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妇画像》与《金锁记》中意象的比较研究.docx
3页摘要:《贵妇画像》与《金锁记》中“光”和“ 飞”的意象分别象征着幸福和自由 不同的是,前者运用意象对比来描述伊莎贝尔婚前和婚后生活的巨大反差,而后者则凭借意象的反复来展示七巧日趋疯狂的心态本文主要比较两篇小说中意象的选择、表达方式与功能上的异同关键词:意象;中心意象;意象对比;意象反复亨利·詹姆斯与张爱玲都是制造丰富生动的意象的高手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她小说里意象的丰富,在中国近代小说家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夏志清,1979)Alexanderttolder—barell 也说:“Images in James’s novels are an essential part in his expression of eternal values(詹姆斯小说中的意象是他表达永恒价值的必要手段) ”(Holder—barell,1966) 《贵妇画像》与《金锁记》是他们的代表作之一因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外部条件,以及整个人类发展过程,乃至人类的认知机制都存在共性,所以不同的民族可能运用同一意象来表达对同类事物的认知和情感 《贵妇画像》和《金锁记》中光象征着快乐、幸福和希望当伊莎贝尔沉浸在订婚的喜悦中时,古德伍德的到来熄灭了她脸上的快乐之光。
不幸的是,婚后幸福之光逐渐黯淡下来, “阴影越来越浓,仿佛奥斯蒙德有意把她的希望之光一个个地吹灭似的 ”⋯ 沃尔夫短暂的罗马之行是“ 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值得庆幸的是在小说的结尾伊莎贝尔重新看到了微弱的希望之光 “那漫长的未来掠过伊莎贝尔的眼睛,她依稀辨出了它那隐隐约约的影子她不能逃离,她应该坚持到底 《金锁记》中光的意象也表达出同样的意思当七巧面对季泽出人意料的表白时,她情不自禁地“低着头,沐浴在光辉里,细细的音乐,细细的喜悦⋯ ” 爱的光芒也曾经照亮了长安灰暗的人生当她与世舫初次相见时, “玻璃窗上面,没来由开了小小的一朵霓虹灯的花”随后长安的爱情之梦更加灿烂, “隔着半透明的蓝绸伞,千万粒雨珠闪着光,象一天的星一天的星到处跟着他们,在水球银烂的车窗上,汽车驶过了红灯,绿灯,窗子外营营飞着一窠红的星,又是一窠绿的星 ”两本小说中“飞” 的意象意味着追求幸福的自由 《贵妇画像》中,古德伍德的眼中的伊莎贝尔长着双翅,需要自由美丽地翱翔沃尔夫也认为她“在蔚蓝的天空中高高翱翔,沐浴着灿烂明丽的阳光,俯瞰地面上的芸芸众生”¨ 当伊莎贝尔为意外获得巨额遗产而忧心仲仲时,他劝她“不要紧张兮兮,不要头脑发热;张开翅膀,飞离地面”。
与《贵妇画像》中快乐的意象不同, 《金锁记》表达的是不能自由飞翔的痛苦当七巧饱受情感压迫将爱情寄托与姜季泽而遭到拒绝时,她变成了“钉在门上—— 玻璃匣子里的胡蝶标本,鲜艳而凄怆” 七巧绝望的形象呼之欲出她在宝贵的青春年华里失去了追求爱的能力,就像那只蝴蝶空有一对美丽的翅膀而失去了飞翔的自由分家之后,她异常恼怒地赶走别有用心的姜季泽,心中却又不舍她跌跌绊绊地爬上楼去看他最后一眼 “晴天的风像一群白鸽子钻进他的纺绸裤褂里去,哪儿都钻到了,飘飘拍着翅子”叫这群白鸽就是七巧心中纯洁美好的爱情可是它飞走了,也带走了七巧对爱情的憧憬通过这些“想飞而飞不了”和“不想飞却又飞走了”的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主人公的追求爱的强烈欲望以及欲望受阻后的压抑和痛苦除了意象选择方面的类似之外,两本小说都运用中心意象来展示人物间的微妙关系和小说深刻的主题 《金锁记》中的“月光”意象是小说的重心全篇九处写到月亮,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小说就是以追忆三十年前的月亮开始,为整篇小说奠定了凄凉的基调 “⋯⋯年轻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 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模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 ,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着凄凉。
