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三单元10.2《滋养心灵》参考教案.docx
6页七年级上册 《10.2滋养心灵》 教学设计课题 10.2滋养心灵单元第三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七年级上册课标要求能够懂得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蓬勃的朝气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树立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培养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教材分析《滋养心灵》是第三单元第十课第二框内容第十课保持身心健康阐明了整课的核心观点第二框主要阐述了心理健康与精神丰富对于幸福生活的重要意义,阐明了滋养心灵的方法将生命教育引向精神层面,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安全观、健康观和幸福观初步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的健康心理素质,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能够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并且不断的丰富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境界,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也为第四单元教学打下了基础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情况看,初一年级的学生有了更丰富的知识,更开阔的眼界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学生已经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初步认识到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但是初一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学生的分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还不强,有可能出现心理脆弱、精神困顿、行为失控等情况,不懂得敬畏尊重珍爱生命,甚至会漠视生命,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极端行为。
因此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掌握滋养心灵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提升精神境界,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十分必要的核心素养目标健全人格:珍爱生命,能够自我调节和管理情绪,具有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具有社会适应能力重点如何滋养心灵难点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要求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今日抽背保持身心健康的意义? “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引入课题:10.2滋养心灵学生思考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讲授新课(PPT图片+材料呈现)探究一 为何滋养心灵?生活观察(1)上述生活方式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2)良好的生命状态仅仅指的是身体健康吗?(3)你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吗?说说你的体验和感受笔记整理】1.为什么要滋养心灵?探究二 如何滋养心灵?小俊为什么主动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师生归纳:能帮你缓解心理压力,有助于我们促进心理健康展示材料上述数据给我们什么启示?心理健康是什么?【笔记整理】2.心理健康的表现是什么?提问:异常心理有哪些?教师讲解异常心理探究与分享思考:这些是心理健康的表现吗?出现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办?师生归纳: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心理调节的方法播放视频:心理调节的方法每年的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你知道525心理健康日吗?思考:设立心理健康日给我们什么启示?师生归纳:点亮心灯,向光而行1.关注自我:深入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健康状况,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2.建立支持系统:与身边的同学、朋友、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分享彼此的感受和困扰,共同寻求解决方案。
3.培养积极心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障碍4.参与心理健康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讲座、培训、团体等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5.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等健康生活习惯,为心理健康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小采访:成长中你遇到过哪些“不如意”的事?你有过以下的经历吗?你怎么看待这些经历?教师归纳: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是有挫折与坎坷有起伏与波澜就像一幅心电图一样有高潮与低谷说明:成长的道路不会总是鲜花铺路,也会有一些坎坷和泥泞讲述蔡磊的经历2019年的秋天,41岁的蔡磊在这一年拿到了生命给他一份绝望的考卷——被确诊渐冻症,生命周期只有2到5年视频:蔡磊——“抗冻”到底思考: 面对挫折,蔡磊是怎样做的?你能向他学习什么?师生归纳:【笔记整理】3.如何保持心理健康?思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归纳:精神风貌反映着我们生命状态,(2)滋养心灵需要不断丰富精神世界我们有过精神生活的需要一个人不仅仅依赖粮食(物质)活着,还要依赖希望(精神)正是有了希望,人们才能奋发坚强,积极向上。
名人故事互换人生假如你一生下来就没有四肢,你还想活在这个世界上吗?你觉得你的生活会过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活动或体验,可以增加心灵的丰盈程度,丰富我们的精神?【笔记整理】4.如何滋养心灵?启思导行材料阅读思考感悟各抒己见材料阅读思考感悟各抒己见材料阅读思考感悟观看视频材料阅读各抒己见思考并感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通过创设开放性的情境问题“你希望将来自己还能参加什么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这也是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命题的要求,即通过真实情境、设置开放性、探究性任务考查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程度,做到融知识、情境于一体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完成分层作业教学反思 6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