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doc
6页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祝庆武(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中学高级) “教什么,怎么教”与“学什么,怎么学”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教师走上讲台、开展教学首先要面对的一般性问题 合理制定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这里既有教师教的学问,也有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教学思想、教学能力、教学经验、教学智慧的综合体现 处理好“教什么、怎么教”与“学什么、怎么学”的教学问题,包括正确认识和使用教材,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等等,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的思考、落实并加以总结,形成能力和经验,这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是一名教师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认真解决的问题 那么,这样一个教学常态的问题,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今天我们重新提出来研究,是因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给高中美术课带来了新的活力新课程中,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特点、模块教学的课程结构设置、鉴赏与实践动手操作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等等,对于广大美术教师来讲,都是从未经历过的一个新课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完成新课程、新教材所设置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开展教学?已成为广大教师最关注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新课程下“教与学”的根本问题,首先就是要在学习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考、理解和落实课改精神推进理想课程向现实课程的转变,促进课程理念向课程实践的转化,将课程目标融入到学科的教学行为之中,将课程内容落实到学科的教学实际之中,从而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高中美术新课程的教学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组织实施?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把高中课程改革的理念贯穿于美术课程中,是一次创新性的探索,在课程内容方面有了突破和创新例如: (一)多样性和选择性是这次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 5个系列、 9 个模块,恰恰是这一基本理念在美术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内容是这样描述的: 由于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学生需要发展不同的美术能力为了满足学生多方面的要求,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设置了以下五个内容系列,供学生自主选择 系列 1:美术鉴赏 系列 2:绘画、雕塑 系列 3:设计、工艺 系列 4:书法、篆刻 系列 5:现代媒体艺术 大多数教师已习惯的高中美术课程是以单纯的美术欣赏为主要内容的,这种认识会造成很多人模糊的印象,影响对新的美术课程的认同。
其实,以单纯的美术欣赏为主要内容的高中美术课程只是一个特定时期产物,在高中美术课程发展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将欣赏和操作活动结合起来的所以,新的高中美术课程,应该说是一种对完整性美术课程内容的恢复 (二)采用学分管理,每个学生必须修习三个学分方可合格毕业选择一个模块修习 18 学时可获得一个学分,《课程标准》建议学生先选修“美术鉴赏”获得一个学分,再选修其它模块获得另外两个学分,即“ 1+2”的选课策略 由于高中美术课受到师资和教学设备条件的影响极大,因此,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的安排必须也应该具有多样性和弹性,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师资和设备条件 5 个系列、 9个模块可能一个学校在短期内无法全面开设,但可以通过努力逐渐开设偏远和贫困地区可根据现有的条件开设能够开设的课程 《课程标准》也指出,虽然一名美术教师不可能胜任所有美术门类的教学,但也不能只开设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某一门课,使学生失去选择的机会作为普通高中美术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开设三个模块课程的能力例如,开设美术鉴赏课程的能力,开设一门绘画(或雕塑)类课程的能力和开设一门设计(或工艺)类课程的能力 高中美术课程确立 9 个教学模块,只是对美术学习内容进行了大体的划分。
实际上每一个模块都是由各学习项目组成的如绘画模块中就有水彩、素描、中国画等组成,每一个学习项目中又可分出若干个小项目,如中国画中又可分出山水画、花鸟画或人物画这些小的项目都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 18 学时的模块教学中去体验、去学习,获得相对完整的知识和技能 在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利用好教材并从中挑选能够有效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时不要受教材所局限,要发挥教师自己的特长来完成好教学,做到“因校制宜”,灵活机动,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原则下,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开发教学内容 新的高中美术课程提出的理念和内容,对于所有美术教师都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我们摸着石头过河,在实验过程中积累经验如果我们设定种种可为与不可为的框框,就会将多种可能扼杀掉所以,在高中美术新课程的实施中,应考虑如何安排模块教学内容,允许教师大胆实验和探索,从而给我们的高中美术课程积累丰富的经验,使高中美术新课程实验成功的几率增加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全体学生的发展高中美术课的开设不是为了搭建高考的平台,更不是为了培养少数专业美术家,因此,制定高中美术课的教学内容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高中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并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高中学生美术学习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不宜过高、过难、过于专业化。
案例 1: (参见教学录像课)北京九十四中青年美术教师王淼在工艺模块的教学中,使用的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她设计的“丰富灵巧、自然温馨——手工编织”单元教学,首先从历史悠久、材料丰富、手法多样、应用广泛四个方面,让学生认识编织工艺的基本特征与艺术价值,认识编织工艺与生活的关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将大量古今优秀的编织工艺品呈现在学生面前,引起了学生对这一传统艺术的热爱,并激发了他们学习编织工艺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师还为学生安排了丰富的工艺实践课,体验工艺制作如何按既定设计方案并依照规范程序制造出理想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学会了用纸条、纸藤等材料及民间草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念,学会用工艺实践活动来改变美化我们的生活,体验到了按照美的规律加工制作工艺品的乐趣 此课就教材而言,提供的内容虽然丰富,但将其设计成单元教习,完全照搬课本就不适宜了,教师能够在合理利用教材图文资料的基础上,重新设计课堂作业的内容和方法,使实践课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得到了统一 这个案例说明,课程进入到教学实施的层面,如何把课程标准转为教学实际,真正实现有效学习;如何把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内容,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是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精心设计的。