”小说又是以月亮意象而结束:“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 完不了 ”¨到再次把月亮和人联系在一起月亮成了人物悲惨命运的见证同时又预示着悲剧还将继续上演小说以月亮始,又以月亮终,构成小说整体上的环形结构,象征着“人世间的起起落落,命运的变幻无常,无不在循环而恒定的月亮的冷静照耀下 ”(李如,2005) 另外,不同的月亮象征着不同的人生七巧眼中的月亮恐怖而怪异:“影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一点,一点,月亮缓缓的从云里出来了,黑云底下透出一线炯炯的光,是面具底下的眼睛 ”它是七巧疯狂心态的写照长安是模糊的缺月,那是她泪眼中的月光母亲的自私、贪婪和偏执一点点地磨蚀了她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她的人生注定残缺不全寿芝眼中的月亮像是漆黑的天上一个白太阳月亮好得反常,就象长白与七巧不同寻常的母子关系, “丈夫不象个丈夫,婆婆也不象个婆婆”正是这反常的月亮扼杀了芝寿鲜活的生命《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是故事的中心人物她好像是一所房屋,任何人都可窥探对沃尔夫而言,它尽管迷人,但是却大门紧锁他虽有钥匙,但没有一把能开启它的大门然而伊莎贝儿信任之门对梅尔夫人却徐徐打开,向她倾诉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心里话。
当沃尔夫幻想着第三、四个求爱者来到她的门前而惨遭冷遇时,出人意料地面对奥斯蒙德的求婚,伊莎贝尔“精致的门栓滑动了一下”Ll 实际上,小说中另一个主角奥斯蒙德也是一座房屋所有的人都是他的屋子中的陈列品老情人梅尔夫人是只已有裂纹的古旧瓷器;妻子伊莎贝尔则是一只闪闪发光的银盘她的财富足以令人艳羡;她的聪明也可以更好地反衬他的才智就连女 JL*fl 西也是一幅精美的画卷,等着他随意地涂上平生最得意的一笔如果说伊莎贝儿的房屋是众目睽睽下的展品,奥斯蒙德则是极度贪婪自私的屋主正是虚化的房屋意象把所有的人物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结构严谨的整体尽管两本小说在意象的运用 E 存在类似之处,但是”手” 的意象喻意完全不同 “⋯⋯迎着阳光走着,走到树底下,⋯⋯长安仰面看着,眼前—棹黑,像骤雨似的,泪珠一串串的披了_脸⋯⋯长安举起了她的皮包来遮住了脸上的阳光 ” 这阳光下的美好不属于她,与其让别人加 E—个不堪的尾巴,不如她自己早早结束了它她遮住的不仅仅是阳光,而目把世舫遮在了外面那是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把一切的美好和税墼都挡在外面,任由生命之光黯淡下去手的意象在《贵妇画像》中却不同 “梅尔夫^本来双手交叠放在膝 E,听到这话,她举起双手,但双手还是交叠着,将双手按在胸口上。
她眼睛张大了,凝视着她的耳目友‘啊’,她喊道, ‘聪明的小东西 ”“” 这一连串手的动作不仅反映了她在听到伊莎贝尔出人意外地继承大笔遗产时极度惊诧,而且显示了她对金钱的强烈欲望小说后面又多次刻意描画她那优雅的双手不是为了证明她过着闲适的生活而是表明正足那双手操纵着伊莎贝尔的命运它设计了—个婚姻陷阱,引诱伊莎贝尔跳下去,最终毁了她的一生另外,由于两本小说主题不同,在意象的运用上也存在差别 《金锁记》主要刻画七巧在物欲的禁锢下内心世界一步步走向疯狂它大量运用意象的反复来暗示情节的发展七巧那象剃刀片一样平扁而尖利的喉咙从“刮得人疼痛”到“ 剂着人 ”,反映出七巧变得更加残酷无情又如,芝寿搁在肋骨上的两只手蜷 l1{j 蕾像死去的鸡的脚爪到“像宰了的鸡的脚爪”,显然,芝寿的痛苦完全来自七巧的折磨和迫害又如“门外日色昏黄,⋯⋯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5J“长安静悄悄地走下楼来 ⋯⋯ 停了一会儿,又上去了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 从“ 通入没有光的所在” 到“走进没有光的所在” ,长安渐渐放弃了所有的梦想,自甘沉沦与《金锁记》不同, 《贵妇画像》讲述的是天真浪漫的美国少女伊莎贝尔带着无限憧憬来到欧洲,不期落入他人的圈套而陷入痛苦的深渊的故事。
小说主要运用意象的对比来揭示伊莎贝尔婚前婚后生活的区别婚前她的心灵象花园那样美丽, “令人联想到馥郁的芳香,沙沙作响的树枝,隐蔽的树荫和伸展的远景” 婚后她的思想被迫从属于奥斯蒙德,好象一个个的花圃隶属于一个猎兽园婚前她张开美丽的翅膀,高高在上翱翔,而婚后她追求自由的翅膀被无情地折断了,从幻想中的天堂坠入无底深渊 “对未来的憧憬是一条又黑又窄的死胡同,它没有通向天堂,⋯⋯它通往地底,通往受约束、受压抑的领域,听着别人在上面那舒适、自由的生活之声,失败的感觉就会更加深刻 ”[2]总而言之, 《贵妇画像》与《金锁记》在意象的选择和表达上有些共同之处但是由于两本小说讲述的故事不同, 《贵妇画像》采用意象对比来体现伊莎贝尔婚前婚后的巨大反差,《金锁记》却通过意象反复来升华主题。
