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西二线Ⅰ标经理部三分部预加固桩施工组织设计(1).docx
42页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NXZQ-1标项目部三分部 预加固桩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说明 21.1编制依据 21.2编制原则 21.3规范、标准 22 工程概况 32.1 工程技术标准 32.2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数量 32.3地形地貌 42.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42.5气候条件 42.6工程特点 53施工总体部署 54施工进度安排 55施工准备 55.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55.2临时工程安排 96主要项目施工方案 96.1总体施工方案 96.2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 127质量保证措施 207.1质量方针与目标 207.2质量保证体系 207.3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217.4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228既有线施工安全保障措施 238.1安全目标 238.2安全保证体系 238.3安全技术措施 248.4电缆保护措施 289既有线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99.1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299.2应急处理程序 309.3联络步骤: 319.4针对可能发生的紧急抢救情况 3410环境保护措施 3610.1保证体系管理机构 3710.2环境保护教育 3810.3环境保护检查 3810.4施工环境、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措施 3811维稳措施 3912廉政建设保证措施 41 附图1《预加固桩施工图》 附图2《预加固桩Ⅰ-Ⅰ桩钢筋布置图》 附图3《预加固桩护壁钢筋布置图》宁西线增建二线工程NXZQ-Ⅰ标项目部三分部预加固桩施工方案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 (1)国家及铁道部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及铁道部现行有关设计、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3)铁道部文件铁办[2008]190号文、铁运[2010]51号文;(4)武汉铁路局文件武铁总[2008]331号文、武铁运[2010]173号文;(5)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改建铁路宁西线南阳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施工图路基工点设计图《宁西二线南合施(路)-NXZQ-1-135-2》图、《宁西二线南合施(路)-NXZQ-1-135-3》图; (6)铁道部及武汉铁路局下发的其他关于既有线施工的相关文件、规定; (7)工程现场调查资料; (8)本单位的施工技术能力、机械设备能力及相关工程的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 (1) 确保业主要求的总工期,根据工程特点部署施工组织机构和优选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按照控制工期的重点工程和技术难点工程,分轻重缓急,合理安排各专业施工顺序和工序的衔接,注意雨季对施工的不利影响,统筹兼顾,均衡生产,确保工期兑现 (2) 从组织机构、施工方案、机械设备配备、工程材料供应等方面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 充分考虑并做好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工作1.3规范、标准(1)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发改基础〔2009〕2683号)2) 铁道部《关于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铁鉴函〔2011〕820号)3) 宁西铁路西安至合肥段增建第二线NXZQ-1标施工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答疑书等; (4) 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5) 本公司积累的施工经验,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2 工程概况 K618+117.5-K618+219.5段为挖方段路基,位于信阳东站站场改造路基范围内,本段路基为膨胀土深路堑,开挖前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加固桩对路基边坡进行防护,桩身截面积尺寸为2m宽*2.25m厚,桩间距(中-中)为5.0米,共计21根,均为Ⅰ类桩,桩长11m(悬臂端4m,锚固端7m),预加固桩桩间设C25混凝土桩间挡墙,墙高4.7m,墙宽1.2m,墙胸、背坡均为1:0.3。
2.1 工程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见表2.1-1 主 要 技 术 标 准 表2.1-1序号指 标 名 称单位数量1铁路等级铁路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最小曲线半径m本段位于直线段4最大坡度‰65机车牵引种类电力6机车牵引类型SS7D、HX2B7闭塞类型自动闭塞2.2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数量预加固桩起止里程为K618+117.5-K618+219.5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2-1 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2.2-1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线路全长m1022预加固桩根数根213预加固桩总长延米2314预加固桩C30钢筋混凝土m³10405桩身钢筋t41.346护壁C15混凝土m³6807护壁钢筋t10.88桩间C25混凝土挡墙m³338.42.3地形地貌本段为深路堑边坡加固,地势起伏较大2.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2.4.1工程地质(0)人工填土,Ⅱ(1)Q4al粘土,褐黄色,硬塑,σ0=180kpa, Ⅱ(2)Q4al+dl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σ0=200kpa, Ⅱ2.4.2水文地质条件坳谷地下水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埋深1.4m,岗地地下水大于1.5m,无侵蚀性。