二、高中美术新课程的特点与常用的教学方法 新的高中美术课程内容拓展了,实践操作活动增加了,我们应该如何改进和丰富教学方法,新课程有哪些突出的特点?有哪些常用的教学方法可以适应高中的美术教学? 从传递美术文化角度看,美术学科教学方式应分为:语言传递信息,直观形象传递信息、操作训练、作品评鉴四类,从育人角度看,还应增加对学生行为影响和行为指导的教学方式这五大类教学方法相互间是灵活交织运用的,只不过是在某一阶段某一时刻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 (一)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指通过教师以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和指导学生学习美术的教学方法,是高中美术课教学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二)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美术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主要依靠眼睛的“看”来感知美术教学同样也是依靠直观形象进行形象性、直观性是美术教学的最大特点,以直观形象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是最能体现美术学科特点的,也是必须采用的教学方法其包括信息技术应用、演示法、教学示范、观摩法、观察比较法 (三)以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教师为使学生掌握美术技能、能力以及理解美术,而指导学生按照美术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练习活动的教学方法。
主要包括:写生法、创作法、工艺法、临摹法等 (四)以评鉴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使学生理解,领悟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并学会分析和评价,从而提高美术能力的方法 (五)以行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是指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心和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对学生予以良好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教学方法 面对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教师在运用一般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该针对美术学习和特点,重视对新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 美术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完成美术教学任务,实现数学目标,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相互作用的一系列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作用,好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教学方法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和美术能力提高得快慢,还关系到学生人格的成长,所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也是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必须研究的课题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双向活动的体现,不仅是教师的教授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教学运动过程中教法与学法两个方面的统一体,教师的讲授、演示、提问等教法,决定了学生随之采用的聆听、观摩、思考、回答等学法。
学生观察、临摹、写生或操作练习,又决定了教师的指导、启发等教法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问题或遇到难点,则要求教师为之再讲授和再示范,或变换教法予以解决学生的“学”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得到解决,教师必然要考虑自己“教”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学”的方式方法是否存着问题所以,教法与学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 案例 2: (参见教学录像课片断)北京汇文中学美术教师庞磊在执教“象征的艺术——标志与视觉识别系统”一课时,较好的运用了讲授式和谈话式的教学方法并发挥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直观性、形象性的优势,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点: 1 .讲授的内容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使学生对于标志的定义、构成元素、构思手法、设计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获得了完整的知识这些美术知识学生知道的不多,虽然在生活中他们能看到大量的标志,但这些专业的知识的获得,学生还是主要来自课堂,教师准确地讲授将使他们享用一生 2 .教师的语言准确、精炼、清晰、生动、有趣、富有情感语言准确一方面是教师名词术语用的准确,同时语言也很好地进行了组织,精炼、不罗嗦教师能够做到充满情感地讲授,再配以适度的表情和适度的手势,结合屏幕上的优美作品,创设了很好的审美情境。
3 .教师把讲授的内容重点变为可视文字语言的板书并与直观形象的课件演示相配合,就把听觉信息同时变为可视的文字和直观形象展示给学生,可以使学生进行视觉反馈,以便于理解和记忆 4 .本课是以培养学生美术技能为主的实践课,讲课的内容不可过多教师合理分配时间,讲授(包括演示)时间大概 15 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留给学生完成作业,进行实践体验 讲授法是师生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庞磊老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语言素质好的特点,运用讲授法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情境,不仅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也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可见讲授法仍然是美术教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是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将这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更加合理和有效 案例 3: (参见教学录像课片断) 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特级教师刘存惠讲授的高中美术绘画模块一节课“彩墨相映、挥洒性情的写意花鸟画”是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的示范,是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的成功案例,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 本课是人美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绘画的一节课,是由 刘存惠老师编写的刘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所讲的中国画笔墨画法并不是简单地将美术专业知识体系与技法大全浓缩与再现,而是精心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与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教学的 基本内容,教师以‘“笔、墨”为重点,告诉学生写意画这样用笔,这样用墨。
并通过荷叶,荷花的画法,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