,多细胞分枝的丝状体子实体丛生或叠生,分为菌盖和菌柄两部分菌盖直径5cm~20cm,呈贝壳形或舌状,褶长,延生,较密子实体开始形成时,菌褶一直裸露在空气中,没有菌膜包围,菌褶似小刀片,由菌盖一直延伸到菌柄上部,形成脉状直纹菌柄生于菌盖一侧(偏生或侧生),白色,中实,柄着生处下凹  一.生料和熟料接种  生料接种  实验材料:棉籽壳,石灰,PH试纸,食品袋,平菇栽培种1号菌种,报纸片  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升棉籽壳→→1~2%石灰水浸泡→→漂洗至PH8→→榨干至手握不滴水→→扯松→→铺料接种→→盖纸→→包扎→→标记→→培养→→催蕾→→出菇管理  2实验步骤:将棉籽壳放入盛有1~2%石灰水的水池中,并使棉籽壳充分湿透,浸泡12~24小时捞出棉籽壳至清水池中,用清水冲洗,尽量除去泥沙,并使PH降至8用手拧法将棉籽壳中过多水分去掉至手握指缝现水而不滴下为度,并将棉籽壳松散不使成团。

        将菌种掰散,但不能用手搓  在塑料袋先铺垫一层棉籽壳约4cm,接着在料的最外围撒一圈菌种,然后继续往袋内填料约3cm,再接着在料的最外围撒一圈菌种,往袋内填料约3cm,在整个料面均匀平铺一层菌种,最后在轻轻覆盖一层料,使整袋表面都呈优势接种态势,共放3层料3层种  紧贴料面盖一层报纸,扎好袋口,放置黑暗条件下培养,温度为20~25℃熟料接种  实验材料:杂木屑,棉籽壳,麸皮,石灰,石膏,平菇栽培种,筒料袋  实验方法:  1.工艺流程:  配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采收→→转潮管理  2.实验步骤:  配置培养基:按杂木屑53%,棉籽壳30%,麸皮15%,石灰1%,石膏1%的配方配料按照料水比为1:左右加水搅拌均匀  用筒料袋装料,边装边压实,2边袋口用尼龙绳绑紧  灭菌:常压100℃,12小时  接种:采用开放式接种,用灭过菌工具将菌种接到袋口料面使呈均匀的一薄层,再套上包扎带制成的套圈,反折塑料袋口,盖上灭菌报纸片,用橡皮筋固定  发菌:放进黑暗处,温度为24~28℃,相对湿度70%以上培养  二.生料和熟料的管理  将接种好平菇的生料和熟料放在宿舍柜子里,保持长时间黑暗避光陪养。

        在3天后,菌丝开始萌发,从接种处,开始有白色的菌丝往外生长  之后,菌丝会不断生长,直至布满整个料面,这个期间为12天,在菌丝长满后,分别将生料和熟料上覆盖的报纸去除,并包扎培养,放回柜子里;在此期间,袋子里布满了水,报纸也湿了  6天后,将生料和熟料移至有散光的地方,稍微松开袋口,以便增加通气,并时不时的扫点水,以保持湿度  5天后,熟料菇蕾出现,将生料和熟料放在水池下面靠外处,打开袋口,并在袋身划破一些口子以便加强通风和保持湿度  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分别给生料和熟料浇点水  13天后,熟料开始出菇,菌盖比较小,菌柄都还是比较细,好几个一簇生长  1天后,熟料菇逐渐长,大菌盖逐渐变大,菌柄逐渐长粗  1天后,熟料长的菇可以采收因为菌盖有很多,有大有小,所以采集的时候,有2个最大的菌盖有点开伞,其他的15片菌盖边缘都还内卷  将采集后的料面上的死菇,残留菇柄以及碎块清理干净,浇点水,放置水池下外围处,以便恢复菌丝的生长每天继续早上,中午,晚上浇水,以保持湿度  三.问题思考  1.我的平菇初始菌丝长的很厚一层,我想是通风不良造成的,后来,我把菇的袋口打开,并且在袋子上也开了一些口子,才好些的。

        2.我的菇刚当菌丝长满后,依然迟迟出菇,在13天后才开始出菇的原因,我想是因为天气  太热,温度太高了,昼夜温差太小,还有就是因为菌丝长的太多,导致不出菇  3.我的平菇第二批比第一批的的菇颜色较深,我认为原因是最近天气转凉,温度比较低,还有就是光线充足,导致我的平菇第二批颜色较深  4.出菇率  生料出菇率:出菇重量/培养基的重量×100%=/×100%=%  熟料出菇率:出菇重量/培养基的重量×100%=/×100%=20%  5.通过这次对平菇进行生料和熟料的栽培,我觉得生料栽培方式泰国粗放,很容易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生染菌现象,而熟料,因为其培养基在接种前是灭过菌的,所以他被污染的几率是相对比较低的,只要在操作过程,管理过程中不出现什么大的问题,我觉得熟料的出菇率是比生料的出菇率高的目的-通过该培训员工可对保安行业有初步了解,并感受到安保行业的发展的巨大潜力,可提升其的专业水平,并确保其在这个行业的安全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