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数学教案质数和合数.pdf
8页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评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人教版新课标一、创设活动情景,复习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了,下面请同学们用老师为大家准备的这些长方形或正方形纸板每个小组做一个封闭的长方体纸盒比一比哪一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最先做完,下面开始吧!2、小组合作,利用长、正方形纸板动手制作长方体纸盒3、师:同学们合作得很好哪个小组的同学能说一说你们制作的长方体纸盒它得基本特征,指出它的长、宽、高,并分别指出和长、宽、高相等的棱生 1:长方体有 6 个面、12 条棱、 8 个顶点生 2: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生 3:长方体的 6 个面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生 4:拿着长方体指出它的长、宽、高师: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再展平教师将长方体表面积教具展开贴再黑板上)简析:此环节为学生创设了充分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并使学习数学成了一种乐趣,从而唤起了学生观察、探究、发现数学规律的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铺垫,使学生顺利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请同学们观察自己制作好的长方体纸盒,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明六个面。
师:长方体有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怎么样?生:(拿着手中展开的长方体)上面和下面、左面和右面、前面和后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它们的面积相等师:有几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生:总共有三组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师:刚才我们观察了长方体的展开图形,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形(课件演示正方体展开图形)师:展开后的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有几个相等的面?生:每个面是正方形的,有6 个相等的面师:(指着两个展开的图形说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 个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简析: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表面积的概念,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认真观察,使其更清楚的看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也为下面学习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做好准备2、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师:既然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那么怎样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们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生合作探究计算方法,汇报如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8 页 - - - - - - - - -生 1:我们组列式是 656563635353,分别求出长方体上、下、前、后、左、右6 个面的面积,再把它们的积加起来就是它们的表面积。
生 2:我们组列式为 652632532我用 652 求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用 632 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用 532 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然后把三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生 3:我们组列式是( 656353)2我用 65 求出上面; 63求出前面; 53 求出后面然后用它们相加的和再乘以2,就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因为长方体六个面中分别有三组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 4:我们组列式是( 5353)6532我用 5353 求的是长方体展开后大长方形的长,再乘以 6 就求出上下、 前后 4 个面的面积; 532 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最后再求出它们的和生 5: 我们组制作的长方体纸盒和他们的不一样,因为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所以我列式是: 634332,我用 634 求的是上下、 前后四个面的面积;用 332 求的是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师:你们计算的很准确!你们组制作的长方体纸盒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你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找到简捷的计算方法, 很值得学习 生活中的长方体确实是各种各样的,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好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师:长方体的表面积我们会计算了,那么正方体的表面积应该怎样计算?生 1:正方体同长方体一样都是六个面,而这六个面的面积是相等的, 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以我认为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乘以6。
生 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面积相等,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等于棱长棱长 6简析:当学生理解表面积的概念后,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求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长方体纸盒,通过讨论、测量、计算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降低了理解的难度, 也进一步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合作和探求知识的意识 在此环节中学生不仅自己主动经历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到了表面积的意义, 而且也使自己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1、师出示一个长方体药盒,问:你能计算出它的表面积吗?(不能为什么?(生:因为不知道每个面的长和宽、)现在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10、8、6 厘米,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吗?只列出算式不计算2、生独立计算3、师:通过列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只要知道了长方体的长、宽、高,我们就可以求出它的表面积简析:此环节是加强了学生对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深化巩固,也是对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过程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师:请同学们拿出正方体药盒,帮助工人师傅计算一下要加工100 个这样的药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8 页 - - - - - - - - -2、师出示一个正方体纸盒,让学生观察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有5 个面)告诉学生它的棱长是10 厘米, 求出制作一个这样的纸盒至少要用多少纸板?(只说算式)3、 师: 假如我们的教室要重新粉刷, 你能计算出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利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测量工具,分工合作,看哪一个组最先计算出结果。
可把学生分成两个或三个组,在实际测量中遇到困难可与本组同学或老师进行交流)简析:数学学习,从理解知识到具体应用,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次“飞跃”本节课所设计的练习题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物品,灵活应用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解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中发展智能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了数学的本来面目五、课堂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简析:归纳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总结交流学习方法,对知识的掌握及今后的学习相得益彰反思: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积极创设各种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教育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矛盾,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活动的设计, 使活动的内在结构以及活动之间的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敢于求知、求异的探索态度,善于求新、设疑、迁移的学习能力,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 其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 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来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地学习和实践因此在教学设计中, 要注意选取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的活动,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第三、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开展, 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假设并制定科学探究活动计划,有利于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统计等,有利于学生思索并得出结论。
第四、探究活动要在情感态度上与儿童贴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评析】本着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实施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主体实验的两条基本原则,即诚心诚意的让学生做主人, 严肃严格的基本训练通过老师提供的材料,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环境氛围,在教师的引领及点拨下, 让孩子们自己去认知、 去概括归纳总结, 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让更多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中幸福的主人, 使孩子们获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学习质量得到提高 本着这一教学理念,这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大的框架框架一:从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重建长方体、正方体表象,为解决本解决本节课的知识搭建一个前台框架二:建立表面积概念在提供实物这一材料下,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调动多个感官来很好的认识、理解表面积这一概念框架三:探求表面积计算方法在深刻建立表面积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小组的两两合作,由已建立的知识经验通过合作交流很快得到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并从中比较, 选择出较简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8 页 - - - - - - - - -捷的方法,继而得到公式,由于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在长方体研究透彻后,轻松的得出求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框架四:巩固练习公式得出后的基本应用,通过老师手中香皂包装盒表面积的计算,及时对知识进行反馈框架五:解释应用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会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孩子们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巨大作用,并在应用中提升对数学理解的质量,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习, 再到提升练习的设计, 在交流思路的过程中, 还渗透了审题意识及习惯的养成, 并使孩子们体悟到遇到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灵活而又准确的找到解题方法框架六:谈本节课的收获孩子们从知识目标上谈, 同时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谈自身的体会与收获,对数学这一许多人认为枯燥的学科中产生丰富的情感,激发起孩子们热爱数学的美好情感在这节课中,每一个孩子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被极大的调动了起来,从问题的提出到交流, 整个过程可以看到孩子们都在主动热烈的参与,特别是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不同的求法时, 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不时的在课堂上迸发,有的从长方体两个相对的面为一组去分析,得到求法; 有的把长方体的上面、 前面和左面分为一组去求; 还有的孩子从长方体展开的平面图去求,更可贵的是有的孩子能够想到用底面周长乘以高再加上、 下两面面积的方法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对问题的思考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 思维的深度得以发展。
另外,孩子们语言的表述清晰、准确,声音洪亮,手拿学具示范时动作落落大方,谈体会与收获时精彩的发言给老师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从这节课上, 可以看出孩子们对数学的情感是积极的,参与是主动的,同时,在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数学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获得了有效学习这节课存在着一些遗憾的地方,例如:在探求长方体表面积方法的交流过程中,由于课堂上的生成情况较多,在处“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3、24 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质数和合数是数论中的重要内容,数学家们对质数和合数的理论在不断地研究在小学阶段,教材安排的知识和合数是从因数、倍数的基础上的初步认识,为后面学习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以及约分、通分打基础由于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难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或事例情境展开,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到本课为止,已经出现了因数、倍数、偶数、奇数等概念,有些概念对学生来说会产生混淆,如偶数和合数、奇数和质数,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理清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找 20 以内的数的因数和分类,认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理解掌握了质数和合数的意义,就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在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会用筛法找出100 以内的质数并加以记忆3. 在研究质数和合数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大胆质疑、 富于探究的精神和数学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8 页 - - - - - - - - -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难点:能根据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