2.5气候条件路基位于淮河中上游以南、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属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冬夏季风气候交替影响气候变化较大,境内年平均气温为15°C~15.5°C,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4°C~2.1°C,最低值为-16.7°C~-20.9°C,土壤冻结深度为20cm,七、八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9°C~28.3°C,最高值为39.6~41.5°C六七月份是江淮流域梅雨季节,降雨量大面广,尤其是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由于地形对空气的抬升作用,暴雨强度大,为雨量过于集中地带,会造成洪涝灾害湖北省境内,历年最大降水量为1255~1455m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1100mm本地区五至八月份降水量多,可达全年降水量的50%~60%以上2.6工程特点本段路基与既有线并行,线间距为5.3m行车结合紧密,受运营影响大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施工风险高由于并线区段在大型机械施工易造成施工侵限的情况,影响既有线运输安全为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根据机械设备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5米内、5-6米以及6米以上绕行地段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同时加强既有线施工管理,严格执行铁道部及武汉铁路局下发的关于既有运营线施工的相关要求、规定,制定各项有针对性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3施工总体部署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组织设计,宁西三分部下设三个施工工区,由一工区负责预加固桩的施工,工区初步计划安排一个作业班组进行此段预加固桩的施工4施工进度安排4.1施工进度安排原则依据业主对信阳东站施工进度的要求,结合项目经理部三分部现有资源配置,充分保证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流水作业及相关工程的施工顺序预加固桩工期计划安排:计划开工日期:2012年11月15日;全部工程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2月15日;总工期3个月,计92日历天5施工准备5.1施工准备工作计划5.1.1征地拆迁预加固桩施工在既有线地界范围内,施工用地不需要征地拆迁5.1.2施工技术准备⑴学习并熟悉既有线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⑵组织施工技术调查⑶组织线路复测,建立导线、水平控制网,控制网覆盖本段路基⑷编制特殊工序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并下发5.1.2.1工程试验为提高检测手段,确保工程质量,工程项目经理部设一个中心试验室,位于拌和站配试验室主任1人(由具有丰富工程试验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担任),试验技术人员4人,试验工6人,并按相应工作职责配备足够的试验设备,组成试验检测体系,为工程实施和控制工程提供试验保证本工程试验检测项目:根据项目部对试验设施及人员配备情况,按照业主审批的项目,归类如下:① 原材料检测:水泥、钢材、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石材、泥浆、粉煤灰常规试验项目。
土工类:土的颗粒分析、塑液限、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承载比、自由膨胀率②砼及砂浆类:砼的强度、凝结时间、砼配合比、坍落度、含气量、泌水率、抗渗等级、回弹强度、喷射砼试件加工、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砼芯样强度、砂浆强度、砂浆稠度、砂浆分层度③标准试验:砼、砂浆配合比试验,土的击实试验,空隙比试验对于工地需要而我部中心试验室无法完成的检测项目,我部将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5.1.2.2工程测量工区设测量主管一名,配测量技术人员3人,负责预加固桩的测量放线与报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见表5.1.2.2 -1 表5.1.2.2-1 测量仪器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产地单位数量备注1全站仪索佳台1 2RTK上海华测台3 3精密水准仪苏光台3 4铝合金塔尺5m把4 5双面尺3m把2 5.1.3施工人员的配置为确保业主质量、安全以及进度要求,经理部对一工区施工管理、配合人员进行了配备,人员配备见下表:序号姓名职务备注1范建荣副经理负责全面工作2宋建波队长负责现场施工安排3王安格技术主管负责施工技术4薛亚军测量主管负责施工放样5罗鹏技术员配合主管工作6高金辉安全员现场安全防护7郭永强材料员材料采购8李晓峰防护员线路防护9王西战防护员线路防护 一工区根据三分部经理部对预加固桩的工期进度安排,对预加固桩现场施工队人员进行人员配备,施工人员配备见下表:序号工种数量(人)备注1人工挖孔202起重工2持证上岗3水电工2持证上岗4空压机工2持证上岗5机修工16混凝土工87汽车司机2持证上岗8普工109木工210架子工511钢筋工812电焊工2持证上岗5.1.4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按照施工计划组织工程机械设备进场施工。
从公司机械租赁中心及其他工地组织机械设备进场物资设备部对进场机械建立施工档案,确保机械合理配置和投入使用主要机械设备需用量见附表5.1.4-1表5.1.4-1 预加固桩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卷扬机装置台10自卸汽车lOt辆2装载车台2风钻10空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