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市初中九年级化学《1.3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案.doc
8页第 页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教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1.教师讲解和实验活动,了解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2.认识化学实验在学习和研究化学上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要求〗了解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1. 学习化学需要借助化学符号(或者化学用语) ,初步认识化学符号在化学学习上的重要性2. 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责任感教学准备集体备课意见和主要参考资料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苏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备课纸 第 页教学过程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碱式碳酸铜的性质探究:俗名:铜绿——绿色固体,不溶于水,化学式为 Cu2(OH)2CO31、铜绿和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有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原理:碱式碳酸铜 + 盐酸 → 氯化铜 +二氧化碳 + 水Cu2(OH)2CO3 HCl CuCl2 CO2 H2O结论:碱式碳酸铜能与盐酸反应2、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现象: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管口有水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原理: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Cu2(OH)2CO3 CuO CO2 H2O结论: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装置特点:试管口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倒流管底,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结论] 碱式碳酸铜是一种绿色固体,能和稀盐酸反应,受热易分解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常用科学探究的方法: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方案 4)实验观察5)得出结论 6)验证结果(反思) [探究]:镁条的性质探究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易折断,有导电性,不易被磁铁吸引化学性质:1、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少量的白烟原理:镁 + 氧气 氧化镁点 燃 →Mg O2 MgO——白色固体用途:军事上作照明弹、信号弹,烟花,镁光灯2、镁和白醋的反应现象:产生气泡,放出热量,镁条逐渐消失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现象:红色固体表面变黑 (火焰出现绿色)原理:铜 + 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铜丝不能和白醋反应三、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师生对话:为了国际交流统一、使用的方便使用一些符号表示元素名称、物质的名称、化学反应 (板书)尝试记忆: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物质的化学式 页边批注观察思考:根据下表中物质的化学式,试分析哪些物质中含有氢元素或氧元素,元素符号、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物质 化学式 组成元素 物质 化学式 组成元素氧气 O2 氯化氢 HCl 金刚石 C 氧化镁 MgO 镁条 Mg 石灰水 Ca(OH)2 氨气 NH3 碳酸氢铵 NH4HCO3 化学方程式如:2Mg + O 2 2MgO点 燃 = =加注名人名言第 页板书设计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1、铜绿和稀盐酸的反应现象:绿色固体逐渐消失,有气体生成,溶液变为蓝色。
原理:碱式碳酸铜 + 盐酸 →氯化铜 +二氧化碳 + 水Cu2(OH)2CO3 HCl CuCl2 CO2 H2O2、碱式碳酸铜的加热分解现象:绿色固体变为黑色,管口有水生成,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原理:碱式碳酸铜 氧化铜 + 二氧化碳 + 水△ →Cu2(OH)2CO3 CuO CO2 H2O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1、镁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少量的白烟原理:镁 + 氧气 氧化镁点 燃 →Mg O2 MgO——白色固体2、镁和白醋的反应现象:产生气泡,放出热量,镁条逐渐消失铜丝在空气中灼烧现象:红色固体表面变黑 (火焰出现绿色)原理:铜 +氧气 氧化铜△ →Cu O2 CuO三、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作业设计化学教与学自主学习教学反思页边批注加注名人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